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草

伸筋草
(《分类草药性》)

【异名】石松(《本草拾遗》),过山龙(《滇南本草》),宽筋藤(《生草药性备要》),火炭葛(《本草求原》),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中药志》),狮子毛草(《中药材手册》),立筋草、舒筋草(《四川中药志》),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重庆草药》),筋骨草(《陕西中药志》),绿毛伸筋、小伸筋、凤尾伸筋(《湖南药物志》),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石松
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蔓生,分枝有叶疏生。直立茎高15~30厘米,分枝;营养枝多回分叉,密生叶,叶针形,长3~4毫米,先端有易脱落的芒状长尾;孢子枝从第二、第三年营养枝上长出,远高出营养枝,叶疏生;孢子囊穗长2.5~5厘米,有柄,通常2~6个生于孢子枝的上部;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而具尖尾,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孢子囊肾形,淡黄褐色,孢子同形。7、8月间孢子成熟。
生于疏林下荫蔽处。分布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及内蒙古、河南等地。

本植物的孢子(石松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匍匐茎细长而弯曲,黄色或黄绿色,长30~120厘米,径粗1~3毫米。质柔韧,不易折断,折断面近白色,内有黄白色木心,常可见近直角生出的黄白色细根,外皮常脱落。直立茎2歧式分枝。鳞叶常皱而弯曲,密生于茎上,线形或线状钻形,黄绿色或黄色,无毛,略有光泽。叶端渐尖呈芒状,全缘,叶脉不明显。质薄,易碎。气无,味淡。以茎长、黄绿色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北、江苏等地,湖南、四川亦产。

同属植物玉柏和垂穗石松的全草在浙江、四川等地均称伸筋草,并同等使用。参见"玉柏"、"铺地蜈蚣"条。

【化学成分】全草含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洛宁碱、法氏石松碱、石松灵碱等生物碱,香荚兰酸、阿魏酸、壬二酸等酸性物质(占干品0.08%),芒柄花醇、伸筋草醇石松醇、石松宁、16-氧山芝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药理作用】石松水浸剂对由皮下注射枯草浸剂引起发热之家兔有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石松碱及棒石松碱、棒石松毒,后二者之毒性较石松碱为弱。石松碱适当剂量能升高麻醉猫血压,也有报告3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猫、兔血压骤降;此时对呼吸皆无影响,中毒量可增加动物呼吸振幅而减少频率。对蛙心收缩力有增强作用,对兔心1:50000~400000则减弱收缩力,收缩频率及心电图皆无改变。1:12500~50000对离体大鼠、啄鼠小肠有兴奋作用,兔离体小肠之蠕动亦被增强。对兔、大鼠及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兔静脉注射30~50毫克/公斤有降温作用。对兔血糖、瞳孔、末梢红细胞数皆无影响。无抗菌及抗疟作用。对小鼠静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27.58±1.16毫克/公斤,腹腔注射为78毫克/公斤,中毒症状有过度活动,强直性、阵挛性痉挛,麻痹,窒息等;兔之中毒症状相似。给蛙淋巴囊注射50~200毫克/公斤可引起肌肉运动不胁调、麻痹等。棒石松碱之毒性剂量:猫为0.05克/公斤、兔及大鼠为0.1~0.2克/公斤。有人报告石松有利尿、增进尿酸排泄之作用,还能解除小儿之痉挛性尿潴留及便秘等。

【炮制】筛去灰屑,拣净杂质,切成小段。

【性味】苦辛,温。

①《本草拾遗》:"味苦辛,温,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涩,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②《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③《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选方】①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⑤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一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草》)

⑥治带状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数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70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红毛鸡_红毛鸡的药理作用_红毛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茅笼中鸟、绿结鸡、毛鸡、落谷、褐翅鸦鹃、黄蜂、大毛鸡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调经通乳;祛风除湿。主妇女产后体虚头痛;手脚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

  • 竹叶兰

    竹叶兰(《贵州药植目录》) 【异名】黄竹参(《贵州药植目录》),竹叶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鸭跖草种植物紫背鹿衔草的根或全株。 【植物形态】紫背鹿衔草多年生草本,高…

  • 百舌鸟

    百舌鸟(《本草拾遗》) 【异名】反舌、反舌鸟(《易通卦验》),交啄(《春秋保乾图》),牛屎八哥(《纲目》),牛屎了(《本草求原》),乌鸫(《脊椎动物分类学》),乌鴶(《中国的鸟类》…

  • 西瓜子壳

    西瓜子壳(《本草撮要》)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皮。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功用主治】《本草撮要》:"治吐血,肠风下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选方…

  • 蛤蜊

    蛤蜊(《本草经集注》) 【异名】吹潮(《动物学大辞典》),沙蛤、沙蜊(《泉州本草》)。 【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种蛤蜊的肉。 【动物形态】四角蛤蜊贝壳2片,坚厚,略呈四角…

  • 孔公孽_孔公孽治什么病_孔公孽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通石、孔公石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通阳散寒;化瘀散结;解毒。主腰膝冷痛;症瘕结聚;饮食不化;恶疮;痔痿;乳汁不通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碳酸盐类方解石…

  • 沙枣_沙枣可以解毒吗_沙枣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四味果、红豆、吉格达 性味:味酸;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养肝益肾;健脾调经。主肝虚目眩;肾虚腰痛;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带下;月经不调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

  • 冬瓜_冬瓜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冬瓜是如何帮助病人的

    基础信息 别名:白瓜、水芝、白冬瓜、地芝、濮瓜、东瓜、枕瓜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主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

  • 碎米柴

    碎米柴(《纲目》) 【异名】八宇草(《植物名实图考》),漆大伯、天小豆(《江西民间草药》),辫子草、马尾草、细鞭打、消黄散、细叶兰,逍遥草、斑鸠窝、散风散、马龙通、地盘茶、斑鸠鼻、…

  • 刺桐叶

    刺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海桐皮"条。 【功用主治】治小儿疳积,蛔虫症。 【用法与用量】研末开水冲服,0.8~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