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笔画索引

二画 三画

十枣汤37

大承气汤41

大青龙汤13

大柴胡汤53

大陷胸丸33

大陷胸汤32

大黄黄连泻心汤35

小建中汤53

小承气汤41

小青龙汤14

小柴胡汤52

小陷汤33

干姜附子汤2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77

四画 五画

乌梅丸74

五苓散15

文蛤散16

半夏泻心汤60

半夏散67

四逆加人参汤81

四逆汤62

四逆散69

瓜蒂散37

甘草干姜汤22

甘草汤67

甘草附子汤81

甘草泻心汤36

生姜泻心汤36

白头翁汤79

白虎加人参汤14

白虎汤14

白通加猪胆汁汤70

白通汤69

白散16

六画 七画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76

当归四逆汤76

竹叶石膏汤82

芍药甘草汤22

芍药甘草附子汤26

吴茱萸汤46

牡蛎泽泻散82

赤石脂禹余粮汤37

附子汤66

附子泻心汤35

八画 九画

抵当丸17

抵当汤17

炙甘草汤57

苦酒汤6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25

枳实栀子豉汤82

栀子干姜汤25

栀子甘草豉汤25

栀子生姜豉汤26

栀子厚朴汤25

栀子柏皮汤63

栀子豉汤25

禹余粮丸81

茯苓四逆汤29

茯苓甘草汤1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2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27

茵陈蒿汤63

十画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58

柴胡加芒硝汤58

柴胡桂枝干姜汤59

柴胡桂枝汤52

桂枝二麻黄一汤12

桂枝二越婢一汤13

桂枝人参汤35

桂枝加大黄汤63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23

桂枝加芍药汤62

桂枝加附子汤26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24

桂枝加桂汤28

桂枝加葛根汤40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4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28

桂枝去芍药汤2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2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28

桂枝甘草汤27

桂枝汤11

桂枝附子汤81

桂枝麻黄各半汤12

桃花汤70

桃核承气汤16

桔梗汤67

烧裩散82

真武汤68

调胃承气汤41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82

通脉四逆汤69

十一画以上

旋复代赭汤37

猪肤汤67

猪苓汤47

猪胆汁方43

理中丸82

麻子仁丸43

麻黄升麻汤77

麻黄汤1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0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63

麻黄附子甘草汤65

麻黄细辛附子汤65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53

黄芩汤53

黄连汤62

黄连阿胶汤71

葛根加半夏汤40

葛根汤40

葛根黄芩黄连汤23

蜜煎导方42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0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七)

    少阳在阴阳之交,表里之半,忌发汗吐下。泻其阴阳,阳虚而入太阴之脏,阴虚而入阳明之腑,是为少阳坏病。如太阳病,不经汗解,转入少阳,胁下硬满,干呕不食,往来寒热,若尚未吐下,其脉沉紧者…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二)

    太阳经病,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寒双感,用桂麻各半。中风而火郁,用大青龙,伤寒而水郁,用小青龙,表解而内燥,用白虎,表解而里湿,用五苓,表退而热结血分,用桃核承气、抵当汤丸。治之不…

  • 《伤寒说意》_阳明初病葛根汤证

    阳明腑证,自太阳传来,方其自经入腑之始,法宜解表。其得之中风,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者,宜桂枝汤。其得之伤寒,发热恶寒,无汗脉紧者,宜麻黄汤。以太阳、阳明,经腑合病,经证如初而腑热未成…

  • 《伤寒说意》_少阳坏病结胸痞证

    误下成结胸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相火升浮,而生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此少阳阳明之经上逆而壅塞也。当刺肺俞、肝俞,散其郁结。慎勿发汗,汗亡津液,则相火燔腾而生谵语,血枯…

  • 《伤寒说意》_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

    中风,脉浮缓而有汗,伤寒,脉浮紧而无汗,若中风脉紧身疼,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者,是卫气闭敛,风不能泄,营热郁遏,莫由外达,故证似伤寒,而加以烦躁。经热不解,内传于胸,则见燥渴。宜大…

  • 《人体使用手册》

    《人体使用手册》 ID:13634 / 打印 《人体使用手册》

  • 《伤寒说意》_太阳坏病痞证

    痞证表里 痞证者,将来之太阴脏证,误下而成者。胃主降浊,脾主升清,人之心下虚空者,清阳升而浊阴降也。下伤中气,升降失职,浊阴上逆,则心下痞塞,清阳下陷,则大便泄利,故痞证必兼下利,…

  • 《伤寒说意》_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

    伤寒营闭卫郁,则生表寒,中风卫闭营郁,则生里热,风寒双感,营卫俱伤,则寒热往来,形状如疟。盖寒伤营则营欲泄,泄而不透,故敛束卫气而为寒,风伤卫则卫欲闭,闭而不开,故遏逼营血而为热。…

  • 《伤寒说意》_厥热胜复

    手足逆冷,则名为厥,其所以厥者,以其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之故也。不顺则逆,故曰厥逆。盖四肢秉气于脾胃,脾胃者,阴阳升降之枢轴,脾升胃降,阴阳交济,土气温和,故四肢不冷。…

  • 《伤寒说意》_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 太阳经病,土负水胜,则入少阴肾脏。如汗后漏泄不止,表疏恶风,小便艰难,四肢微急,屈伸不柔者,此汗泄而阳亡也。经络之阳,根于肾水,宜桂枝加附子汤,以培阳根也。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