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治疗痛经

经期经前和经后,腹痛腰痛痛经病。小腹中痛寒湿凝,气滞血瘀两侧疼。刺痛血瘀绞痛寒,隐隐作痛为虚缠。持续疼痛是血滞,气滞时痛又时止。胀甚于痛是气滞,痛重于胀定血瘀。得热痛重血热痛,得热痛减寒痛征。拒按为实喜按虚,血淡为虚紫黑热。

注:痛经是指月经期及月经前后感到腹痛、腰痛、甚者剧痛难忍。主要病因为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临床须四诊合参,分清虚、实、寒、热、气滞、血瘀。并从痛的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中,如“刺痛”、“绞痛”、“隐痛”以及拒按,喜按等细心辨别症结所在,对症用药,方可显效。

气滞偏重血瘀轻,经前乳房胀满疼。少腹胸胁均胀痛,经紫量少易气生。脉弦苔少舌质黯,疏肝理气佐活血。归芍柴胡台乌药,茯苓香附枳元胡。少腹冷加吴萸艾,腹痛经少坤丹参。

方药:

逍遥散加减: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5g 台乌药10g 香附10g 枳壳10g 元胡10g 茯苓10g

注:暴怒伤肝,肝郁气滞,故乳房胀满疼痛,胸胁胀痛,月经量少,血行不畅,易气生。血瘀则经色紫黯。气滞血瘀,故少腹胀痛,舌质暗,舌苔少,脉象弦。

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茯苓健脾;乌药、香附、枳壳理气开郁、活血止痛;元胡活血化瘀止痛。

若少腹冷痛,可加醋艾叶10g,吴茱萸10g。腹痛经少,血行不畅加丹参10g,坤草15g。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8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补中益气汤配方,加减,功效与作用

      补中益气汤 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配方】 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18g) 甘草炙,各五分(9g) 人参去芦,三分(6g) 当归酒焙干或晒干,二分(3g) 橘皮不去白,二分…

  • 每天一杯葡萄酒

    法国大科学家巴斯德有句评语:“葡萄酒是最健康1、最卫生的饮料”。利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人们至少已测出葡萄酒含有250种以上的成分。其中,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尼古酸与白藜芦醇等,…

  • 瑶池金母菜单之夏季

    夏天之时,1、荔枝八粒,中午十一点吃下,可补血。补气。2、荔枝五粒,下午四点吃下,可清血。通气。注意:渣不可吞下。早晨菜单花生油炒青菜。2、豆腐煮菠菜汤,此菜可清血、通血。晚餐菜单…

  • 黄龙汤组成,方歌方解,新加黄龙汤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黄龙汤组成】2 【黄龙汤方歌】3 【黄龙汤主治】4 【新加黄龙汤医案】5 【医案分析】6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黄龙汤的论述6.1 病机分析6.2 方解6.3 …

  • 滋水壮火汤治疗阴道干涸引起的性功能障碍

    肾阴不足命火衰,阴道干涸性欲低。同房涩疼怀畏惧,头晕目眩面黄萎。腰膝酸软倦无力,滋水壮火桂巴戟。羊藿紫河女贞子,当归药味熟地麦。狗脊玉竹制附片,鹿胶首乌北沙参。 方药: 滋水壮火汤…

  • 治疗哮喘的偏方9

    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3克,粳米1撮。[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热证哮喘。

  • 针灸与心律失常的治疗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脏腑,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导致。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经取穴原则,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心律…

  • 治疗荨麻疹偏方8

    处方:生芪15g、党参12g、白术12g、川芎9g、防风6g、当归12g、红花9g、白蒺藜12g、炙甘草3g。(四)肝阴不足型荨麻疹方症状: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肝阳上亢易发火。皮…

  • 小柴胡汤医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和解剂,是一则疗效卓著、应用广泛的名方。笔者通过临床学习逐渐领悟到:小柴胡汤在制方上体现了平调阴阳的原则,即调节的双相性;小柴胡汤证的基本病理是正邪分争、休作有…

  • 小儿百日咳的偏方3

    鲈鱼鳃治百日咳药物:鲈鱼鳃。用法:将鱼鳃晒干,烘干研末。用开水冲服,每次一鳃,每天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