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肉_龟肉的食用方法_龟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益阴补血。主劳热骨蒸;久融洽咯备;久疟;血痢;肠风下血;筋骨疼痛;老人尿频尿急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龟科动物乌龟的肉。

原形态:乌龟,体呈扁椭圆形,背腹均有硬甲,甲的长宽高一般为120mm×85mm×55mm,最长者可达200mm以上。头顶前端光滑,后部覆被累粒状小鳞;吻端尖圆,颌无齿而具角质硬喙;眼略突出;耳鼓膜明显;颈部细长;周围均被细鳞,颈能伸缩。背、腹甲的上面为表皮形成的角质板;下面为真皮起源的骨板,背脊中央及其两侧有3条较显着的纵棱,但雄龟不太明显。背甲棕褐色或黑色,颈角板前窄后宽,椎角板5块;第1块前宽后窄,其后数声一般宽大于长,两侧对称排列肋角板各4块,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2块近长方形。,腹甲与背甲几乎等长,腹甲淡黄色,少数褐色,共有6对;喉角板2块,呈三角形;肱骨板2块,外缘宽凸;胸、腹角板各2块,均较大;股角板2块,外缘较宽于中线;肛角板2块,后缘凹陷。背腹甲在体两侧由甲桥相连,形成体腔。四肢较扁平,前肢具5指及爪,后肢具趾,除第5趾无爪外,余皆有爪,指或趾间具蹼,尾中等长度,一般20-30mm左右,较细。头侧及喉侧有带黑边的黄绿色纵横线,头颈部背面深褐色,腹面稍浅。背甲各角板边缘外呈黄色,角板上的花纹形似金钱,故双有金钱龟之称。腹甲每块角板的外侧下方色较深,四肢背面灰褐色或深棕色,腹面色稍渚。尾部背面棕褐色。泄殖孔周围色浅,往后呈棕褐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河流、池塘。吃虾、小鱼及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肉作羹,大补。2.《唐本草》: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3.《食疗本草》: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骨折。4.《日用本草》:大补阴虚,作羹,截久疟不愈。5.《本草纲目》: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6.《医林纂要》: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血痔,阴虚血热之症。7.《四川中药志》: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9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牡鼠粪

    牡鼠粪(《别录》) 【异名】鼠矢(《本草经集注》),两头尖(陶弘景),雄鼠粪(《日华子本草》),豭鼠粪(《类证活人书》)。 【来源】为鼠科动物雄性褐家鼠等的干燥粪便。 【性味】苦咸…

  • 石韦

    石韦(《本经》) 【异名】石樜(《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

  • 山梅花根皮

    山梅花根皮(《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绢毛山梅花的根皮。 【植物形态】绢毛山梅花落叶灌木,高1.5~4米。树皮黄褐色,…

  • 红大戟

    【中药名称】红大戟【拼音名】Hongdaji【英文名】RADIXKNOXIAE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valerianoidesThoreletPitard的干…

  • 郁李

    郁李   【释名】 车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惊痰实,二便不通。用大黄(酒浸后炒过)、郁李仁(去皮,研为末)各一钱,滑石末…

  • 玉屑

    玉屑(《本草经集注》) 【异名】白玉屑(《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矿物软玉的碎粒。 【矿物形态】软玉为致密或细粒的块状。白色至淡绿色,微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多片状,具灿烂之…

  • 鼋膏

    鼋膏(《食疗本草》) 【异名】鼋脂(《淮南万毕术》)。 【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鼋甲"条。 【功用主治】张鼎:"摩风及恶疮。"

  • 鬼灯笼根

    鬼灯笼根(《本草求原》) 【异名】土骨皮(《陆川本草》)。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鬼灯笼"条。 【采集】秋季采。 【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

  • 枇杷花_枇杷花的副作用_枇杷花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土冬花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疏风止咳,通鼻窍。主感冒咳嗽,鼻塞流涕,虚劳久嗽,痰中带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 原形态:枇杷常绿小…

  • 砂漏芦_砂漏芦治什么病_砂漏芦有什么危害

    基础信息 别名:刺甲盖、恶背火草、火绒草、刺头 性味:味咸;苦;性寒 功能主治:止血;安胎。主先兆流产;产后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砂蓝刺头的全草。 原形态:砂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