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38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病例38例,以温经汤加减进行辨证治疗。结果:38例病例中,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结论: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疗效显著。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一般认为需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若每次仅延后三五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又无其他不适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笔者根据门诊38例病例,总结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的疗效,现作如下汇报。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在18~40岁,月经周期短者40天,长者半年,均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全部病例经过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未发现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病变,并且排除早孕、妊娠期出血疾病。

1.2 中医辨证标准

阳虚血寒型辨证标准:经行后期,量少,色暗红或有血块,畏寒肢冷,小腹有冷感,喜温喜按,舌质暗淡,苔白润,脉沉迟。

  2 治疗方法

组方:吴茱萸9g、桂枝6g、党参12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9g、熟地15g、艾叶9g、续断12g、仙灵脾12g、香附12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临证时应根据不同症状进行加减:腰酸冷痛明显者,加杜仲12g、仙茅12g、补骨脂12g;腹胀、纳差明显者,加炒白术12g、煨木香9g、砂仁(后下)6g;心烦失眠者,加郁金12g、合欢皮12g、炒酸枣仁30g。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月经周期均正常,其他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显效: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其他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有效:月经周期基本恢复,偶有延后在7天之内,其他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月经周期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38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2%。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26岁,未婚。初诊时间:2014年9月6日。主诉:近2年来,月经周期延后。患者诉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周期延后2年余,月经周期一般为40~60天,经量偏少,经色淡暗,质清稀,经期5~7天,经行小腹冷痛,喜暖喜按。末次月经:2014年7月20日。平素怕冷,腰酸,神疲乏力,纳差,眠可,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检查:B超示子宫及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女性激素六项均在正常范围且LH与FSH比值无异常。中医诊断:月经后期(阳虚血寒型)。治宜温阳祛寒调经。方药:吴茱萸9g、桂枝6g、党参12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9g、熟地15g、艾叶9g、续断12g、杜仲12g、仙灵脾12g、香附12g、炒白术12g、砂仁(后下)6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二诊:2014年9月13日。患者诉服药后怕冷、腰酸症状减轻,纳可,二便调,仍觉神疲乏力,上方加黄芪12g。继服7剂。三诊:2014年9月20日。腰酸、神疲乏力症状消失,继服初诊方7剂。按此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月经均如期而至。

  5 讨论

月经后期为妇科常见病,此病的发生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夏桂成教授认为本病证的形成,主要是阴血不足,不能及时适应周期演变,亦正由于阴长不及,阴的物质不足而其动态功能亦必然有所不足。前人亦曾有“先期者血热有余也,后期者血寒不足”之说。因此月经后期亦反映出阳虚血寒一面的特性。阳虚血寒所致的月经后期一方面在于阳虚不能助阴长,以推动月经后期的演化;另一方面在于血为寒凝,阻滞气血的运行。故在治疗辨证为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时,适当加入温阳祛寒的药物如艾叶、肉桂、炮姜等以温阳祛寒调经,疗效显著。

温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该方原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之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妇人久不受孕等症。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活血散瘀,清血分虚热;阿胶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养阴清热;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此方补气血,能温能通,集温、润不同之药,阴阳兼顾,故寒者温,燥者润,瘀者行而下者断,气血温和,冲任得养,为制方之宗旨。笔者总结发现,温经汤加减后不仅能调节月经周期,而且还可明显改善临床兼症,是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的有效方药。

月经后期是临床常见疾病,往往在出现月经后期的同时,伴有经量少,严重者可发展成为闭经、不孕等其他疾病,故应引起高度重视,注重及早诊治,既病防变。平时的饮食起居、情志因素、药物服用等均可引起月经后期。因此除了注重中药调理外,尚需注意饮食清淡、起居有节、劳逸结合、精神舒畅、适当锻炼。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77-8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

[4]夏桂成.月经病中医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5-300.

[5]徐慧军,张英杰,薛辉,等.安冲汤治疗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临床观察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8).

[6]蔡朝霞.基于病历数据挖掘的张丽君诊治月经不调临床经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7]胡晶国.迟发性月经不调(肾虚)导致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本文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作者:高利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80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张锡纯对药》

    《张锡纯对药》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钩辑出张氏经常运用的对药190对,进行整理,先叙述每对对药的单味功用,再着重论述两味药物配伍的功能作用。这种作用,有相互协助增强药力者、有相互制…

  • 韭菜汁熏治痔疮

    用干净的痰盂,将煮沸的水倒入后,放入适量的新鲜干净的韭菜,尝试温度适宜后先熏后洗。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近10年来《伤寒论》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应用,发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适用于急、慢性荨麻疹、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奶癣、周围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 除雀斑

    杏仁5钱,磨成细粉,用鸡蛋清调成糊,每晚睡前涂面部,次日清晨用温水洗去,一日一次,10~15日显效,以后不发。

  • 外阴非典型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下注。【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消斑。【方名】消斑汤。【组成】半枝莲18克,白花蛇舌草18克,蚤休18克,山豆根24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白术12克。…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阴痒

    肝郁化火伤阴血,血不荣运生湿热。外阴瘙痒易躁怒,带黄尿赤脉弦数。清肝养阴祛湿热,生地黄芩淡竹叶。柴芍栀子龙胆草,木通苍肤藓泽泻。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生地15g 黄芩10g …

  • 雀斑的治疗方法1

    用陈醋浸泡生鸡蛋一个,3-5天后取出来,用蛋清白搽面部患处,每日数次。

  • 治疗便秘的偏方7

    附子6克,大黄9克,生姜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寒秘。

  • 狂犬病的中医治疗验方

    以下狂犬病的中医治疗验方摘自陈潮生老中医的《中医简便验方》一书。1.加味荆防败毒散方歌 狂犬预防有古方荆防败毒散为良黑竹地榆量宜重煎汤数剂保安康注:黑竹根30克 地榆16克 荆防败…

  • 食管癌食疗方

    (1)枸杞乌骨鸡:枸杞30克,乌骨鸡100克,调料适量。将枸杞乌骨鸡加调料后煮烂,然后打成匀浆或加适量淀粉或米汤,成薄糊状,煮沸即成,每日多次服用。具有补虚强身,滋阴退热,适用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