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菇_大红菇和毒红菇的区别大红菇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红菇、朱菇

性味: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养血;逐瘀;祛风。主血虚萎黄;产后恶露不尽;关节酸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大红菇的子实体。

原形态:菌盖宽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下凹。深苋菜红色,表面平滑,在潮湿气候下有粘性,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的条纹。菌肉白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部分肉色,内部松软;菌褶黄色,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褶之前部边缘常呈红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8-11)μm×(7-9)μm,壁表有小刺;囊状体透明,披针形,(85-105)μm×(13-19)μm。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上。夏、秋间常见。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各地。

文献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20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牛膝茎叶

    牛膝茎叶(《本草图经》) 【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牛膝"条。 【采集】7~8月采。 【功用主治】治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 《纲目》:"治寒湿痿痹,老疟,淋…

  • 独脚乌桕

    独脚乌桕(《陆川本草》)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 【植物形态】白粉藤,又名:白薯藤、白面水鸡、假葡萄。草质藤本,长达数米,全体无毛或幼时被白粉。幼茎稍肉质,绿色,钝…

  • 荚娠

    荚娠(《唐本草》) 【异名】?迷、挈檀(陆玑《诗疏》),羿先(《唐本草》),孩儿拳头(《救荒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娠的茎、叶。 【植物形态】荚娠落叶灌木,高达3米。茎直…

  • 苦夭

    苦夭(《本草经集注》) 【异名】钩夭(《尔雅》),苦板(《纲目》),轮蓟(《苏南种子植物》),狭叶蓟、牛刺犁、小样刺米草(《湖南药物志》),小蓟(《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

  • 石楠叶

      石楠叶  FoliumPhotiniae  (英)ChinesePhotiniaLeaf  【别名】 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

  • 丁榔皮

    丁榔皮 (《陕西中草药》) 【别名】松杨木皮(《本草拾遗》)。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椋子木"条。 【采集】夏季剥取较老树枝的皮,晒干。 【性味】《本草拾…

  • 火秧竻叶

    火秧竻叶(《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火秧竻"条。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清热化滞,解毒行瘀。治热滞泄泻,痧秽吐泻转筋,疔疮,跌打积瘀…

  • 鹿皮

    鹿皮(《纲目》)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皮,动物形态详"鹿茸"条。 【炮制】用温水浸泡,去净毛、垢,切成小块,风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无毒。" 【功…

  • 鸊鷉

    鸊鷉(《本草拾遗》) 【异名】鷉、须赢(《尔雅》),刁鸭(《食疗本草》),油鸭(《纲目》),水鸰仃(《医林纂要》),水葫芦(《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来源】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

  • 通草_通草治什么病_通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寇脱、离南、活莌、倚商、通脱木、葱草、白通草、通花、花草、大通草、通大海、泡通、五加风、宽肠、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