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加味治疗中阳不振,脾寒胃弱,胃脘隐痛

中阳不振脾胃虚,胃脘隐痛喜按暖。呃逆泛酸吐清水,面白无华疲无力。四肢不温便溏薄,舌淡润滑脉沉虚。温中祛寒健脾胃,理中加味参术芪。良姜干姜炙甘草,木香红蔻山药陈。阳气衰微加附子,泛酸瓦楞贝乌贼。呃逆呕恶丁柿半,调理香砂六君子。

理中汤加味:
党参15g
良姜6g
木香6g
陈皮8g
白术12g
干姜9g
红蔻6g
黄芪13g
炙甘草6g
山药12g

注:中阳不振,脾寒胃弱或脾胃皆寒,运化失司,迟滞缓慢,故胃脘隐隐作痛,虽痛但不剧烈。脾胃寒则水湿停滞不化,故呃逆泛酸,时吐清水,喜按喜暖,得按暖则寒气减弱,痛亦减轻。脾阳不振,故便溏薄,舌淡滑润,脉象沉虚。脾统血,主肌肉四肢,脾寒阳虚,难以温养四肢,故四肢冰冷不温;气血不能随阳上荣于面,旁达肌肉四肢,故面白无华,神疲乏力。

党参,白术,黄芪,甘草补气健脾;干姜温辛,回阳振阳;木香、高良姜、红蔻暖胃醒脾;山药补脾胃,有养胃健脾回神增力之效;陈皮理气健脾,调和诸药。

如阳气衰微,可加炮附子10g;泛酸重可加乌贼骨15g,贝母8g,煅丸楞子10g;呃逆呕恶,可加丁香6g,柿蒂9g,姜半夏8g,病却,可服香砂六君子以作调理。

本文摘自《生命保健 中医治病妙诀要方》 一书

相关文章:

理中汤(理中丸)配方,理中汤方歌方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桂枝汤证而有身体麻痹,作呕者,去甘草加黄芪、生姜。——《金匮》 【组成】黄芪、芍药、桂枝、大枣各7克,生姜14.5克。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血…

  • 月经期验方自疗法

    验方自疗法1、益母草12克、仙鹤草30克、醋制香附12克,煎汤服,每日1剂。2、荠菜花15克,煎汤服,每日1剂。3、荷叶30克、丝瓜子10克,煎汤分2次服,每日1帖。4、党参12克…

  • 《中药调剂与鉴别彩色图谱》

    《中药调制与鉴别彩色图谱》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 介绍中药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中药命名、中药性能、中药炮制、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第二部分 中药调剂,包括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中药调剂…

  • 胃癌方二十五

    半枝莲、白茅根各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本方来源于《新编中医入门》,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胃癌。

  • 三黄完肤汤:治疗各种皮肤癣

    功用:除风止痒,祛湿杀菌。 主治:各种皮肤癣。 处方:黄精50g,黄芩15g,川黄连15g,金银花30g,白菊花3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射干15g,茵陈15g,海桐皮1…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慢性白血病

    阴虚毒热迫血行,低热不退咽肿疼。头晕耳鸣腰酸困,口渴浑身骨节疼。皮肤紫斑鼻齿衄,咽干盗汗舌质红。养阴凉血解热毒,加味青蒿鳖甲成。鳖甲青蒿知生地,丹皮沙参广角柴。口干渴甚花粉斛,口腔…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4

    制首乌30克,钩藤2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老年人血压高、头晕。

  • 麦粒肿方一龙胆岑连汤

    方名:龙胆岑连汤【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多发性睑腺炎。【处方组成】龙胆草6克、川连3克、黄芩6克,枳壳3-4.5克、甘草3克,水煎服。【辨证加减】脾失健运加二陈汤、厚朴、白术…

  • 《全国著名中医经验集丛书:韦文轩眼科方决与经验》

    内容简介《韦文轩眼科方诀与经验》分三册,三册内共121个病症,225首方剂。上册及下册以外障眼病及各种眼病杂症为主,中册则重点论述内障眼病。《韦文轩眼科方诀与经验》大多病症虽然多效…

  • 白萝卜治冻疮

    取白萝卜一个,洗净切成厚片,用火烤热,睡前蘸姜粉涂擦患处10-20分钟,每天一次,至痊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