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虾花_咸虾花的入药方法_咸虾花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鲫鱼草、狗仔花、万重花、牛鞭子草、晴蜓饭、蜂仔草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风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主感冒发热;疟疾;关痛;高血压;泄泻;痢疾;风湿痹痛;湿疹;荨麻诊;疮疖;乳腺炎;颈淋巴结核;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咸虾花的全草。

原形态:咸虾药一年生粗壮草本,高60-100cm。根垂直,具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基部茎4-5mm,多分枝,枝圆柱形,具明显条纹,被灰色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0-20mm;基部和下部叶在花期常凋落,中部叶具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长2-9cm,宽1-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状狭成叶柄,边缘波状或有浅齿,上面近无毛,下面有灰色密柔毛,具腺点,侧脉4-5对,弧状斜升;下部无翅,上部叶向上渐小。头状花序较大,直径约1cm,通常2-3个生于枝端或排列成分枝宽圆锥状或伞房花序,具75-100个花;药序梗长5-25mm,密被绢状长柔毛,无苞片;总苞扁球形,直长6-8mm,总苞片4-5层,绿色,卵状披针形,锐尖,外面有短柔毛;花托稍凸起,具窝孔;花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4-5mm,向上稍扩大,裂片线状披针形。瘦果近圆柱形,具4-5棱,长约1.5mm,无毛,有腺点;冠毛白色,1层,糙毛状,近等长,长2-3mm,易脱落。花期7月至翌年5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旷野、田边、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治寒热,蛇伤,疟疾。2.《广西中草药》:清热止泻。治热泻,头痛,感冒风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71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五爪龙

    五爪龙(《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五叶藤(《南宁市药物志》),五叶茹(《泉州本草》)。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的根或茎叶。 【植物形态】五爪金龙多年生柔弱、秃净、缠绕藤本。…

  • 黄竹参_黄竹参怎么食用_黄竹参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土牛膝、土洋参、鸡冠参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健脾;止血。主阴虚发热;自汗;盗汗;病后体虚乏力;食少;吐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细竹…

  • 垂果南芥

    垂果南芥(《内蒙古中草药》) 【异名】文珠日-赫其(蒙名)。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垂果南芥的果实。 【植物形态】垂果南芥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被毛,上部分枝。叶…

  • 水苋菜_水苋菜治什么病_水苋菜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仙桃草、结筋草、水灵丹、节节花 性味:味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除湿解毒。主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骨折;风湿痹痛;蛇咬伤;痈疮肿毒;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

  • 一点血_一点血的功效_一点血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红砖草、一点红、石鼓子、威氏秋海棠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养血补血;散瘀止痛。主病后虚弱;劳伤;血虚经闭;崩漏;白带;吐血;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

  • 茯神木

    茯神木(《纲目》) 【异名】黄松节(《药性论》),松节(《脚气治法总要》),茯神心(《卫生宝鉴》),茯神心木(《本草备要》)。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的松根。植物形态详…

  • 文鳐鱼

    文鳐鱼(《本草拾遗》) 【异名】鳐(《吕氏春秋》),飞鱼(《本草拾遗》)。 【来源】为飞鱼科动物燕鳐鱼的肉。 【动物形态】燕鳐鱼体略呈长椭圆形,背部及腹部颇宽,两侧较平,至尾部渐细…

  • 黄鲴鱼

    黄鲴鱼(《纲目》) 【异名】黄姑、黄骨鱼(《纲目》)。 【来源】为鲤科动物黄尾蜜鲴的肉。 【动物形态】黄尾蜜鲴体形长而侧扁,腹部圆,在肛门前有一不明显的腹棱,体长约20余厘米,头呈…

  • 车前子

    车前子(《本经》) 【异名】车前实(《神仙服食经》),虾蟆衣子(《履巉岩本草》),猪耳朵穗子(《青海药材》),凤眼前仁(《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

  • 牛血

    牛血(《本草蒙筌》)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血液,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咸,平。 ①《纲目》:"咸,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性温。" ③《医林纂要》:"甘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