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玉屏风散组成】2 【玉屏风散方歌】3 【玉屏风散方解】4 【玉屏风散主治】5 【玉屏风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玉屏风散的论述7.1 主证分析7.2 方解7.3 配伍特点7.4 运用要点【玉屏风散组成】

防风8g 炙黄芪25g 炒白术15g

【玉屏风散方歌】

玉屏风散用防风,黄芪相畏效相成,白术益气更实卫,表虚自汗服之应。

【玉屏风散方解】

本证多由卫虚腠理不密,感受风邪所致。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方中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配伍特点
黄芪配白术,汗不外泄,外邪易难内侵;本方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
运用
本方用于表虚自汗证,临床应用以自汗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自汗较重者,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固表止汗。
禁忌
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者,则不宜使用。

【玉屏风散主治】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玉屏风散医案】

何某某,男性,39岁。于1973年4月9日来诊。患者甲状腺肿瘤摘除后,身体较弱,为疏风活血消瘀之剂予之。4月19日复诊,自诉服前药几剂后,又服抗甲状腺西药,服后汗出不止,且恶风。每月感冒两三次,虽处密室也不免,颇苦恼。诊其脉弦大,舌有齿痕而胖,断为疏解肌表太过,致伤表阳,使不能卫外,津液因之不固而外泄,且畏风感冒。这与伤风的自汗不同,此责之表虚,彼责之邪实,此宜补,彼宜散,因投以玉屏风散,为粗末,每用9g,日煎服2次,服一月为限,观后果如何。服前散剂20日后,又来复诊,云汗已基本不出,感冒亦无。诊其脉,弦大象亦减,惟舌仍胖大。嘱再续服10天,以竟全功。(摘自《岳美中医案》)

【医案分析】

患者术后“身体较弱”,正气受损。复用“疏风”之剂,估计过了头,又损之。继而致“汗出不止,且恶风。每月感冒两三次,虽处密室也不免....舌有齿痕而胖”,毫无疑问的一派气虚自汗和气虚不能固表之象。“脉弦大”,是不是之前的甲状腺肿瘤时造成的尚未消除,或是因为土虚木乘之象,尚不得而知。可暂存疑,先治有绝对把握的病机以待变。恰有一方,既适于气虚自汗,又适于气虚易感,即玉屏风散。

岳老用的是此方的少量、煮散、长时间服的方法。岳老早期时于此证施药3~5剂,即取得汗收的效果,但易复发,遂认为该方无长效的巩固作用。后见蒲辅周老师以小剂量散剂煎服,坚持服至1个月,不独汗止,且疗效巩固,不再复发。于是改变了以往用玉屏风散作汤剂、大其量的方法。这种善于汲取他人长处的治学精神,实堪后学景仰。

但此方自制之水丸,每服10g,1日2~3次,1~2月亦可愈。虽服药时间相对更长一些,但服药方便,易于坚持,适于某些不便煎煮的特殊人群。服药期间一定要慎起居以减少复感次数。因其病本易感,感冒后又怕补药“闭门留寇”,为防频频中断服药,笔者还加荆芥10g、薄荷6g、紫苏10g、桔梗6g,加上本方的防风8g、炙黄芪30g、炒白术12g,再加鸡内金6g,共抓12付,总药量约1000克,请药店代为加工成水丸。部分慢性肝病患者也极易感冒,单用本方效果不理想,宜先治肝病到稳定半年无肝系症状后再用。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玉屏风散的论述

玉屏风散 一类方 《医方类聚》

主证分析表虚证气虚基础见证益气实脾表卫不固,自汗,易感外邪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历来也研究讨论了很多,到现在就它一个用量,也很难把它确定下来。白朮防风,有的写白朮、黄耆二两,防风一两,还有的还倒过来。从前后出的三十多本书,这个从《医方类聚》拿出来的,但是这个用量历来都并不统一。也就包括这个方在李东垣的,出现的七、八处,玉屏风散彼此的用量都不同。而且这三十多本书里的玉屏风散,白朮、黄耆、防风都当过最大量的。所以是历代这个结构,这三味药同时出现来治疗自汗,这个是很多书里有的。有很多没写这个名称,但用量都不同。都是依照大家各自体会到的来使用。但是它用来治表虚自汗是公认的。

玉屏风散,它的证候,是气虚引起表虚,表虚不固自汗,所以主治围绕两个方面,表虚之后,一个分面是津液外泄,自汗。一个分面是外邪入侵,容易感冒,易感风邪。这是一个卫外之气不足以后,可以出现的两种方面,你的人体的防御,想过境在线的边防军弱了,就两种可能。一种人家打进来,一种你逃出去。所以它就是表虚自汗,易感风邪。历来主治简要的就这么两个方面。都是由表虚不固所造成的。

临床表现上,在很多治疗自汗的方比起来,应该说玉屏风散证有一组基本的气虚见证,尽管程度可以不同,有气虚表现。比如说面色萎黄或萎白,四肢无力,短气,脉虚软。像这一类基础的气虚见证。再加上或者表虚不固的自汗,或者容易反复感冒,所以主治证候,虽然表虚证要有这些组成才行,临床上用玉屏风散,病人他有一类气虚表现。过去教材很简单,写到玉屏风散主治,就表虚、自汗、易感风邪,就这几个字。反映了主要症状的一些方面,但基础症状呢,气虚的表现就省略了。那这种自汗和桂枝汤证的自汗,很重要的差别,就是平时有没有一组气虚,表虚的现象,在临床判断的话,因为桂枝汤不仅用于外感造成表虚证,外感风寒表虚证,那是有邪的啦,张仲景用桂枝汤还可以治疗,病常自汗出者,既没有其它明显内伤病,也没有外感,也不发热,那他用桂枝汤治疗这类的自汗,和玉屏风散怎么区别呢?桂枝汤治疗的是体表营卫不和,失调,不是说有基本的一组气虚见证,这个和玉屏风散是一个区别。和玉屏风散的自汗,在临床把握的时候是个区别。

针对这个证候的治法,气虚益气,益气所谓固表止汗,这方里的黄耆,补气固涩,固表,止汗,所以用到黄耆,要注意它很多方面用它,是在补气基础上的固摄作用。在我们教材的方里,黄耆用到二两,因为它作散剂了。这个防风和黄耆比,应当说是黄耆比例是量大的。但是有些书里风防风量大,甚至把防风作君药,因为说玉屏风散,屏风,防风就有个别名叫屏风,所以玉屏风,这个屏风很珍贵,所以把防风作君药。多数不主张这个意见。

方解君 黄耆益气固表以止汗臣(生)白朮健脾益气佐 防风祛风、御风

黄耆方中比例大,补气基础上,固摄固表。白朮作臣药,白朮过去被很多医家认为补气补脾非常好。甚至于说它是补脾第一药。它实际上是一个有一定益气作用的,重点是帮助脾的运化,运脾燥湿,它还能止汗。白朮它是一种收敛止汗,一般生白朮,对除湿、燥湿、止汗这类较好。光健脾消积这类的,健脾胃,用炒白朮好,如果消积之类,用焦白朮。所以这里边一般用生白朮。白朮可以健脾益气,又能帮助止汗。这是臣药。防风在这里起防御风邪,它能够疏散、防御风邪。同时疲虚之后有湿,白朮燥湿,防风能够,风胜湿,也有一定除湿作用。特别体表层自汗,容易出了汗以后,有表湿的主治了,所以在祛风、祛风湿,御风,防御外邪入侵方面,防风起到一个佐药作用。

这方也是用药像打仗一样的,黄耆相当于摄卫固表,建个屏障,白朮是在内的,健脾益气治本,也是一个治本方法。这样既要有个屏障固摄,摄卫固表,又不断自己增加生产,产生实力,同时协助止汗。又有一个像防风,相当于巡逻队,保护,防外敌入侵,里头的跑出去。简单要考虑几个方面,由于认为它防御外邪,固表止汗,效果比较确凿,很珍贵,所以叫玉屏风散。屏风是个固表防御的意思。

配伍特点

补中有敛,敛中有散。

整个方以补为主。所以放在补益剂。补中有敛,敛中有散。补气当中有固摄,白朮还能够收敛止汗。整个方是用来治疗自汗的,同时还有防风,有疏散作用。袪风胜湿,防御外邪的作用。

运用要点

自汗恶风,面色晃白,舌淡脉虚。

辨证要点主要是自汗。自汗恶风,面色晃白来概括这种气虚的一般表现。舌淡脉虚。

玉屏风散在分类上,历来有些争议,分类分在哪一类好。我提到过,五版教材分在固涩剂,六版编委会讨论,我说固涩剂从头到尾都没有固涩药,因为定义是以固涩药为主组成。你第一个方,固涩剂过去是玉屏风散,最后一个方是完带汤,完带汤健脾、疏肝、带下,它里面没有用固涩,里面黑芥穗这些,傅青主自己都说是用来疏肝的,并不是收涩。所以不符合固涩剂的定义。从第一个方到最后一个方都不符合。而且像玉屏风散,在《医方集解》,《成方切用》,《成方便读》好几本书里,特别是《医方集解》之后的很多作教材,用综合分类发法的这些方书里,都是放在补养之剂。所以说应该放在补益剂比较适合。

相关文章: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鼻窦炎

玉屏风散合四物汤加息风通络之药治疗面瘫一例

玉屏风散加减治外阴瘙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7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重用土茯苓可治疗头痛

    土茯苓首载于《本草纲目》,未言其治头痛.尔后的中医学著作亦未言其治头痛。若此解毒清热,健脾除湿之药,重用120g何以能止痛?笔者百思不解,便重温清代徐灵胎关于“药性专长”的一段妙论…

  • 乳腺癌的治疗方3

    全蝎6克,蜈蚣2条,核桃4个。将核桃一开两半,一半去仁,将两药放人再将另一半对合捆住,放火上烧之冒过青烟为度研末,分2次服,黄酒送下,每日2次。本方消瘀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 《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

    《中成药与名方药理及临床应用》。这是江西省中医学院副教授陈奇继主编《中药药理实验》和《药理学》之后,又主编的一部力作。全国有256位专家、学者以及专业工作者参加了编写。全书110万…

  • 抗皱方三

    白芷、白蔹、白术各30克,白及15克,白附子、白茯苓(去皮)、细辛各9克。上药筛净,共为极细末,用鸡子清调和,为丸如弹子大或小指状,阴干,贮瓶备用。每晚洗脸后,用温浆水在瓷器内磨汁…

  • 手足开裂

    (皲裂、粗糙)生羊油或猪油一两,加蜂蜜或白糖3钱,捣匀搽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再搽几天以后不复发。

  • 妇女风湿痛秘方

    药方:(1)香菇3块切丝,花菜半碗左右(白花菜才有效)、九层塔花10块,炒花生油,睡前吃下此方,连续服用此方5天,有神奇之功效。(2)香菇3块切丝、金针10支、番薯(红薯)切小块半…

  • 痛风

    用乌龟壳15克,黑木耳10克,煎成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5~7天,忌动物内脏、鲤鱼、酸物。

  • 健鼻方1

    慢性单纯性鼻炎,多属肺脾气虚,邪滞鼻窍,当以健脾补气,散邪通窍为其总的治则。以肺气虚为主者,症见咳嗽痰稀、气短、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浮无力。宜补肺益气,祛风通窍…

  • 子宫颈癌各种治疗偏方五

    子宫颈癌早期无症状,普查时发现宫颈癌,典型症状为,一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水样,米汤样,脓血体伴异味;二是阴道不规则出血,开始少量,接触性出血或大便后出血,继而出血持续甚至大出血;三是…

  • 发烧的原因,发烧怎么退烧,发烧吃什么水果最好,发烧不能吃什么

    发烧的原因 体温高于正常标准,或身体不适感。 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 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