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蚂蝗_饿蚂蝗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饿蚂蝗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细风带、山角豆、红掌草、山豆根、烂豆树、大红袍、山蚂蟥、粘身草、胃痛草、吊马花、紫藤小槐花、野黄豆

性味:甘;苦;凉;苦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脘腹疼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腰扭伤,创伤,尿道炎,腮腺炎,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饿蚂蝗的全株。

原形态:饿蚂蝗小灌木高0.5-2m。枝有疏生长柔毛。叶柄具淡黄色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椭圆形,长4.5-8.5cm,宽2.5-5cm,先端钝,具硬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黄色长柔毛,侧生小叶小,略斜。总状花序腋生或为顶生的圆锥花序,长达16cm,花多数,密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脱落;花萼钟状,萼齿披针形,有长柔毛;花冠粉红色,旗瓣长约1cm,无爪,翼瓣与旗瓣等长,龙骨瓣较短;子房线形,腹背缝线被绢状毛。荚果长1.5-2.5cm,密被黑褐色绢毛,有4-7荚节,腹缝线缢缩,背缝线稍成波状。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3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提要》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清热发表。2.《贵州草药》:补虚弱,活血,截疟,镇痛。3.《广西中草药》:消食止痛,解蛇毒。治胃病,小儿疳积,毒蛇咬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0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猫胞衣

    猫胞衣(《纲目》) 【异名】猫胞(《本经逢原》)。 【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胎盘。动物形态详"猫肉"条。 【性味】①《本草从新》:"甘酸,温。"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 马比木

    马比木(《贵州草药》) 【异名】公黄珠子、追风伞。 【来源】为茶茱萸科植物海桐假柴龙树的根皮。 【植物形态】海桐假柴龙树灌木,嫩枝有毛,后变平滑。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长6~11厘…

  • 紫葳根

    紫葳根(《日华子本草》) 【异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 【采集】全年可采。 【药材】干燥根为长圆柱形,外表土黄色或土红…

  • 野杜仲

    野杜仲(江西《草药手册》) 【异名】四棱子、金丝杜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黑杜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的根、根皮或树皮。 【植物形态】大花卫矛…

  • 绿豆皮

    绿豆皮(《纲目》) 【异名】绿豆壳(《本经逢原》),绿豆衣(《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绿豆"条。 【采集】将绿豆用水浸胖,揉取种皮。一般取绿豆发…

  • 丝点地梅_丝点地梅的使用禁忌_丝点地梅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点地梅、喉咙草、报春花花 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口疮;牙痛;火眼;偏正头痛;跌打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

  • 白蔹_白蔹可有毒性_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兔核、白根、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人卦牛、白浆罐、野红薯、地老鼠、野着薯、母鸡抱蛋 性味:苦;…

  • 巴茅果

    巴茅果(《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牛草果。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植物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茎横生,具叶鞘,常在…

  • 麋茸

    麋茸(《唐本草》) 【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未骨化而带有茸毛的幼角。 【动物形态】麋鹿,又名:麋(《庄子》),四不象(《黑龙江外记》)。体长约2米,肩高1米余,雄者体重约200公斤…

  • 青蛙_青蛙的功效与作用_青蛙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蛙、长股、哈鱼、田鸡、青鸡、坐鱼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补虚。主水肿;膨胀;黄疸;虾蟆瘟;小儿热疮;痢疾;疳疾;劳热;产后体弱 生长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