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_槐花的食用方法_槐花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槐蕊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肠风便血;痔疮下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热头痛;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

原形态:槐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棕色,具不规则纵裂,内皮鲜黄色,具臭味;嫩枝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奇数现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柄长约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细突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微亮,背面优生白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于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栽培于屋边、路边。资源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槐,今处处有之,其木有极高大者。谨按《尔雅》,槐有数种,昼合夜开者名守宫槐,叶细而青绿者但谓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别。四月、五月开花,六月、七月结实,七月采嫩实捣取汁作煎,十月采老实入药,皮根采无时。今医家用槐者最多。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2.《医学启源》:凉大肠热。3.《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4.《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5.《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6.《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7.《本草求原》:为凉血要药。治胃脘卒痛,杀蛔虫。8.《东北药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5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马陆_马陆的毒性详细解毒_马陆是一种虫吗

    基础信息 别名:蚿、蛝、百足、马蚿、蛆蟝、马蚰、秦渠、飞蚿虫、马轴、蚐、千足、刀环虫、马驩、百节虫、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破积;解毒;和胃。主症积;痞满;胃痛食少;痈…

  • 马唐

    马唐(《别录》) 【异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 【植物形态】马唐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下部节上生…

  • 狗牙贝

    狗牙贝(《陕西中草药》) 【异名】光慈菇、尖贝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胡莲的鳞茎。 【植物形态】胡莲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鳞茎狭卵形,外被淡褐色鳞被。基生叶直立,线形,比茎短…

  • 黄鲴鱼_黄鲴鱼哪些人不能吃_黄鲴鱼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黄骨鱼、黄姑子、黄尾刁、黄片、黄尾 性味:味甘;性湿 功能主治:温中止泻。主胃寒泄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黄尾鲴的肉。 原形态:黄尾鲴,体长侧扁,腹…

  • 山大烟

    山大烟(《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野大烟花。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黑水罂粟的全草及未成热的果实。 【植物形态】黑水罂粟一年生草本,高约40厘米,全株密生硬毛,富含乳汁,折…

  • 刺天茄

    刺天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刺茄子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具分枝,全体密被黄硬毛…

  • 蒟酱

    蒟酱(《唐本草》) 【异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中草药》),芦子(…

  • 蝙蝠_蝙蝠有多少种病毒_蝙蝠是怎么形成的

    基础信息 别名:服翼、天鼠、伏翼、飞鼠、老鼠、仙鼠、夜燕、盐老鼠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利水通淋;平肝明目;解毒。主咳嗽;喘息;淋证;带下目昏;目翳;瘰疬 生长采收…

  • 卵叶贝母兰_卵叶贝母兰的药理作用_卵叶贝母兰的中药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有瓜石斛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养胃生津;滋阴益肾。主热病伤津;病后虚弱;结核病潮热;盗汗;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遗精;腰酸无力;痔疮 生长采收 来源…

  • 白茅根

    白茅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茅根、兰根、茹根(《本经》),地菅、地筋、兼杜(《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坚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