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豆_黄大豆的禁忌_黄大豆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黄豆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宽中导滞;解毒消肿。主食积泻痢;腹胀食呆;疮痈肿毒;脾虚水肿;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ycinemax(L.)Merr.的种皮黄色的种子。

原形态:大豆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颗,黄绿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长约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全国科植物大豆黑色种子。

文献

出处:出自宁原《食鉴本草》《纲目》:黄大豆秸烧灰,入点痣、去恶肉药。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求真》:黄大豆,按书既言味甘,服多壅气,生痰动嗽。又曰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其理似属两歧。返知书言甘壅而滞,是即炒熟而气不泄之意也;书言宽中下气利肠,是即生冷未炒之意也。凡物生则疏泄,熟则壅滞,大豆其味虽甘,其性虽温,然生则水气未泄,服之多有疏泄之害,故豆须分生熟,而治则有补泻之别耳。用补则须假以炒熟,然必少食则宜,若使多服不节,则必见有生痰壅气动嗽之弊矣。2.《日用本草》: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治肿毒。3.《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脾燥,故消积痢。4.《本经逢原》:误食毒物,黄大豆生捣研水灌吐之;诸菌毒不得吐者,浓煎汁钦之。又试内痈及臭毒腹痛,并与生黄豆嚼,甜而不恶心者,为上部有痈脓,及臭毒发痧之真候。5.《贵州民间方药集》:用于催乳;研成末外敷,可止刀伤出血,及拔疔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7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华凤仙

    华凤仙(《广西中草药》) 【异名】水指甲花、象鼻花。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的茎、叶。 【植物形态】华凤仙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节上有2至…

  • 鸡屎藤果

    鸡屎藤果(《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鸡屎藤"条。 【化学成分】果实含熊果酚甙0.69%、齐墩果酸1.5%、卅烷、氢醌以及酚、萜醛、丁醛、乙酸…

  • 大田基黄_大田基黄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大_大田基黄什么人不能吃

    基础信息 别名:红丝毛根、假辣寥、泥鳅菜、星宿菜、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娃霓草、黄鳅草、红头绳、血丝草、红灯心、红筋仔、麻雀利、珍珠菜、红筋草、地木回、拔血红、红香子、红…

  • 水栀根

    水栀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解热凉血,镇静止痛,疏风除湿。 【选方】①治黄肿黄疽:水栀根二至…

  • 鼋肉

    鼋肉(《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肉,动物形态许"鼋甲"条。 【性味】①《食疗本草》:"微温。" ②《纲目》:"甘。平,微毒。" 【功用主治】①陶弘景:"补。" ②《食…

  • 咸酸蔃

    咸酸蔃(《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丧间(《生草药性备要》),入地龙、酸味蔃(《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白花酸藤果的根。 【植物形态】白花酸藤果,又名:信筒子、拟茶…

  • 老鼠耳

    老鼠耳(《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狗脚刺、提云萆、小桃花(《岭南采药录》),老鼠乌、鼠乳头、乌金藤((福建民间草药》),老鼠乳、鼠米、乌痧头、乌李楝(《福建中草药》)。 【来源】…

  • 倒触伞_倒触伞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倒触伞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蔷薇莓、空心藨、七叶饭消扭、空筒泡、白花暗洞、三月莓、五月泡、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 性味:涩;微辛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收敛止血,解毒,接骨。…

  • 芦荟花

    芦荟花(《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的花。植物形态详"芦荟叶"条。 【功用主治】治咳嗽,吐血,白浊。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煎水洗。 【选方】…

  • 水栀叶

    水栀叶(《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叶。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化学成分】含山梨糖醇、甘露醇等多羟基醇。 【性味】味涩,性平。 【功用主治】消肿,理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