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治疗痛经

经期经前和经后,腹痛腰痛痛经病。小腹中痛寒湿凝,气滞血瘀两侧疼。刺痛血瘀绞痛寒,隐隐作痛为虚缠。持续疼痛是血滞,气滞时痛又时止。胀甚于痛是气滞,痛重于胀定血瘀。得热痛重血热痛,得热痛减寒痛征。拒按为实喜按虚,血淡为虚紫黑热。

注:痛经是指月经期及月经前后感到腹痛、腰痛、甚者剧痛难忍。主要病因为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临床须四诊合参,分清虚、实、寒、热、气滞、血瘀。并从痛的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中,如“刺痛”、“绞痛”、“隐痛”以及拒按,喜按等细心辨别症结所在,对症用药,方可显效。

气滞偏重血瘀轻,经前乳房胀满疼。少腹胸胁均胀痛,经紫量少易气生。脉弦苔少舌质黯,疏肝理气佐活血。归芍柴胡台乌药,茯苓香附枳元胡。少腹冷加吴萸艾,腹痛经少坤丹参。

方药:

逍遥散加减: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5g 台乌药10g 香附10g 枳壳10g 元胡10g 茯苓10g

注:暴怒伤肝,肝郁气滞,故乳房胀满疼痛,胸胁胀痛,月经量少,血行不畅,易气生。血瘀则经色紫黯。气滞血瘀,故少腹胀痛,舌质暗,舌苔少,脉象弦。

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茯苓健脾;乌药、香附、枳壳理气开郁、活血止痛;元胡活血化瘀止痛。

若少腹冷痛,可加醋艾叶10g,吴茱萸10g。腹痛经少,血行不畅加丹参10g,坤草15g。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8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消渴的中医辨证论治

    邹某,男,45岁,水电设计院干部。初诊:1981年2月27日。主诉:发病3个月,口渴多饮而不得解,日饮水3瓶以上,小便黄,夜尿频多,每晚4~5次,纳食增多而形体日见消瘦,食后腹胀,…

  • 韭菜外搽疗荨麻疹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荨麻疹,都可以取新鲜韭菜一把(约200克)搽用。方法是:左手捏紧韭菜,右手从韭菜根部切掉一段,用切过的韭菜头搽患处,等搽完韭菜汁时,再切一刀,继续搽患处,搽完一遍,…

  • 润肤方八

    猪胰、芜菁子、瓜蒌子、桃仁各等分。以酒和捣、敷面,避风吹日晒。本膏活血润肤,泽面红颜,并能去皱防裂。

  • 治疗白发的偏方30

    米醋500毫升,黑大豆250克。大豆用醋煮、去豆,再煎如糊状,染发。本方治女性白发尤其良好。

  • 白发方二十三

    柏树果壳10个,生地10克。上药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1-3个月。

  • 外阴萎缩性硬化性苔藓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真阴亏损。【治法】补益肝肾,和血养阴。【方名】滋补肝肾汤。【组成】玄参9克,麦冬9克,益母草15克,首乌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9克,丹皮9…

  • 刘惠民医案:重用酸枣仁治疗失眠症二例

    病例1:房某,男,37岁,1957年4月6日初诊。病史:1953年开始,经常心悸,头晕,头痛,头涨,失眠,多梦,胸闷,气短,烦躁易怒,有时面浮肢肿,食纳尚可。检查:面色黯红,眼睑及…

  • 胃癌方三

    焦楂曲、焦麦芽各9克,煅瓦楞30克,制内金6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陈皮、广木香、生枳实各9克,丹参15克,桃仁12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海带、海藻各12克。每日1…

  • 葛根黄芩黄连汤临床新用

    处方来源 汉·张仲景《伤寒论》。 药物组成 葛根15g,甘草6g(炙),黄芩9g,黄连9g。 功能 清泄里热,宣肺平喘。 常规用法 上4味,以水7L,先煮葛根减2L,内诸药,煮取2…

  • 牙槽脓肿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胃经实火。【治法】清胃泻火。【方名】石皮汤。【组成】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