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风寒血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福财方。
中医方剂(二)
【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海水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吴福财方。
中医方剂(四)
【辨证】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治法】平肝定眩,舒颈醒脑。
【方名】定眩汤。
【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15天为1疗程。
【出处】杨笃权方。
中医方剂(五)
【辨证】风邪阻络。
【治法】搜风通络。
【方名】搜风通络汤。
【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中医方剂(六)
【辨证】气滞血瘀,痰湿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地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名】除痹逐瘀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灵仙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同杰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31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天仙藤的功效与作用,天仙藤配伍应用治疗水肿

    周老善用一味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药物——天仙藤,当前研究发现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长期连续服用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可导致肾衰竭。然周老在临床上发现其用于治疗不明原因水肿却有良效,非他药所能…

  • 保和丸加减治疗胃脘痛

    胃炎溃疡现代名,中医归属“胃脘疼”。平素嗜酒贪生冷,忽饱忽饥胃损成。 注: 慢性胃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多因平素饮食失调不节,忽饱忽饥,或贪食生冷,辛辣厚味,嗜酒过饮,损伤胃气而…

  • 小蓟饮子医案分析

    【组成】小蓟 滑石各15g 生地黄30g 藕节 蒲黄 栀子 淡竹叶各9g 木通 当归 炙甘草各6g 【主治】热结下焦,损伤膀胱血络所致血淋、尿血。症见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

  • 少年白头发吃什么好?治疗白发的食疗方法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与先天肾气、肝肾精血密切相关。如果肾气不足、肝肾精血亏虚,头发就会失去濡养而不泽,或早白或脱落。对此,中医采用食疗补益肝肾、养血乌发的方法,结合情…

  • 蛋清治疗老年斑

    取鸡蛋清涂在斑点上,每日数次。一周后可见效。

  • 坐骨神经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寒湿闭阻。【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方名】蠲痹镇痛汤。【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

  • 支气管炎症状及表现,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偏方与食疗方

    支气管炎的症状及表现   1、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通常有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 而全身症状较为轻微,但可出现低热、畏寒、周…

  • 颈椎增生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经络不畅。【治法】益肾养血,和络止痛。【方名】益肾坚骨汤。【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

  • 膀胱发炎验方

    1.上午十点吃下梅干1粒。下午五点喝下1杯饮料(汽水)泡柠檬。做法:柠檬切3片左右放在杯内,掺下些蜂蜜,然后倒下饮料(汽水)待30分钟后才喝下。晚上九点吃下葡萄干30粒,连续用3天…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理中丸》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设上、中、下三篇。分别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对理中丸予以阐述,包括理中丸的来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古今医家论述,理中丸在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