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扣草_倒扣草的药用价值_倒扣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鸡豚草、土常山、牛舌大黄、牛舌头、鱼鳞菜、倒钩草、倒梗草、破布粘、白基牛膝、鸡骨草、牛七风、白牛七、鹅膝、倒捋草、倒吞吞、倒挂草、鸡骨癀、牛獭鼻、倒刺草、虎鞭草、粘身草、鸭脚节、铁马鞭、撮鼻草、倒勒草

性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病;水肿;湿热带下,外感发热;疟疾;咽痛;疔疮痈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120cm。根细长,直径3-5mm,土黄色。茎四棱形,有柔毛,节部稍膨大,分枝对生。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纸质,宽卵状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5-7cm,宽0.4-4cm,朱端圆钝,具突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密生粗毛。穗状花序顶生,直立,长10-30cm,花期后反折;总花梗具棱角,粗壮,坚硬,密生白色伏贴或开展柔毛;花长3-4mm,疏生;苞片披针形,长3-4mm,先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4.5mm,坚硬,光亮,常带紫色,基部两侧各有1个薄膜质翅,长1.5-2mm,全线,全部贴生在刺部,但易于分离;花被片披针形,长3.5-5mm,长渐尖,花后变硬且锐尖,具1脉;雄蕊长2.5-3.5mm;退化雄蕊先端截状或细圆齿状,有具分枝流苏状长缘毛。胞果卵形,长2.5-3mm。种子卵形,不扁压,长约2mm,棕色。花期6-8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或村庄附近空旷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利小便,清血,消毒。治红白痢疾,喉疾,跌打损伤,壮筋骨,散血,止痛,理脚气。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利水通淋。治感冒发热,暑热头痛,疟疾,尿路结石,慢性肾炎。3.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水,强筋,散血。治感冒发热,久热不退,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喉痛,高血压,肾炎水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0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响叶杨

    响叶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风响树、团叶白杨(《中国树木分类学》),白杨树(《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响叶杨的根皮、树皮或叶。 【植物形态】响叶杨乔…

  • 虾筏草

    虾筏草(《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水串草。 【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岩生柳叶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岩生柳叶菜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茎具棱上部及枝均有细曲毛,下部仅棱上…

  • 姜叶

    姜叶(《纲目》)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叶,植物形态详"生姜"条。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①《金匮要略》:"食脍多不消,结为癥病,以姜叶汁饮之一升。" …

  • 无花果根_无花果根是中药吗_无花果根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痔疮;痈疽;瘰疬;筋骨疼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无花果的根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 铁粉

    铁粉(《本草拾遗》)) 【来源】为钢铁飞炼而成的粉末;或系生铁打碎成粉,用水漂出的细粉。 【化学成分】由钢铁飞炼而成者,主要含四氧化三铁;由生铁打碎而成者,主要含金属铁,及少量的C…

  • 老白花

    老白花(《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白花羊蹄甲(《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红花紫荆,红紫荆、弯叶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埋修(傣名)。 【来源】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花。 【植物…

  • 金背枇杷花

    金背枇杷花(《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植物形态详"金背枇杷叶"条。 【采集】5~6月采摘,晒干。 【性味】甘苦,平。 【功用主治】清肺泻火,止咳化痰。治…

  • 栗叶

    栗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植物形态详"栗子"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收敛剂。外用涂漆疮…

  • 鹿筋_鹿筋有毒性吗_鹿筋有用药价值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主肝肾亏虚;工业国损绝伤;风湿痹痛;转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肌腱。 原形态:1.梅…

  • 茶叶

    茶叶(《本草便读》) 【异名】苦茶、槚(《尔雅》),荼、茗、荈(《尔雅》郭璞注),苦梌(《唐本草》),蔎(《茶经》)),腊茶(《圣济总录》),茶芽(《本草别说》),芽茶(《简便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