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38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病例38例,以温经汤加减进行辨证治疗。结果:38例病例中,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结论: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疗效显著。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一般认为需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若每次仅延后三五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又无其他不适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笔者根据门诊38例病例,总结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的疗效,现作如下汇报。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在18~40岁,月经周期短者40天,长者半年,均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全部病例经过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未发现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病变,并且排除早孕、妊娠期出血疾病。

1.2 中医辨证标准

阳虚血寒型辨证标准:经行后期,量少,色暗红或有血块,畏寒肢冷,小腹有冷感,喜温喜按,舌质暗淡,苔白润,脉沉迟。

  2 治疗方法

组方:吴茱萸9g、桂枝6g、党参12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9g、熟地15g、艾叶9g、续断12g、仙灵脾12g、香附12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临证时应根据不同症状进行加减:腰酸冷痛明显者,加杜仲12g、仙茅12g、补骨脂12g;腹胀、纳差明显者,加炒白术12g、煨木香9g、砂仁(后下)6g;心烦失眠者,加郁金12g、合欢皮12g、炒酸枣仁30g。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月经周期均正常,其他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显效: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其他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有效:月经周期基本恢复,偶有延后在7天之内,其他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月经周期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38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2%。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26岁,未婚。初诊时间:2014年9月6日。主诉:近2年来,月经周期延后。患者诉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周期延后2年余,月经周期一般为40~60天,经量偏少,经色淡暗,质清稀,经期5~7天,经行小腹冷痛,喜暖喜按。末次月经:2014年7月20日。平素怕冷,腰酸,神疲乏力,纳差,眠可,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检查:B超示子宫及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女性激素六项均在正常范围且LH与FSH比值无异常。中医诊断:月经后期(阳虚血寒型)。治宜温阳祛寒调经。方药:吴茱萸9g、桂枝6g、党参12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9g、熟地15g、艾叶9g、续断12g、杜仲12g、仙灵脾12g、香附12g、炒白术12g、砂仁(后下)6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二诊:2014年9月13日。患者诉服药后怕冷、腰酸症状减轻,纳可,二便调,仍觉神疲乏力,上方加黄芪12g。继服7剂。三诊:2014年9月20日。腰酸、神疲乏力症状消失,继服初诊方7剂。按此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月经均如期而至。

  5 讨论

月经后期为妇科常见病,此病的发生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夏桂成教授认为本病证的形成,主要是阴血不足,不能及时适应周期演变,亦正由于阴长不及,阴的物质不足而其动态功能亦必然有所不足。前人亦曾有“先期者血热有余也,后期者血寒不足”之说。因此月经后期亦反映出阳虚血寒一面的特性。阳虚血寒所致的月经后期一方面在于阳虚不能助阴长,以推动月经后期的演化;另一方面在于血为寒凝,阻滞气血的运行。故在治疗辨证为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时,适当加入温阳祛寒的药物如艾叶、肉桂、炮姜等以温阳祛寒调经,疗效显著。

温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该方原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之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妇人久不受孕等症。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活血散瘀,清血分虚热;阿胶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养阴清热;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此方补气血,能温能通,集温、润不同之药,阴阳兼顾,故寒者温,燥者润,瘀者行而下者断,气血温和,冲任得养,为制方之宗旨。笔者总结发现,温经汤加减后不仅能调节月经周期,而且还可明显改善临床兼症,是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的有效方药。

月经后期是临床常见疾病,往往在出现月经后期的同时,伴有经量少,严重者可发展成为闭经、不孕等其他疾病,故应引起高度重视,注重及早诊治,既病防变。平时的饮食起居、情志因素、药物服用等均可引起月经后期。因此除了注重中药调理外,尚需注意饮食清淡、起居有节、劳逸结合、精神舒畅、适当锻炼。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77-8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

[4]夏桂成.月经病中医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5-300.

[5]徐慧军,张英杰,薛辉,等.安冲汤治疗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临床观察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8).

[6]蔡朝霞.基于病历数据挖掘的张丽君诊治月经不调临床经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7]胡晶国.迟发性月经不调(肾虚)导致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本文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作者:高利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80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安神助眠方2

    鲜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剥成瓣,洗净,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将熟时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调味,如无鲜百合可以用干百合10克代之,直接与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

  • 桑菊饮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7.5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5g)薄荷八分(2.5g)苦桔梗二钱(6g)生甘草八分(2.5g)苇根二钱(6g) 【方歌】桑菊饮中桔…

  • 华佗再造丸的功效,华佗再造丸的三种新用途

    华佗再造丸由川芎、当归、红花、天南星、马钱子、冰片等成分组成,具有活血化淤、化痰通经、理气镇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中风瘫痪、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病症。此外,凡阴虚阳亢、实…

  • 天门冬粥可润肤

    [组成]天门冬30克,粳米50克。[制法与用法]先将天门捣烂煮浓汁,支滓,用汁煮米做粥,晨起食之。[功效与应用]令皮肤细胞光艳,延缓皮肤衰老。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益肾固精。适用…

  • 冰糖百合养颜妙方

    [组成]鲜百合30_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制法与用法]先煮米作粥如常法,将要熟前放入百合煮熟即可,食时放入冰糖调匀,晨起作早餐之用,(如无鲜百合可用干百合粉。)[功效与应…

  • 生黑发方七

    何首乌20克,枸杞子15克,大枣6枚,鸡蛋2枚。将药物与鸡蛋同煮至熟,去药渣后食蛋饮汤。每日1剂,连服10-15日。本方滋阴补肾,有乌须发之效。

  • 去黄褐斑验方3

    炙黄芪30克,党参24克,炒白术15克,朱茯神15克,炒枣仁12克,炙远志15克,龙眼肉15克,当归15克,蝉蜕6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

  • 木香槟榔丸组成,主治,临床应用医案

    【组成】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广术(烧) 黄连 枳壳(麸,去瓤)各3g 黄柏 大黄各9g 香附子(炒) 牵牛各12g 【主治】湿热积滞证。脘腹痞满胀痛,或泄泻痢疾,里急后重,或大…

  • 内补黄芪汤组成,方歌,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医案

    【组成】炙黄芪 麦冬各15g 人参 熟地 茯苓 炙甘草各6g 白芍药 当归 川芎 远志 官桂各3g 姜、枣各10g 【方歌】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4

    猪脊髓200克,团鱼250克,调料适量。将猪脊髓洗净,团鱼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放入铝锅内,加水、姜、葱、胡椒面,用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团鱼肉熟,再放入猪脊髓,煮熟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