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味治疗阳虚外感,正虚邪实,营卫不和

李某某,女,44岁,西华县供销社职工,1981年4月29日住院治疗。
现病:患者4月22日出差途中感受风寒,第二天发热头疼,汗出身疼,恶寒肢冷,欲进衣被,体温40.3℃。曾注射安基比林1支不验,继服中药桂枝、白芍、甘葛、石膏、蒲公英、连翘等,体温退而复升,时高时低,高达40℃,低至37.5℃。头疼头晕,身疼恶寒肢冷,恶心呕吐,心烦失眠,不欲进食。曾服氯奎和肌注奎宁等无效而来就诊。
检查:身体瘦弱,神精不振,气短懒言,口渴喜热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微数、无力。心肺(一),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体温37.4℃,血压90/6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红细胞400,/mm³,白细胞5400/mm³,嗜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5%。查疟原虫(一)。
辨证:阳虚外感,正虚邪实,营卫不和。
治则:调和营卫,扶正祛邪,桂枝汤加味。

处方:桂枝12g,白芍24g,黄芪30g,党参30g,附子30g,当归15g,甘草6g,大枣5枚,枣仁12g,生姜10g。三剂。
复诊:上药服三剂后,体温恢复正常,汗出减少,食欲增加,心悸恶寒好转,精神振奋,脉较前缓和,但无力,又继上方加麦冬12g,牡蛎15g,远志12g,朱砂早晚各冲服0.15g。
三诊:上药继服三剂后体温降至正常,脉静有神,食欲增加,诸病皆去,出院后多次追访,一切良好。

按:患者平素生育过多,元气内伤,触犯风寒之邪留而不去,则头身疼痛,畏寒肢冷。正气不足阴阳失和则卫阳不固。营阴不守而汗出,表邪不解,虚邪尚存,正不胜邪,则辄然复热。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加参芪、归、附补气壮阳,以补元阳之不足,继用麦冬,牡蛎、朱砂等以潜心阳而安神。 (郭俊田)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相关文章: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桂枝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桂枝汤方原文解读,方歌方解

桂枝汤配方,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桂枝的副作用与禁忌,桂枝的用法用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1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本草纲目》中的食疗方简述

    从《本草纲目》中的食疗可以看出药食的同源性,当遇到某些慢性、轻证时, 可以通过合理饮食,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一)有关主食的选择 《本草纲目》巳详细记载了许多资料,如籼米性温,能除…

  • 枸杞子粥治疗糖尿病

    原料:新鲜萝卜约250克,粳米100克。制作:将新鲜萝卜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或用鲜萝卜捣汁和米同煮粥。用法:可供早晚餐,温热食。功效:化痰止咳,消食利膈,止消渴。适用于老年性糖尿…

  • 地龙的作用与功效

    杨老善用地龙治疗中风,中风久病入络,其深而重者,病理本质或为络瘀久滞,或为痰瘀交阻,已不是草木类药物攻涤可以获效,这是杨老用虫类药的认识观。杨老在治疔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尤…

  • 小儿呕吐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呕吐小儿呕吐是以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去为主要特征。本病常因伤食、胃热、胃寒、肝气犯胃、惊恐气逆所致。常用的临床偏方主要如下。[方一]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

  • 防止痔疮出血“小窍门”

    俗话说“十人九痔”,而痔疮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结、大便后疼痛出血。如排便时疼痛便上有血,则是外痔;如便后滴血,出血量较多则多为内痔。下面就教你几招防治便血的办法:1、保持大便通畅,养…

  •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方剂组成】葛根24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阳明合病方,甘草和之缓急迫,解表清里热皆凉。 【方解】本方由葛根、黄芩、黄…

  • 丹毒

    丹毒俗称"流火",是皮肤和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发病是因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有…

  •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茅根图片,白茅根的副作用及禁忌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白茅根的食用方法,白茅根的副作用及禁忌等知识。并提供多张白茅根图片供参考。  白茅根的简介   形态特征   白茅根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

  • 白芷的美容功效,白芷祛斑膏的制作方法

    白芷外用为美容要药。《曰华子本草》谓白芷“去面皯疵瘕”。皯者,雀斑也。《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做面脂”。古代美容方中多用之。据余老临床验证,白芷一味单独外用便可美容…

  • 治疗斑秃的偏方28

    芝麻花适量。于农历春3月间,趁芝麻花盛开季节,采鲜芝花若干,趁湿装入玻璃瓶内,压实封好瓶口,埋地下30厘米左右,泥土封牢。经过伏天后,于9月份将瓶子取出,瓶内药液备用。用药前先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