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_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_淡竹叶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竹叶门冬青、迷身草、山鸡米、金竹叶、长竹叶、山冬、地竹、淡竹米、林下竹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主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小便赤涩;淋浊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或中华淡竹叶的全草。

原形态:1.淡竹叶多年生草本,高40-90cm。根状茎粗短,坚硬。须根稀疏,其近顶端或中部常肥厚成纺锤状的块根。秆纤弱,多少木质化。叶互生,广被外形,长5-20cm,宽1.5-3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基部近圆形或换形而渐狭缩成柄状或无柄,平行脉多条,并有明显横脉,呈小长方格状,两面光滑或有小刺毛;叶鞘边线光滑或具纤毛;叶舌短小,质硬,长0.5-1mm,有缘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cm,分枝较少,疏散,斜升或展开;小穗线状技针形,长7-12mm(连同短芒),宽1.5-2.5mm,具粗壮小穗柄,长约1mm;颖长圆形,具五脉,先端钝,边缘薄膜质,第1颖短于第2颖;外稻较颖为长,被针形,长6-7mm,宽约3mm,先端具短尖头,具5-7脉,内释较外停为短,膜质透明。颖果纺锤形,深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2.中华淡竹叶本种外观形态与淡竹叶相似。不同之点在于中华淡竹叶叶片宽达4cm。圆锥花序分枝较短,长3-8cm;小穗广披针形,长7-9cm,宽2.5-3mm;颖宽卵形,具5-7脉;第1外稃长约6mm,宽约5mm,具7脉,先端有长不及1mm的短芒。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淡竹叶野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阴湿处。2.中华淡竹叶生长于山坡、溪边。资源分布:1.淡竹叶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2.中华淡竹叶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淡竹叶,处处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数寸,细茎绿叶,俨如竹米落地所生细竹之茎叶,其根一窠数十须,须上结子,与麦门冬一样,但坚硬尔。随时采之。八、九月抽茎,结小长穗。人采其根苗,捣汁和米作酒曲,甚芳烈。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2.《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3.《握灵本草》:去胃热。4.《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5.《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6.《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痛。7.《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8.《广西中药志》:治鼻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2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青杠碗

    青杠碗(《贵州草药》)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栓皮栎的果壳或果实。 【植物形态】栓皮栎,又名:软木栎、粗皮栎、白麻栎。落叶乔木,高15~25米,树皮淡灰色,深裂,栓皮层厚而软,厚达1…

  • 野靛青_野靛青的功效与作用_野靛青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红丝线、项开口、白牛膝、大青、九头、狮草、高山辣椒、大叶辣椒草、黄丁苦草、对叶接骨草、绿骨大青、红蓝、山蓝、青红玫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熄…

  • 白脂麻

    白脂麻(《本草衍义》) 【异名】白油麻(《近效方》),白胡麻(《纲目》)。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种子。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水分5.42%、油量52…

  • 棘针

    棘针(《本经》) 【异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植物形态详"酸枣仁"条。 【性味】①《本经》:"味辛,寒…

  • 铁色箭_铁色箭的副作用有哪些_铁色箭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岩大蒜、黄龙爪、独脚蒜头、大一枝箭、天蒜、独蒜、老鸦蒜、龙爪花、金灯花、螃蟹花 性味:辛;甘;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或咳血;阴虚痨热…

  • 鱼香草

    鱼香草(《分类草药性》) 【异名】留兰香(《四川中药志》),土薄荷(《重庆草药》),血香菜、狗肉香、圆叶留兰香(《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的茎叶或嫩枝头。 …

  • 白背叶_白背叶入药的禁忌_白背叶的功效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细沙虫草_细沙虫草的医疗用途_细沙虫草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白花石蚕、野霍香、泡草、香柯柯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主感冒;头痛;鼻塞;痢疾;湿疹;白斑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二齿…

  • 鹿衔草

    鹿衔草(《滇南本草》) 【异名】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重庆草药》),鹿寿茶(《陕西中草药》),鹿安茶(《山西中草药》)。 【来源】为鹿蹄草科…

  • 马兜铃

    【中文名】:马兜铃(《药性论》) 【类别】:果实类 【异名】马兜零(《蜀本草》),马兜苓(《珍珠囊》),兜铃(《本草述钩元》),水马香果(《江苏植药志》),葫芦罐(《东北药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