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针灸疗法

本病为发生于肛肠部的一种慢性疾病,较多见于青年和壮年。临床按痔核发生的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统称为痔疮。
[病因病机]
痔疾发生的原因,多与长期坐位或站立工作,肩挑负重,跋涉远行,妊娠胎气;或久痢,久泄,便秘,嗜食厚昧辛辣等因素,引起中气下陷,筋脉松弛,气滞血阻,燥热浊气,结聚肛肠而发为痔疾。
[症状]
先按痔核位置辨别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上者为内痔,齿线以下者为外痔,齿线上下均有者为混合痔。内痔主症:大便时出血,色鲜红或暗红,出血量不等,痔核脱垂于肛门外口不及时复位,或因感染均可引起局部剧痛;如嵌顿时,可致肿胀、糜烂、坏死。外痔主症:自觉肛门处有异物感,剧烈疼痛或不病,发炎时则肿痛。混合痔则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治疗]
1.针灸
治法取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适当深刺。
处方次(liao)长强会阳承山二白
方义次(liao)、会阳、承山同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其别行经脉络于肛,取三穴用泻法深刺,能疏导膀胱经气而消瘀滞,近取长强以加强其作用。二白为治疗痔疮的经验穴。《玉龙歌》说:“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取本穴治疗内痔出血有效。
2.挑治
方法痔点在第七胸椎两侧和腰骶部范围内寻找。每次选一痔点挑治,七天左右一次。
3.耳针
选穴直肠下段大肠神门脑脾
方法每次取2—3穴,留针2—30分钟,每日一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41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药食两用中药》

    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为世人所公认。作为科普性读物,《药食两用中药》从常用的植物性中药中,挑选了百余种能够“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 姜韭牛奶汁

    [原料]鲜韭菜50-150克,生姜20-30克,鲜牛奶250克。[制法]将鲜韭菜、生姜捣碎,绞取汁液,加入鲜牛奶中,加热煮沸即可。[用法]频频温服或佐餐食用。[功效]温中下气,和胃…

  • 虎潜丸加减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脾肾虚极久不愈,肉脱骨枯形体弱。肌肉萎缩四肢软,四肢发凉面苍白。助阳填精盈脾气,熟地龟板杜牛膝。归芍锁阳破故纸,参芪戟桂鹿角胶。 方药: 虎潜丸加减: 熟地10g 龟板10g 杜仲…

  • 建瓴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

    肝肾阴虚肝阳亢,头痛头晕耳鸣聋。视物模糊心烦热,口干欲饮寐难安。舌红苔白脉弦细,腰酸腿软躁不宁。育阴潜阳补肝肾,建瓴加减草决明。地芍枸杞夏枯草,牛膝赭石生龙牡。烦躁易怒口咽干,耳鸣…

  • 胃苓汤加味治疗寒湿痢

    白多赤少腹痛急,里急后重中脘痞。小便清白苔白腻,此为寒湿不须疑。治宜胃苓加当归,木香炮姜共枳实。 方药: 胃苓汤加味: 苍术8g 陈皮8g 厚朴8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

  • 明目方十九

    地肤子(焙)巧克,生地黄150克。取汁和作饼,晒干研末,每服9克,空腹用黄酒送服。本方适用于血热瘀阻的睡起目赤胞肿。

  • 加味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多因内伤成,肝火脾湿须辨明。外感失治久不愈,损伤肺气痼疾成。 注: 慢性支气管炎多属于内伤咳嗽。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聚成痰,上犯伤肺,遂成咳嗽;或郁怒伤肝,肝郁…

  • 八珍益母丸加减治疗痛经

    隐痛绵绵气血虚,语言低微身乏力。心跳气短食欲退,经量稀少面苍白。气血双补调经血,八珍益母加减医。归芎苓芍益母草,党参香附血琥珀。 方药: 八珍益母丸加减: 当归10g 川芎9g 益…

  • 小儿夏季高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暑热伤阴,阴虚火旺。【治法】清热涤暑。【方名】清络饮加味。【组成】青蒿3克,黄芩3克,银花5克,扁豆花3克,竹叶3克,荷叶3克,西瓜翠衣5克,丝瓜络3克,益元…

  • 铁棍山药的功效和作用

    铁棍山药是历代中华名药典籍倍加推崇的名贵补品。《药鉴》:“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益气力、润泽皮肤、长肌肉、兼强筋骨。”《唐本草》曰:“怀山药日干捣细筛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