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蹄草_ 红马蹄草的药用_红马蹄草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塌菜、八角金钱、大叶止血草、水钱草、大雷公根、大地星宿、金钱薄荷、大叶止血莲、红石胡荽、大雷公藤、铜钱草、一串钱、大马蹄草

性味:味苦;怀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主感冒;咳嗽;痰中带血;痢疾;泄泻;痛经;月经不调;跌打伤肿;外伤出血;痈疮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45cm。茎匍匐,斜上分枝,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长4-27cm;托叶膜质,先端钝圆或有浅裂;叶片膜质,肾形,长2-5cm,宽3.5-6cm,边缘5-9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钝锯齿,基部心形,疏生短硬毛。伞形花序数个簇生于茎端叶腋,花序梗长0.5-2.5cm,有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0-60,常密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柄极短;小总苞片倒卵形;无萼齿;花瓣卵形;白色,有时有紫红色斑点;花柱幼时内郑,花后向外反曲。双悬果近圆形,长1-1.2mm,宽1.5-1.8mm,基部心形,两侧扁压,常有紫色斑点,成熟后常呈黄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显着。花、果期5-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000m的山坡、路旁、阴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散血热。治吐血,跌打损伤及感冒咳嗽。2.《重庆草药》:除寒解表。疮口发痒者,敷之去风热止痒。骨折脱臼者,外包可接骨投榫。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69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赤车使者根

    赤车使者根(《药性论》)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赤车使者的根茎。植物形态详"赤车使者"条。 【采集】夏、秋间采取,洗净,晒干。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赤车使者根),并粗捣,…

  • 罗勒子

    罗勒子(《嘉祐本草》) 【异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罗勒"条。 【采集】9月间采收,筛去泥沙杂质(不宜水洗…

  • 蒲黄滓

    蒲黄滓(《日华子本草》) 【异名】蒲萼。 【来源】系蒲黄筛选后剩下的花蕊、毛茸等杂质。 【功用主治】炒用,甚涩肠,止泻血及血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作散剂,每服1~2钱。

  • 薅田藨_薅田藨的功能主治_薅田藨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藨、蛇泡竻、黑龙骨、三月泡、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薅秧泡、牙鹰竻、倒生根、毛叶仙桥、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天青地白草、细蛇(乙…

  • 海鲶_海鲶的药用价值_海鲶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骨仔、油松、骨鱼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敛疮。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鞘膜积液;慢性皮肤溃疡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鲶科动物中华海鲶的肉。 原形态:中华海鲶,体…

  • 兔血

    兔血(《纲目》)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血。动物详"兔肉"条。 【性味】《纲目》:"咸,寒,无毒。" 【功用主治】《纲目》:"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 【选…

  • 刀豆壳

    刀豆壳(《医林纂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刃豆的果壳。植物形态详"刀豆"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剥去种子,将果壳晒至全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虫蛀。 【药材】干…

  • 石栗叶

    石栗叶(《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石栗的叶。植物形态详"石栗子"条。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 【药材】干燥叶多皱缩,纸质,卵形至长卵形,长10~20厘米,宽8~15厘…

  • 紫筒草根

    紫筒草根(《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根,植物形态详"白毛草"条。 【性味】甘微苦,凉。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止咳。治吐血,肺热咳嗽,感冒。 【选方】治…

  • 海蕴

    海蕴(《本草拾遗》) 【来源】为海蕴科植物海蕴的藻体。 【植物形态】海蕴藻体丝状粘滑,浅褐色至黄绿色,由丝状体组成的假膜体,外形呈圆柱形,常中空,具有不规则的二叉式小分枝,体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