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温热病的中医治疗医案

牛某某,男,8岁,学生。于1977年4月28日初诊。
症状:不断发热,时轻时重,已四十余天。但发热而不恶寒,早轻晚重,夜出盗汗,头晕头疼,口干咽燥、渴而不多饮水,饮食日减,精神不振,大便微干,小便色黄。
检查:脉象虚数无力,舌质红绛,舌苔薄黄微燥,体温38.5C,肝脏肿大,剑突下约两公分半,脾不肿大,心肺(-)。面色发黄,营养欠佳。验血:白血球18000/立方毫米,其它未验。
辨证:温热久留,邪不宣散,热入营阴。
治则:清温解热,养阴清营。

处方:清营汤合鳖甲青蒿汤加减。生地10克 元参10克 麦门冬10克 丹参15克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胡黄连10克 银柴胡10克 青蒿15克 生鳖甲15克 知母肉10克 地骨皮15克 紫草15克 白茅根20克。
5月2日二诊:服药两剂发热渐减,又服一剂夜热亦止,体温37℃,盗汗亦轻,饮食渐增,继服上方两剂。
5月6日三诊:诸热全止,精神好转,饮食增加,二便正常,脉象缓弱无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而润。验血:白血球9000/立方毫米,但头晕,四肢乏力。服六味地黄丸一盒,每服一丸,日服三次,休养而愈。

按:本例患儿因发热不止,住院治疗其热不止而来就诊。其症状但热而不恶寒,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证属温热久留,邪热入营,故常用抗菌素、清热消炎剂不能胜病,营热不清,其病不愈。《温病条辨》说:“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因此,治宜清营汤加减,清营解毒,透热养阴;又以鳖甲青蒿汤加减,养阴退热;加紫草、白茅根等凉血以清营分之邪热,则诸证自愈。 (王现图)

——本文摘自《临证实效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3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儿发热的偏方4

    黄瓜豆腐汤药物:黄瓜250克,豆腐500克用法:上药切片,加水共煮,每次饮一杯,每天2次。

  • 苦杏仁

    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armeniacaL.var.ansuMaxim.、西伯利亚杏PrunussibiricaL.、东北杏PrunusmandshuricaKoehne或…

  • 香油蒜泥治蛲虫

    取独蒜头3-5个,香油少许。将独蒜头捣烂如泥,加入香油少许,拌成泥浆状,取适量纱布包裹成小包,在睡时放在肛门处。蛲虫闻香后钻入蒜泥中,即可杀灭。每晚用1次。成人连用4-6晚,小儿连…

  • 噤口痢疾的治疗验方

    噤口痢疾阻格关,萝卜汁兑蜂蜜咽。解毒存津胃气平,火热清降便能餐。 注:萝卜汁与蜂蜜能解毒清肠,而存津液。萝卜汁更能降逆止呕。患噤口痢在攻补两难用药之际,先投此方,可使证情缓和,待食…

  • 肾着汤加味治疗双下肢乏力

    崔某,男,65岁,农民,初诊日期:2007年1月5日。 患者诉双下肢乏力渐进性加重半年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骑自行车时亦常因无力而摔倒,走路时亦不能快走,坐立时亦不能轻…

  • 常吃大蒜健脑益智

    一谈到食用大蒜益于健康1时,大多数人认为它有消炎、杀菌作用,特别是对肠道传染病防治早已被大家所熟知,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大蒜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但是知晓大蒜能健脑者恐怕就…

  • 止啼汤治夜啼

    药物:五倍子1.5克用法:上药加水浓煎80毫升,于睡前顿服,每天1剂。疗效:次方治小儿夜啼36例均治愈。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哮喘中医早定名,呼吸急促喉哮鸣。多由体内痰深伏,诸因触发哮喘成。气痰搏结气道阻,反复发作难根除。 注: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喘”范围,临床以阵发性呼吸急促,喉间哮鸣,…

  • 补脾益胃法治疗脐痈

    少数脐痈病深殊,粘液尿液脐孔出。感染毒邪湿疹起,肿胀疼痛脓臭秽。胬肉高突口不收,条索硬结脐瘘成。患者面黄肢乏力,补脾益胃治相宜。参苓术芪赤白芍,半夏陈皮麦楂曲。外治参照一般痈,瘘管…

  • 喝酒不醉

    葛根1钱,在喝酒前泡一杯开水喝下,再喝酒,酒精可解,酒量可增五至十倍,一般不会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