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_莼吃多了会拉肚子吗_莼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茆、屏风、水葵、水芹、露葵、丝莼、瑰莼、马蹄草、缺盆草、锦带、马粟草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湿热痢疾;黄疸;水肿;小便不利;热毒痈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莼菜的茎叶。

原形态:莼菜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具叶及匍匐枝,匍匐枝节部生根。叶互生于根茎和匍匐枝上;叶柄长25-40cm;叶片浮于水面,椭圆状长圆,长5-16cm,宽3-10cm,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带绿色带紫色,叶脉放射状,上半部脉有毛,时脉处皱缩。花梗自叶腋抽出,长约10cm,被柔毛及琼脂样的粘质;花露出水面,直径1-2.5cm;暗紫色;萼片、花瓣各3,均为条形,长1-1.5cm;雄蕊12-18,短于花被,花药条形,长约4mm;心皮4-18个,柱头扁平,有长直毛。坚果长圆状卵形,革质,具宿萼和花柱。和子1-2,卵形。花期6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池塘、河湖或沼泽地。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别录》:主消渴,热痹。2.陶弘景:补,下气,杂鳢鱼作羹,亦逐水。3.《唐本草》:久食大宜人,合鲋鱼为清羹,食之主胃气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4.孟诜:和鲫鱼作羹,下气止呕。少食补大小肠虚气。5.《日华子本草》:治热疸,厚肠胃,安下焦,解百药毒。6.《医林纂要》:除烦,解热,消痰。7.《本草再新》:疗百毒,清诸疮。8.《本草汇言》:莼菜,凉胃疗疽,散热痹之药也。此草性冷而滑,和姜醋作羹食,大清胃火,消酒积,止暑热成痢。但不宜多食久食,恐发冷气,困脾胃,亦能损人。9.《本经逢原》:莼性味滑,常食发气,令关节急,患痔漏、脚气、积聚,皆不可食,为其寒滑伤津也。《千金方》治热泻呕逆漏气,泽泻汤、麦门冬汤并用之,取其清胃脘之热逆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43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荷苞花根

    荷苞花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红苓蔃(《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根。植物形态详"荷苞花"条。 【采集】8~9月采收,晒干。 【性味】苦,寒。 ①《…

  • 东风橘根

    东风橘根(《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酒饼竻的根。 【植物形态】酒饼竻,又名:半天钓、假花椒、猪钓竻公、东风橘(《岭南采药录》),蚝壳刺、铜将军、蚌壳刺、狗橘树。灌木或矮…

  • 龟版

    龟版(《日华子本草》) 【异名】龟甲、神屋(《本经》),龟壳(《淮南子》),败龟甲(《小品方》),败将、败龟版(《日华子本草》),龟筒(《本草衍义》),龟下甲(朱震亨),龟底甲(《…

  • 玉竹

    玉竹(《吴普本草》) 【异名】荧,委萎(《尔雅》),女萎(《本经》),萎莎(《说文》),葳蕤、王马,节地、虫蝉、乌萎(《吴普本草》),青粘、黄芝、地节(《三国志》),萎蕤、马熏(《…

  • 胖大海_胖大海服有什么禁忌_胖大海根吃多了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安南子、大洞果、胡大海、大发、通大海、大海子、大海、大海榄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利咽;清肠通便。主干咳无痰;咽喉肿痛;音哑;牙痛;热结便秘 生…

  • 芜荑酱

    芜荑酱(《别录》)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制法】《纲目》:"造法与榆仁酱同。"(取芜荑仁水浸一伏时,袋盛,揉洗去涎,以蓼汁…

  • 沙前胡子

    沙前胡子(《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沙前胡"条。 【采集】8~9月种子成熟时采收。 【功用主治】理气,健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

  • 青棉花藤根

    青棉花藤根(《浙江中药资源名称》)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青棉花藤的根。 【植物形态】青棉花藤,又名:竹马、竹麻、大藤、猴头藤、纸加藤、猴大绳、红棉毛藤。常绿木质藤本,长可达15米…

  • 金挖耳

    金挖耳(《分类草药性》) 【异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空军《常…

  • 仙鹤草_仙鹤草是中药吗_仙鹤草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鹤草芽、龙牙草、施州龙牙草、瓜香草、黄龙尾、铁胡蜂、金顶龙芽、老鹳嘴、子母草、毛脚茵、黄龙牙、草龙牙、地椒、黄花草、蛇疙瘩、龙头草、寸八节、过路黄、毛脚鸡、杰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