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加味治疗中阳不振,脾寒胃弱,胃脘隐痛

中阳不振脾胃虚,胃脘隐痛喜按暖。呃逆泛酸吐清水,面白无华疲无力。四肢不温便溏薄,舌淡润滑脉沉虚。温中祛寒健脾胃,理中加味参术芪。良姜干姜炙甘草,木香红蔻山药陈。阳气衰微加附子,泛酸瓦楞贝乌贼。呃逆呕恶丁柿半,调理香砂六君子。

理中汤加味:
党参15g
良姜6g
木香6g
陈皮8g
白术12g
干姜9g
红蔻6g
黄芪13g
炙甘草6g
山药12g

注:中阳不振,脾寒胃弱或脾胃皆寒,运化失司,迟滞缓慢,故胃脘隐隐作痛,虽痛但不剧烈。脾胃寒则水湿停滞不化,故呃逆泛酸,时吐清水,喜按喜暖,得按暖则寒气减弱,痛亦减轻。脾阳不振,故便溏薄,舌淡滑润,脉象沉虚。脾统血,主肌肉四肢,脾寒阳虚,难以温养四肢,故四肢冰冷不温;气血不能随阳上荣于面,旁达肌肉四肢,故面白无华,神疲乏力。

党参,白术,黄芪,甘草补气健脾;干姜温辛,回阳振阳;木香、高良姜、红蔻暖胃醒脾;山药补脾胃,有养胃健脾回神增力之效;陈皮理气健脾,调和诸药。

如阳气衰微,可加炮附子10g;泛酸重可加乌贼骨15g,贝母8g,煅丸楞子10g;呃逆呕恶,可加丁香6g,柿蒂9g,姜半夏8g,病却,可服香砂六君子以作调理。

本文摘自《生命保健 中医治病妙诀要方》 一书

相关文章:

理中汤(理中丸)配方,理中汤方歌方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四物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四物汤组成】2 【四物汤方歌】3 【四物汤方解】4 【四物汤主治】5 【四物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四物汤的论述7.1 主证分析7.2…

  • 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中医验方

    虽是肝炎无黄疸,湿热伤脾厌油腻。恶心食少胁胀痛,尿黄乏力脉滑数。治宜藿半苍厚朴,曲楂栀子川楝子。茵陈白蔻板兰根,陈皮元胡车前子。 方药: 藿香15g 姜半夏10g 厚朴10g 苍术…

  • 瑶池金母菜单之秋季

    秋天之时,1、甘蔗一尺长,在中午十一点吃下,可补血、通气。2、甘蔗五寸长,在下午四点吃下,可补血、通气。早晨菜单1、胡萝卜炒花生油。2、木耳炒青菜。中午菜单1、荷兰豆炒花生油。2、…

  • 可生发茂发的一些方法

    生发茂发方生地茂发方指具有防治头发脱落而使其生长茂盛作用的一类方剂。主要用于发落不生或生发不易长者,有滋生美发之功,可令头发速长而黑润。其作用机理为填补肾精养血活血,祛风润燥。用作…

  •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1

    黄柏30g,薄荷9g,青黛3g。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次用2g涂患处,日3次。疗效:2—3天痊愈。

  • 《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

    本书承载着两代人数十年学习、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及其113方的临床实践及经验,反映作者博通医籍经典,但不泥古、与时俱进,注重古为今用,中西结合,能达阴阳之理,擅用经方、小剂。李…

  • 白芍和百合

    单验方原料白芍30克,百合200克,田三七15克,仙桃草6克,共研为细末。制法每次服3克,每日2次。饭前用白糖开水送服。,连服1个月

  • 治疗百日咳偏方2

    组成:独头蒜3枚、甘草10克、冰糖适量。主治:百日咳。用法:独头蒜3枚捣烂取汁,加入甘草10克和适量冰糖,水煎,分3次服。

  • 食管癌方六

    僵蚕15克,玄参、夏枯草各30克,红枣150克,麦冬30克,莪术10克,金银花15克,壁虎5条,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扶正解毒,对食管癌有效。

  • 桑叶防治少白头

    用料:霜桑叶或鲜桑叶500克,黑芝麻250克。用法:将霜桑叶或鲜桑叶除去梗茎,研末;另将黑芝麻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调匀,或制成大蜜丸。每日早晚各服20克,白开水送下。长期服用,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