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草

金牛草
(《中药志》)

【异名】小兰膏、细叶金不换、细金草(《岭南采药录》),小金不换(《广东中药》Ⅱ),细金牛草、七寸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小花远志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小花远志
-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近于匍匐,高8~15厘米,通常单一,被白色短柔毛。叶互生;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尖或钝圆,基部圆,全缘,无毛或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或腋外生,极短;花小,蓝紫色,长约2.5毫米;萼片5,长卵形,先端锐尖,淡紫红色,边缘具缘毛,中间2片花瓣状,长2~2.5毫米;花瓣3,两侧花瓣与花丝鞘贴生。中央花瓣先端具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雌蕊1,子房扁圆形,花柱先端弯曲。蒴果矩圆状倒卵形,扁平,先端微凹,无睫毛,萼片宿存。种子卵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空旷平地。分布华南及江西、湖南等地。

【采集】6~7月,拔取全株,扎成小捆,晒干。

【药材】干燥带根全草,根细小,淡黄色或淡棕色。茎细弱,很少分枝,棕黄色,被柔毛,折断面中空。叶片皱缩,两面均黄绿色,疏被短柔毛,厚纸质,易碎。叶腋常可见数朵小花或蒴果。气无,味淡。以茎苗矮小,叶色黄绿、整齐者佳。
产广东。

【炮制】拣净杂质,去根,切段。

【性味】①《中药志》:"辛,平。"

②《广东中药》Ⅱ:"微苦。"

【功用主治】①《岭南采药录》:"治霍乱吐泻,理内伤咳嗽。"

②《中药志》:"解毒破血。治风痰膈气,解罂粟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散瘀,止痛镇咳。煎服治胸痛咳嗽,百日咳,小儿麻痹后遗症;鲜品捣烂醋调外敷治角膜云翳,角膜溃疡,急性结膜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临床应用】治疗麻风病神经反应
用金牛草2两(干药1两),或金牛草1两、两面针根3钱,加水2碗,煮成半碗,睡前加糖顿服。每晚1剂,一般服3~6剂即可见效,具有驱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作用。治疗13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2例。止痛持续时间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2年多未复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0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希莶草

      希莶草  HerbaSiegesbeckiae  (英)GlandularstalkSt.PaulswortHerb  【别名】 粘金强子、粘为扎、珠草、棉苍狼。   【来源】…

  • 鸭嘴癀_鸭嘴癀的作用与功效_鸭嘴癀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定经草、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惊风榴、四角草、小接骨、小肢草、双须蜈蚣、鸡舌癀、田边草、长果母草、母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风…

  • 山稗子_山稗子的功效与作用_山稗子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红果莎、旱稗、红稗、水高粱、野鸡稗、红米、野高粱、山小米、土稗子、山高粱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透疹止咳;补中利水。主麻疹;水痘;百日咳;脱肛;浮肿 生…

  • 红苕母子

    红苕母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种子。植物形态详"番薯"条。 【功用主治】《四川中药志》:"生捣外敷,治汤火伤。"

  • 蛋不老_蛋不老多吃有危害吗_蛋不老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黄鸡胆、矮五甲、地构叶、白花蛋不老、地胡椒、六月雪、仁砂草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破瘀止痛。主风湿痹痛;症瘕积聚;瘰疬;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生长采…

  • 紫弹树

    紫弹树(《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茎、叶及根皮。 【植物形态】紫弹树落叶乔木,高达14米。一年枝有赤褐色细软毛。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5~8厘米,中上部…

  • 观音苋_观音苋的副作用_观音苋可以和红枣一起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木耳菜、血皮菜、水三七、血匹菜、紫背天葵、红番苋、红毛番、红苋菜、红菜、当归菜、红玉菜、此背菜、红背三七、观间菜、叶下红、红前菜、红冬枫、红风菜 性味:味辛;甘;性…

  • 鹧鸪脂

    鹧鸪脂(《本草图经》) 【异名】鹧鸪脂膏(《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鹧鸪"条。 【功用主治】《本草图经》:"其脂膏手,可以已瘒瘃,令不龟裂。"

  • 土当归2

    土当归2(《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大独活的根。 【植物形态】大独活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常带黑紫色。茎有沟,中空,分枝少。叶薄革质,2~3回羽状分裂,裂片长圆状…

  • 红辣蓼

    红辣蓼(《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鉴》),青蓼、蝙蝠草(《泉州本草》),辣马蓼、辣椒草(《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