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血虚肠燥便秘。
【治法】养血润肠,增液行舟。
【方名】养血润肠煎。
【组成】生首乌15克,生当归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正公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气血不足。
【治法】益气养血,润肠通便。
【方名】术壳麻桃密汤。
【组成】生白术30-60克,枳壳10-30克,火麻仁10-30克,蜂蜜10克,核桃肉2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文清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阴虚血燥,气虚不运。
【治法】益气养液,润肠导滞。
【方名】老人便秘方。
【组成】黄芪30克,银花20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麻仁30克,肉苁蓉20-克,厚朴10克,酒大黄10克,威灵仙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恩俭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肠燥失润,气滞作胀。
【治法】调气畅中,和胃润肠。
【方名】加味滋阴润燥方。
【组成】生首乌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陈皮各6克,生枳壳9克,乌药9克,青橘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33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 五官科卷》

      内容提要 本书本着尊重历史、反复精选的原则,对二十世纪中医五官科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全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介绍了耳鼻喉科疾病、眼科疾病、口腔科疾病及其他疾病的中医治疗…

  • 香油蒜泥治蛲虫

    取独蒜头3-5个,香油少许。将独蒜头捣烂如泥,加入香油少许,拌成泥浆状,取适量纱布包裹成小包,在睡时放在肛门处。蛲虫闻香后钻入蒜泥中,即可杀灭。每晚用1次。成人连用4-6晚,小儿连…

  • 遗精的病因病机,遗精的中医辨证论治

    梦遗滑精实与虚,心动肾虚病之机。补益固涩为常法,泻而治泄亦要义。 精满溢出,本属正常生理现象。未婚男子,发育成熟,已婚男子,夫妻分居,皆可偶见遗精。张景岳就说过:“壮年气盛,久节房…

  • 脑震荡的偏方

    乌龟头黄瓜子散药物:乌龟头1个,黄瓜子9克。用法:将上两位烘干,共研末分三次服,黄酒送服。5个乌龟头为一剂,轻者2剂症状消失,重者4剂减轻,5剂痊愈。

  • 小儿肠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不和,中焦湿热。【治法】健脾和胃,祛湿止泻,安神定惊。【方名】小儿理脾和胃散。【组成】山药10克,茯苓10克,薏米10克,山楂10克,扁豆10克,陈皮10…

  • 夏天喝老姜汤保肠胃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的谚语。省中医药研究院王劲主任医师说,夏天以喝老姜汤代茶,可以温阳散寒,保护肠胃。老姜汤很简单,也很有效。把老生姜切成薄片,用3-10g,…

  • 毒蛇、毒虫咬伤

    旱烟油如黄豆大,用温水调匀,涂伤处,一日2~3次,(如无旱烟油可用一支香烟的烟丝代替)。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新用

    方药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解表退热,除湿止痒。 方药组成:麻黄2两(去节),连翘2两,杏仁40个(去皮尖),赤小豆1 L,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1L(切),生姜2两…

  • 咳嗽治疗的偏方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2.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