甲香_甲香吃了中毒了怎么办_甲香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水云母、催生子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清湿热;去痰火;解疮毒。主脘腹满痛;痢疾;淋病;高血压;头痛;痔瘘;头疮;疥藓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蝾螺科动物蝾螺及其近缘动物的厣。

原形态:1.蝾螺,贝壳呈现拳状,质坚实,高约90mm,宽约80mm。螺层5-6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低,体螺层极膨大,各层宽度均匀。壳面螺肋发达,肋间尚有细肋。生长纹密、精糙,呈鳞片关于本螺层上常有强大的半管状棘,一般具2列,每列10-11个,整个壳表面灰青色,壳基部膨胀,壳口大,圆形,内具珍珠样光泽,外唇简单;内唇往下扩展并加厚无脐,厣石灰质,厚重,外表灰绿色或灰黄色,具客集小粒状突起,中央偏内下方有一旋涡状刻纹,内面稍平,有旋纹4条。核略偏下方,体柔软,触手细长,足发达。2.夜光蝾螺,贝壳呈拳状,质极坚厚,一般壳高170mm左右,宽与高近等。螺旋部呈低圆锥形,螺层约6.5层,自上而下迅速增宽,露于外面的螺层呈圆形降起,缝合线浅。顶部各螺层光滑无肋,由第4螺层下部始,螺层中部降起,形成断续的由结节连成的螺肋,较粗大并向外扩展将壳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壳面呈斜坡状,下部壳面近垂直。体螺层极膨大,上肋至体螺层渐粗,其下方有2-3条较弱的螺肋。生长纹细密,有时有褶襞。壳表为暗绿色,布有棕、白色相间的环带数条,间或杂有红色环纹。壳顶部常染有翠绿色斑纹。壳口大,近圆形,内面银白色,珍珠层厚,光泽强,外唇略薄,易破损,边缘有一绿色狭边;内唇极厚,向外下方卷扩,厣为石灰质,厚重,圆形,外表白色,具密集小粒状突起,中央向外突出,有一旋涡状刻纹。内面稍一平,黄棕色,具光泽。3.节蝾螺,贝壳中小型,质坚厚,一般壳高50mm左右,大者高58mm,宽52mm。螺层约6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高的1/4。壳顶尖,体螺层稍膨大而斜。壳面螺肋较密,每隔1-3肋,便间有1条稍宽的粗肋。壳表黄绿色,并有紫褐色放状色带。壳内面灰白色,有珍珠光泽,壳口圆,外唇具淡蓝色镶边及细齿状缺刻。脐小而深,并顺着内唇引伸出1条宽沟。厣石灰质,圆形,2/3杂有黄绿褐色,余为灰白色。中部稍凸,边缘有细小粒状突起。4.金口蝾螺,贝壳中型,质重坚厚,一般壳高约70mm,宽约为高的6/7,螺层约6层,缝合线深,壳顶稍高。体螺层膨大,壳面密生螺肋,生长细纹,呈水波状,使肋面及肋间分割成若干覆瓦状小鳞片。各螺层中部有一稍扩张的角状螺肋,尤以体螺层的角状突起更为发达。壳表橙褐色,杂有紫褐色放射条纹。壳口圆,内面金黄色。外唇有缺刻,内唇向下方增厚扩张。脐不明显,壳基部围绕脐和唇轴有一粗肋,呈半圆形。厣石灰质,圆形,中央增厚而稍凸,绿紫色;周围橙色,并有细沟纹。内面稍平,有旋纹约5圈,核近中央。5.带蝾螺,贝壳中小型,近陀螺形,一般壳高约50mm,大者高约55mm,宽与高近等。螺层约6层,缝合线明显,壳顶略尖,体螺层较宽大,壳面略膨圆,甚光滑,生长纹细密。壳表褐色,并有棕褐色与棕绿色螺带,带上还有不规则的黄白色火焰状斑纹。壳顶显露粉红色或紫红色。壳口圆,内面白色,有珍珠光泽,外唇简单光滑,内唇略厚,黄绿色。厣石灰质,中央翠绿色;靠内唇部增厚,白色,较光滑;靠外唇部稍薄,褐色,有细小粒状突起。6.银口蝾螺,贝壳中等大,质重坚厚,大者壳高可达80mm,壳而螺肋较粗大,每两肋间尚有小鳞片组成的小肋脐明显。壳口银白色。厣中央墨绿色;上端灰白色;下端橙褐色;有细小粒状突起。其他与金口蝾螺相似。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0m左右的岩石质海底。2.生活于潮下带数10m深的岩石及珊瑚礁的海底,壳表常着苔藓虫、藤壶等小动物。于潮间带下区能找到幼小个体。3.生活于潮是带中,低潮区岩礁间及低潮线下泥沙质海底。4.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珊瑚礁及岩石间。5.生活于浅海珊瑚礁间。6.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2.我国分布于台湾及海南岛南部。3.我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沿海,为南海常见种类。4.我国分布于南海。5.我国分布于南海西沙群岛。6.我国西沙群岛为习见种。

文献

出处:出自1.《唐本草》:甲香,生南海,蠡大如小拳,青黄色,长四、五寸,取厣烧灰用之,南人亦煮其肉啖,亦无损益也。2.《本草图经》:甲香,生南海,今岭外、闽中近海州郡及明州皆有之,海蠡之掩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心腹满痛,气急,止痢,下淋。2.《本草拾遗》:主甲疽,瘘疮,蛇蝎蜂螫,疥癣,头疮,chan疮。3.《海药本草》:和气清神,主肠风瘘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3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长春花_长春花的功效和作用_长春花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雁来红、日日新、四时春、三万花、五色梅、日日春、四时花、红长春花 性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抗癌;清热平肝。主多种癌肿;高血压;痈肿疮毒;烫伤 生长采收 …

  • 欧绵马_欧绵马治什么病_欧绵马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贯众、鳞毛蕨 性味:苦;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驱虫;利水消肿。主感冒发热;乙脑;痄腮;麻疹;崩漏;肠寄生虫病;水肿;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荠乞

    荠乞(《唐本草》) 【异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荠乞的茎、叶。 【植物形态】荠乞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除节外均无毛…

  • 牛肝_牛肝服有什么禁忌_牛肝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肝;养血;明目。主虚劳赢瘦;血虚萎黄;青盲雀目;惊痫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脏。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

  • 黄断肠草_黄断肠草哪些人不能吃_黄断肠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断肠草、老龙草、土黄芩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痛;止血。主温病及流感发热;胃痛;咳血;骨折;跌打损伤;疮疖肿痛;牛皮癣;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

  • 鱼胆草_鱼胆草副作用_鱼胆草有治癌的功效吗

    基础信息 别名:金盆、青鱼胆草、水灵芝、水黄连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痢疾;尿路感染;化脓性骨髓炎;结膜炎;附件炎;盆腔炎…

  • 刺李

    刺李(《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茶茹(藏名)。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 【植物形态】大刺茶蔗落叶灌木,高1~3米。枝节上有3枚针刺,刺长至2厘米,成三叉状,…

  • 巴豆叶

    巴豆叶(《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 【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功用主治】治疟疾,疮癣,跌…

  • 莲生桂子草根

    莲生桂子草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的根。植物形态详"蓬生桂子花"条。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平,有毒。" 【功用主治】①《广州植物志》:"为吐剂…

  • 臭黄荆叶

    臭黄荆叶(《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植物形态详"臭黄荆子"条。 【采集】4~7月采。 【功用主治】①《分类草药性》:"涂疮生肌。" ②《重庆草药》:"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