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花_扁豆花泡水喝的害处_扁豆花入药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南豆花

性味: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主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

原形态:扁豆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cm,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mm,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cm,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宽1-3cm,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便读》: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2.《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3.《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4.《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5.《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5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团叶槲蕨_团叶槲蕨的功效与作用_团叶槲蕨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肉碎补、骨碎补、石蜈蚣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益肾气;壮筋骨;散瘀止血;。主肾虚耳鸣;牙痛;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槲…

  • 山石榴_山石榴的功效与作用_山石榴的用药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猪肚簕、假石榴、山黄皮、刺子、屎缸拔、刺榴、猪头果 性味: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解毒;止血。主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皮肤疥疮;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牛筋

    牛筋(《本草从新》)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筋。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功用主治】《本草从新》:"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

  • 鸡血藤_鸡血藤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鸡血藤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血风藤、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九层风、红藤、活血藤、大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 性味:味苦;微甘;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

  • 丝棉木_丝棉木有副作用吗_丝棉木的主要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鸡血兰、白桃树、野杜仲、白樟树、南仲根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止血。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伤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痈;衄血;疖疮…

  • 竹叶

    竹叶(《别录》) 【异名】淡竹叶(《别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采集】随时采鲜者入药。 【药材】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

  • 悬钩根

    悬钩根(《本草拾遗》) 【异名】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悬钩子"条。 【采集】夏、秋采挖,洗净或剥取根…

  • 假黄麻

    假黄麻(《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假麻区(《生草药性备要》),甜麻(《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假黄麻的全草。 【植物形态】假黄麻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米。分枝…

  • 葛谷

    葛谷(《本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葛根"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5%及γ-谷氨酰基苯丙氨酸。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

  • 苦荬菜_苦荬菜的药性_苦荬菜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疖亲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