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_薜荔的功效与作用_薜荔可以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薛、牡赞、木莲、木莲藤、过水龙、辟萼、石壁莲、木瓜藤、膨泡树、壁石虎、木壁莲、爬墙虎、风不动、彭蜂藤、王不留行、石莲、常春藤、石龙藤、石壁藤、补血王、追骨风、爬岩风、墙脚柱、田螺掩、大鼓藤、抬络藤

性味:味酸、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泻痢;尿淋;水肿;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咽喉肿痛;睾丸炎;漆疮;痛疮肿毒;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

原形态: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二型;营养枝上生不定根,攀援于墙壁或树上,叶小而薄,叶片卵状心形,长约2.5cm,膜质,基部稍不对称,先端渐尖,叶柄很短;繁殖枝上无不定根,叶较大,互生,叶柄长5-10mm;托叶2,披针形,被黄色丝状毛;叶片厚纸质,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3.5cm,先端急尖至钝形,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在表面下陷,背面突起,网脉蜂窝状。花序托单生于叶腋,梨形或倒卵形,长3-6cm,宽3-5cm,顶部截平,略其短钝头或为脐状突起,基部有时收缩成一短柄,幼时被黄色短柔毛,成熟时绿带浅黄色或微红,基生苞片宿存,密被长柔毛;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壁口部,多数,排成数行,有梗,花被片2-3;雄蕊2,花丝短;瘿花具梗,花被片3,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壁,花梗长,花被片4-5。瘦果近球形,有粘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旷野树上或村边残墙破壁上或石灰岩山坡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本草拾遗》薛荔,簧缘树木,三、五十年渐大,枝叶繁茂。叶圆,长二、三寸、厚若石韦,生子似莲房,中有细子,一年一熟)一名木莲,打破有白汁,停久如漆,采取无时也。2.《植物名实图考》木莲即薛荔,自江而南,皆曰木馒头。俗以其实中子浸汁为凉粉,以解暑。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6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麻蕡

    麻蕡(《本经》) 【异名】麻勃(《本经》),麻蓝、青羊、青葛(《吴普本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性味】辛,平,有毒。 ①《本经》:"味…

  • 梅花冰片_梅花冰片的功效与作用_梅花冰片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龙脑、龙脑香、脑子、冰片、片脑、冰片脑、梅花脑、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

  • 通天蜡烛_通天蜡烛治什么病_通天蜡烛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木菌子、土苁蓉 性味:味苦;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止血。主淋病;梅毒;血虚;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草。 原形态…

  • 鬼羽箭_鬼羽箭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鬼羽箭的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幼克草、克草、黑骨草、羽箭、忌箭草 性味:味淡;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流行性感冒;中暑腹痛;身发斑痧;伤寒;癫痫;皮肝风毒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

  • 鸡眼草

    鸡眼草(《救荒本草》) 【异名】掐不齐(《救荒本草》),人字草(《本草求原》),斑珠科、公母草(《植物名实图考》),牛黄黄、炸古基(《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蓄片(《南京民间…

  • 露兜竻花

    露兜竻花(《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路头花(《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霹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花。植物形态详"橹罟子"条。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油…

  • 水葫芦

    水葫芦(《广西植物名录》) 【异名】大水萍、凤眼莲、水浮莲、洋水仙(《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蓝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凤眼蓝浮水植物或生于泥沼中。叶直立,卵…

  • 虎耳还魂草_虎耳还魂草的功能主治_虎耳还魂草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还魂草、九倒生、滴滴花、石莴苣 性味:味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化瘀;止血。主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

  • 南藤

    南藤(《开宝本草》) 【异名】丁父、丁公寄(《别录》),丁公藤(《本草拾遗》),石南藤(《本草图经》),搜山虎(《滇南本草》),风藤(《纲目》),蓝藤(《植物名实图考》),巴岩香(…

  • 覆盆子叶

    覆盆子叶(《本草拾遗》) 【异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植物形态详"覆盆子"条。 【性味】《纲目》:"酸咸,平,无毒。" 【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