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热腹泻的中医治疗医案

曾× 男 11个月
[主证]身热1月,夜重昼轻,时作泄泻,日2~3行,多者10余行,所下黄稀而粘兼杂绿色,味显酸臭,小短黄,病后胃纳不佳,自汗盗汗常作,时有呃逆,吐出奶瓣,面色薄黄,精神萎顿,烦躁不安,唇淡腹胀,舌苔黄褐而腻,中有芒刺,指纹色紫在风关上,静时按脉沉细滑数,重取无力。
[辨证]此证身热月余不退,夜重昼轻,吐逆、泄泻、腹胀,苔黄而腻是属湿热蕴于脾胃,升降失常。因其所吐奶瓣,所下酸臭,其有滞可知;以其烦急躁动,自汗盗汗,脉细无力而数,阴分亦有所伤。此系温热蕴土,脾胃为病,邪实正虚之候。
[治则]先以清化湿热,调理脾胃为主,继则再议育阴。

[方药]粉葛根6克 川黄连1.5克 条黄芩2.4克 姜半夏3克 姜厚朴3克 生薏米12克 白通草3克 淡竹叶6克
按:本方为《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合《温病条辨》三仁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葛根升发胃气而生阴液,黄连、黄芩苦寒泻热燥湿,辅以姜半夏降逆止呕。用姜厚朴使中焦滞气下行,薏米、通草、竹叶化湿清热。故此方有清化湿热,调理脾胃,兼有育阴之功能。
药后2日,早晨热退,自盗汗减,大便日行4次,溲量增多,腹胀亦瘥,此湿热尚未尽除,仍按上方去姜半夏、白通草、加半夏曲3克,广砂仁0.3克。
药后仍有身热,面色薄黄,大便一行,下黄粘滞奶瓣,此湿热未解,阴分又感不足,脾运尚未全复,内有积滞,治宜清化湿热为主,佐以育阴导滞之品。
方二:川黄连1.2克 条黄芩1.5克 生阿胶(烊化)2.4克 大杭芍3克 广砂仁0.6克 生薏米9克 白通草4.5克 炒谷麦芽各3克 一捻金(冲化)0.6克
服药2日复诊,身热已退,大便一行黄稠,稍烦则汗,舌淡红,苔黑略黄,指纹显红,在风关上,脉沉细弱。此邪热已退,虚热未除,正气尚弱之故,拟清虚热,扶正气,醒脾胃,进饮食之品。
方三:生栀子0.9克 生麦芽6克 淡豆豉2.4克 广砂仁0.6克 陈皮丝0.9克 怀山药9克
药服2日再诊,身热未作,纳食较佳,烦减寐安,昨便一次黄稠,酸臭已无,指纹降至风关,唯静时脉尚弱。此脾胃已调,湿热亦退,见其吮乳香甜可征,唯病后体衰,证情复杂,虽经调治已获良效,但正气有待缓补,属服上方扶其正气,清其虚热以杜后患,又服数剂,8日后,诸证均退,正气已复,小儿面带笑容,病愈出院。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0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木香槟榔丸功效与作用,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

     《中国药典》: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50g 槟榔50g 枳壳(炒)50g 陈皮50g 青皮(醋炒)50g 香附(醋制)150g 三棱(醋制)50g 莪术(醋制)50g 黄连50…

  • 阴茎癌方十二

    瞿蓄、花蓄、双花、车前草、马鞭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内科学》,功能清热利湿.适用于阴茎1癌。

  • 红色盲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心血不足,肺气有余。【治法】调补阴阳。【方名】加味补阴益阳汤。【组成】大生地30克,生龟板12克,生牡蛎12克,知母12克,黄柏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

  • 健脑莫过于运动(运动健康)

    大脑是人体的“元神之府“,生命活动的司令部,它的功能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所以人类一直没有放弃对自己脑功能提高的探索。也因此,市场上各类的健脑食品、药品层出不穷,它们的作用机理都莫过于…

  • 肾阳不足,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中医治疗医案

    许某,男,47岁,四川成都市干部。1977年5月26日初诊。自诉:曾因劳动不慎伤腰,经用针灸治愈,后多次反复,1972年5月复发,经服中药治愈。现病情比已往更重,不能站立,卧则不能…

  • 增白方十四

    云母粉、杏仁各30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将药细研,人银器中,以黄牛乳拌,略蒸过,夜卧时涂面,第二日清晨以浆水洗去。本方可使面部白净润泽。

  • 子宫内膜异位方-温宫散结方

    方名:温宫散结方【功能主治】功能温经行血,祛瘀散结。主治子宫1内膜异位症见痛经剧烈、肛门坠痛等。【处方组成】当归9克、赤芍9克、五灵脂9克、元胡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没药6-9…

  • 蛔虫方四

    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 食管癌方十二

    鹿虫15克,蜈蚣2条,山慈菇、半枝莲、党参各20克,半夏10克。每日1剂,水煎服,7剂为1疗程。本方益气活血,解毒化痰,适用于食管癌咽下困难症。

  • 治疗男性不育的偏方19

    熟地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茯苓、枸杞子、覆盆子、沙苑子、菟丝子、肉苁蓉各15克,泽泻、丹皮、牛膝各10克,韭菜子12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肾阳虚加仙茅、仙灵脾、巴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