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苗某,男,64岁,干部。初诊:1982年6月12日。患者于1977年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经常腹泻,便溏不爽,1981年后胃脘疼痛发作加剧,胃镜检查为胃炎,服胃炎合剂等痛势缓解。1982年元月后胃病复发,入某医院按慢性胃炎治疗50余天无效。现每日仅能进食稀饭100~150g,食入胃即泛恶,午后腹部膨胀满闷尤甚,时有憋胀欲裂、疼痛难忍之感。嗳气、矢气虽多而满胀不减,心烦不寐,手脚心潮热,入夜均需伸出被外,口苦干腻,终日头目昏沉,心慌气短,困倦懒动,少腹胀而隐痛,大便日1~2次,呈灰绿色溏酱,小便黄少。西医会诊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胃炎,以激素及健脾理气中药配合治疗,未见好转。查苔白厚、中黄腻,脉象左右沉软。辨为中州湿热遏郁,上阻胸膈,下滞肠间,治宜清化湿热,用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减。

藿香叶10g 佩兰叶10g 苍术10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白蔻壳10g 法夏10g 荷叶10g 佛手10g 芦根30g 通草6g

4剂。

二诊:6月15日。脘腹胀痛显著减轻,全身困乏、头目昏胀亦减,精神增加,心境平静,胃纳渐开,口已知味,舌有津润感。苦仍厚腻,口干,溺黄赤,脉濡弱。再进芳化、燥湿、渗利之剂。

藿香10g 佩兰10g 苍术10g 草果仁1.5g 焦山栀10g 黄柏10g 茵陈10g 白蔻仁6g 荷叶10g 佛手片10g 滑石(先煎)12g 芦根30g

三诊:6月18日。症情大减。脘腹胀痛基本消除,饮食增加,精神转好。惟胸膈不舒,似有灼热感,小便量多仍黄,苔黄中腻,再予清化湿热、宣通胸膈法,前方去黄柏、茵陈,腻苔渐退,小便转清利。胸膈仍疼满不适,时呕恶,短气音低,微觉烦热。中焦湿热渐化,然胃气不足,胸膈虚痞,宜辛开苦降、宽痞和胃、清化湿热,泻心汤加味。

太子参18g 淡干姜2.4g 黄连2.3g 黄芩6g 藿香10g 法夏6g 滑石(先煎)12g 枳实4.5g 桔梗4.5g 白豆蔻(先煎)6g 佛手10g

3剂。

五诊:6月24日。药后痞满解除,胸膈舒畅,呕恶、烦热均止,气短声微好转,噫气频多,头目已觉清爽,每日能食300~350g,食后不觉胀满,腻苔退净,脉尚濡数。继续清化余邪、调理胃肠,以固疗效。

太子参15g 黄芩10g 雅连3g 淡干姜1.5g 法夏10g 枳实6g 白豆蔻(后下)6g 薏苡仁18g 焦山栀10g 淡豆豉10g 通草10g 芦根30g

按:本例症状以胸痞、脘腹胀满疼痛、纳差便溏、周身烦热困乏为主,且病程长久难愈。临证抓住病势缠绵、胃肠胸膈痞满闭塞、烦热身困及苔厚黄腻、脉濡数等特点,知系湿热中阻、枢机不利、清浊相混、升降逆乱,以芳香醒脾、清化湿热、疏通壅塞、斡旋中州为治疗大法,兼轻宣肺气、渗利小便,启上闸而开支河,5诊而获愈。并未囿于诸种病名而无所适从,仍按中医辨证施治,而针对湿热胶结之理,深明一个“守”字,证不变,法亦不变。如胸无定见,朝寒暮热,杂乱施治,每多贻误,前医未效,正犯此戒。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验方一则

小陷胸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4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雀斑方八

    茵陈20克,生地榆、老紫草各15克,赤芍10克,地肤子、土茯苓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凉血,消斑美容,适用于雀斑。

  • 蛔虫性肠梗阻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虫积结聚,壅塞肠腔,郁滞不通。【治法】通里攻下,安蛔止痛。【方名】乌梅承气汤。【组成】大黄9-15克(后下),芒硝6-9克(冲服),川朴6克,枳实6克,乌梅6…

  • 附子败酱薏苡汤治疗阑尾炎证属偏湿挟寒者

    功能:温腑散寒,祛湿解毒,抗菌散结。 主治:肠(阑尾炎)证属偏湿挟寒者。 处方;附子15g,败酱草30g,金银花30g,千里光50g,当归20g,桃仁泥10g,薏苡仁30g,茯苓1…

  • 二陈汤加减治疗痰湿咳嗽,慢性气管炎

    白×× 男 52岁[主证]患“慢性气管炎”已数十年,由前年又增重,证见咳嗽,近日加剧,吐痰甚多,色白而粘,甚则喘逆,平素饮水较多,不时呕恶,舌白滑腻微黄,脉沉缓弱。[辨证]湿痰中阻…

  • 抽筋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穴位按摩缓解腿抽筋

    抽筋大家生活中都会遇到过,有的时候睡觉睡的好好的,腿抽筋了,那么抽筋怎么办呢?中医有什么秘方能够治疗抽筋的呢?腿抽筋了按摩哪些穴位有用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小编一起来看下文吧。   1…

  • 感冒小验方数则

    一、在伤湿止痛膏上倒入一些速效感冒胶囊的药粉,贴在脚心的涌泉穴上。二、切上10多片姜加一把桔子皮熬煮成水,喝前放入适量糖(春夏用白糖,秋冬用红糖)。每天趁热喝几大杯。三、将10余根…

  • 清燥救肺汤组成,方歌方解,药理,功效

    清燥救肺汤 出自《医门法律》 【组成】 桑叶经霜者,去枝梗,净叶三钱(9g)  石膏煅,二钱五分(8g) 甘草一钱(3g) 人参七分(2g) 胡麻仁炒,研,一钱(3g) 真阿胶八分…

  • 妊娠恶阻的中医辨证论治一例

    恶阻是妊娠最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3月间,临床以恶心呕吐,头眩体倦,喜食酸咸果实,恶闻食臭,见食即吐为主症。古人因恶心而阻碍饮食,所以称为“恶阻”。本病首见于仲景《金匮要略·…

  • 抗皱驻颜民间秘方锦集

    抗皱驻颜抗皱驻颜方指具有防止或减少面部皱纹,延缓衰老,留止容颜,保持青春作用的一类方剂。其机理为补益气血,益肾填精,调养脾胃,疏风活血,滋养肌肤。[方一]轻粉、淀粉各9克,陀僧6克…

  • 急性病毒性肝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内蕴,熏蒸肝胆。【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名】虎杖煎剂。【组成】虎杖30克,茵陈30克,板蓝根30克,蒲公英30克,陈皮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