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_槐角的适用范围_槐角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槐实、槐子、槐荚、槐豆、槐连灯、九连灯、天豆、槐连豆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痔疮出血;肠风下血;血痢;崩漏;血淋;血热吐衄;肝热目赤;头晕目眩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槐SphorajaponicaL.的果实。

原形态:槐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棕色,具不规则纵裂,内皮鲜黄色,具臭味;嫩枝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奇数现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柄长约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细突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微亮,背面优生白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于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栽培于屋边、路边。资源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备要》;1.《纲目》:梁书言,庚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发鬃皆黑,目看细字。古方以子入冬月中胆中债之,阴干百日,每食后吞一枚,云久服明目,白发还黑,有痔及下血看,尤宜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槐实,其主五内邪气热者,乃热邪实也;唾涎多者,脾胃有热也:伤绝之病,其血必热;五痔由于大肠火热,火疮,乃血为火伤;妇人乳症,肝家气结血热所成;子藏急痛,由于血热燥火。槐为苦寒纯阴之药,为凉血要品,故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如上诸病,莫不由斯三者而成,故悉主之。2.《本经逢原》:槐者,益肾清火,与黄柏同类异洽。盖黄柏专滋肾经血燥,此则专滋肾家津枯。观《本经》主治,皆脾胃有热,阴滓不足之病。止涎唾,肾司闭藏之职也。下焦痔瘦肠风,风热便血,年久不止者,用此一味熬膏,炼蜜收服。妇人乳鹿,子藏急痛,皆肝家血热之患,甩以清热滋燥,诸证自安。上皆指槐角而言,其角中核子,专主明目。久服须发不白,益肾之功可知。3.《本草求真》:槐角,书所云能疏肝经风热者,非是具有表性,得此则疏,实因热除而风自息之意。凡书所着治功,多有如此立说,不可不细体会而详究耳。4.《本经》: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疮,妇人乳症,子藏急痛。5.《别录》:堕胎。6.《本草拾遗》:杀虫去风,明目除热泪,头脑心胸间热;风烦闷,风眩欲倒,心头吐涎如醉,漾漾如船车上者。④日华子本草:治丈夫女人阴疮湿痒。7.李杲:治口齿风,凉大肠,润肝燥。8.《滇南本草》:止血散疽。治五痔肠风下血,赤白热泻痢疾。9.《会约医镜》:清心、肺、脾、肝、大肠之火。治心腹热痛。10.《本草求原》:槐角润肝养血。治疳,疔,血痢,崩血:其角中核子,补脑,杀虫。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56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罗锅底

    罗锅底(《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金盆(《草木便方》),金龟莲(《修订增补天宝本草》),金银盆(《分类草药性》),土马兜铃(《四川中药志》),金腰莲、曲莲(《全展选编·外科》),…

  • 扁豆衣

    扁豆衣(《安徽药材》) 【异名】扁豆皮(《本草便读》)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种皮。植物形态详"扁豆"条。 【药材】干燥种皮呈不规则卷缩片状,大小不一,厚不到1毫米,光滑,乳…

  • 六轴子

    六轴子(《饮片新参》) 【异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天芝麻(《杨氏便易良方》),羊踯躅果(《药材学》)。 【来源】为杜鹃花科…

  • 凌霄花─美洲凌霄

    【中文名】:凌霄花─美洲凌霄【类别】:花类【英文名】:CommonTrumpetcreeperFlower【别名】: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美凌霄Campsisradicans(L…

  • 柔软石韦

    柔软石韦(《峨嵋药植》) 【异名】石岩金(《峨嵋药植》),小经刀草、小石韦(《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柔软石韦的全草。 【植物形态】柔软石韦多年生草本,高15~8…

  • 落新妇根

    落新妇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猪痾三七、金毛三七、野升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阴阳虎(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等的根茎。植物形态详"落新妇…

  • 大金牛草

    大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肥儿草(《药性考补遗》),蛇总管、鹧鸪茶、金不换、紫背金牛(《生草药性备要》),大兰青、大金草(《岭南采药录》),午时合(《贵州植药…

  • 桐叶

    桐叶(《本经》) 【异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 【药理作用】熊…

  • 黄藤

    黄藤(《本草图经》) 【异名】土黄连(《南宁市药物志》),藤黄连(《广西中药志》),黄连藤(《中国药植图鉴》),伸筋蘑、山大王(《广西药植名录》),大黄藤(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

  • 番薯藤

    番薯藤(《岭南采药录》) 【异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番薯"条。 【药理作用】叶子含胰岛素样成分,口服1克相当于440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