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苗某,男,64岁,干部。初诊:1982年6月12日。患者于1977年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经常腹泻,便溏不爽,1981年后胃脘疼痛发作加剧,胃镜检查为胃炎,服胃炎合剂等痛势缓解。1982年元月后胃病复发,入某医院按慢性胃炎治疗50余天无效。现每日仅能进食稀饭100~150g,食入胃即泛恶,午后腹部膨胀满闷尤甚,时有憋胀欲裂、疼痛难忍之感。嗳气、矢气虽多而满胀不减,心烦不寐,手脚心潮热,入夜均需伸出被外,口苦干腻,终日头目昏沉,心慌气短,困倦懒动,少腹胀而隐痛,大便日1~2次,呈灰绿色溏酱,小便黄少。西医会诊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胃炎,以激素及健脾理气中药配合治疗,未见好转。查苔白厚、中黄腻,脉象左右沉软。辨为中州湿热遏郁,上阻胸膈,下滞肠间,治宜清化湿热,用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减。

藿香叶10g 佩兰叶10g 苍术10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白蔻壳10g 法夏10g 荷叶10g 佛手10g 芦根30g 通草6g

4剂。

二诊:6月15日。脘腹胀痛显著减轻,全身困乏、头目昏胀亦减,精神增加,心境平静,胃纳渐开,口已知味,舌有津润感。苦仍厚腻,口干,溺黄赤,脉濡弱。再进芳化、燥湿、渗利之剂。

藿香10g 佩兰10g 苍术10g 草果仁1.5g 焦山栀10g 黄柏10g 茵陈10g 白蔻仁6g 荷叶10g 佛手片10g 滑石(先煎)12g 芦根30g

三诊:6月18日。症情大减。脘腹胀痛基本消除,饮食增加,精神转好。惟胸膈不舒,似有灼热感,小便量多仍黄,苔黄中腻,再予清化湿热、宣通胸膈法,前方去黄柏、茵陈,腻苔渐退,小便转清利。胸膈仍疼满不适,时呕恶,短气音低,微觉烦热。中焦湿热渐化,然胃气不足,胸膈虚痞,宜辛开苦降、宽痞和胃、清化湿热,泻心汤加味。

太子参18g 淡干姜2.4g 黄连2.3g 黄芩6g 藿香10g 法夏6g 滑石(先煎)12g 枳实4.5g 桔梗4.5g 白豆蔻(先煎)6g 佛手10g

3剂。

五诊:6月24日。药后痞满解除,胸膈舒畅,呕恶、烦热均止,气短声微好转,噫气频多,头目已觉清爽,每日能食300~350g,食后不觉胀满,腻苔退净,脉尚濡数。继续清化余邪、调理胃肠,以固疗效。

太子参15g 黄芩10g 雅连3g 淡干姜1.5g 法夏10g 枳实6g 白豆蔻(后下)6g 薏苡仁18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通草10g 芦根30g

按:本例症状以胸痞、脘腹胀满疼痛、纳差便溏、周身烦热困乏为主,且病程长久难愈。临证抓住病势缠绵、胃肠胸膈痞满闭塞、烦热身困及苔厚黄腻、脉濡数等特点,知系湿热中阻、枢机不利、清浊相混、升降逆乱,以芳香醒脾、清化湿热、疏通壅塞、斡旋中州为治疗大法,兼轻宣肺气、渗利小便,启上闸而开支河,5诊而获愈。并未囿于诸种病名而无所适从,仍按中医辨证施治,而针对湿热胶结之理,深明一个“守”字,证不变,法亦不变。如胸无定见,朝寒暮热,杂乱施治,每多贻误,前医未效,正犯此戒。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验方一则

小陷胸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4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方剂13

    鲜瓜子金120克,茉莉根3克,何首乌18克,枸杞子15克。[制用法]水煎,睡前服。[适应证]肾虚失眠。

  • 《伤寒论》之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探析

    【摘要】通过研究“胃强脾弱”、“肺失传送,脾亦失调”、“脾胃湿热相搏”等学说,探讨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的涵义及异同,提出麻子仁丸证不等同于脾约证的观点以及脾约证有胃热脾约及脾胃湿热两…

  • 参附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心阳气虚,心悸汗出

    心阳气虚瘀血阻,呼吸气促面滞晦。卧床不起唇青紫,心悸汗出指甲绀。下肢微肿咳咯血,小便短少舌胖紫。脉多细涩或结代,补阳益气活血瘀。桃红四物合参附,人参炮附熟地归。川芎白芍桃仁泥,红花…

  • 乳腺癌方二十二

    柴胡、黄芩各15克,苏子、党参、夏枯草各30克,王不留行g0克,牡蛎、瓜萎、石膏、陈皮、白芍各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千家妙方》,功能清…

  • 麻黄汤治愈汗出不止一例报告

    【摘要】历来有汗出不能用麻黄的成训,但有一患者一月余日夜汗出不止,并且多处治疗,使用固表止汗,补益强壮之药无效。而从脉象者,表实证无疑,用麻黄汤治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今给予报告。…

  • 增白方十九

    益母草300克,煅石膏60克,滑石、蚌粉各30克,胭脂3克,同壳麝1枚。益母草烧灰,用稠米汤搜团如鹅卵大,熟灰火煅一伏时,火勿食焰,焰即黑,取火捣碎,再搜炼二次,加入余药,共研为粉…

  • 疮痈收口期的治疗验方

    腐肉脓毒已排尽,体格尚好停服药。外敷神效生肌散,三五日内即见功。气血不足正气衰,肉芽缓生收口迟。调补气血健脾胃,参芩术草陈黄芪。麦芽楂曲莱菔炒,余毒未尽银翘芩。公英黄连天花粉,乳没…

  • 桂枝加桂汤原文,桂枝加桂汤医案

    【桂枝加桂汤原文】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117) 【组成】桂枝15g 白芍10g 炙甘草6g…

  • 四逆散配方,四逆散加减法,四逆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本文介绍了四逆散配方,四逆散方歌方解,四逆散加减运用方法以及四逆散的功效与作用。本站之前还发布几篇四逆散的精彩文章,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访问阅读。 延伸阅读: 1、四逆散原文…

  •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及临床验案

    根据药物学中记载,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水蛭科。宽身金钱蛭或水蛭的干燥全体,俗称“蚂蟥”。性味咸苦平,有毒,功效破血祛瘀,通经消癥,临证用 于血滞经闭、瘀血内阻、癥瘕积聚以及仆损瘀滞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