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脾胃,补中益气的方药介绍

健脾补气法的基础方为四君子汤。

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治脾虚呕吐、食少。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加木香、藿香、葛根,治脾虚肌热、泄泻。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治脾虚呕吐、咳嗽痰多。

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治脾虚兼食、痰、气滞,食少、呕吐、胀满等。

楂曲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治脾虚食后困倦、思睡。

黄连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黄连,治脾胃虚弱,饥而不能食。

连萸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黄连、吴茱萸,治胃虚夹热嘈杂,进食少止,止而复作的火热作酸。

柴芍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柴胡、白芍、当归,治肝郁脾虚之腹痛、胃痛或妇人痛经。

健脾补气法,包括益气升阳法(脾气下陷)、益气固表法(气虚自汗)、益气摄血法(气虚出血)、益气养血法(气血双亏、贫血)、益气健脾止泻法(脾虚腹泻)、益气固表利水法(表虚风水)等。

  1.益气升阳法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恶寒、气短、自汗、脱肛、内脏下垂等;此系脾胃气虚,陷而不升,则阳气内郁故身热;此方补脾升阳,使脾气充而清阳复位,阳气复位则不郁,故身热解,此甘温除大热之理矣。

补中升陷汤:益气升陷,治内脏下垂。

升阳汤:益气升阳止泻。

  2.益气固表法

玉屏风散:益气实表止汗,益气实表御邪,主治气虚倦怠、汗出、易感冒。

牡蛎散:益气固表,潜阳敛汗,也可实表御邪,主治气虚多汗证。

  3.益气摄血法

加味举元煎:益气升阳摄血,主治气虚不摄,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色淡清稀,小腹空坠等证。

  4.益气养血法

八珍汤: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黄芪当归补血汤:功效主治同上。

加味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加人参、白术、穿山甲、通草、甘草,炖猪蹄服,主治产后气血不足之乳少症。

加减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加三七、桑叶,主治年老血崩。

固本止崩汤:八珍汤加人参、白术、炮姜、熟地黄,主治崩漏、血流不止、色淡。

四妙汤:八珍汤加丹参、金银花,主治疮疡溃后余毒未尽、久不收口,有补气养血、生肌解毒、托里排脓的作用。

圣愈汤:四物加党参、黄芪,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十全大补汤:八珍加黄芪、肉桂,治证同上。

归脾汤:四君加黄芪、龙眼肉、远志、生姜、当归、木香、大枣、酸枣仁,健脾养心安神,治心脾两虚证。

  5.益气健脾止泻法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本方加黄连、肉桂、炮姜、白芍、木香,治慢性肠炎比原方效果更好。

  6.益气固表利水法

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实脾利水,主治风水。

  中医教你如何应对补气养脾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气温明显的高了,很多人的脾胃功能都减弱了,而且还耗伤元气、损精神。这样的情况话,人会变得昏昏沉沉的,睡觉了。

这个时候适当补气和按摩穴位能提神醒脑,提高身体机能状态。

  补气养脾 提神醒脑

中医认为,气不足则胸闷、呼吸短促,供给脑部的血液含氧量低,自然容易头昏困倦,因此,补气则气足,气足后脑筋才能保持清明,因此夏日昏昏欲睡,可从补气着手。

此外,由于炎热出汗使得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变慢,因此夏天也是消化不良或肠胃病好发季节,透过健脾药方可以改善。

最常见的方子是四君子汤,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功效,主药材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四味,再依不同体质加减。

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大家,为了我们的肠胃健康,不要总是吃油腻的食物,夏季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好。

  开窍醒脑,按压穴位就有效

疲倦时按压穴位,也可刺激血液循环,进而提振精神。许中华指出,可按压百会、风池、太阳、印堂等穴位,最特别的是神门穴,睡不着或困倦时提神,都可以按神门穴

中药的远志、石菖蒲、茯神,加上补气健脾的黄蓍、白术、党参,也有开窍醒脑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泻心饮

    组成:生地30克,木通30克,生甘草6克,川连3克,知母9克,黄柏9克,女贞子15克,墨早莲15克,龟版9克,生熟谷芽各15克。主治:溃疡生于舌者。用法:水煎服。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2

    北沙参、麦冬、百合、白及、元参、栀子各10克,百部、生地、丹皮各12克,夏枯草、仙鹤草、藕节各15真。[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阴虚火旺证。

  • 迎风冷泪的三种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

    有的老人一遇冷风刺激,就会出现流泪,西医称为“溢泪症”,中医名之“迎风流泪”。由于老人遇风流出的多是“冷泪”,热泪较少,故本病又常称“迎风冷泪”。 中医认为,目为肝窍,泪为肝液,肝…

  • 宫颈癌方八

    北沙参、石斛各20克,黑木耳6克,太子参、女贞子各20克,旱莲草30克,白芍、双花各20克,败酱草30克,川军炭15克,黑山栀10克,茯苓20克,明党参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

  • 慢性骨髓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病后余邪,客于筋骨。【治法】育阴潜阳,活血驱邪。【方名】健骨解毒汤。【组成】知母20克,黄柏15克,肉桂3克,锁阳20克,枸杞20克,巴戟15克,苏木9克,当…

  • 流行性急性腮腺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内有蕴热,外合时邪之毒,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方名】六味消毒饮。【组成】板蓝根15克,忍冬藤15克,夏枯草10克,僵蚕10克,赤芍…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

    彭某某,男,24岁,四川雅安县风鸣乡农民。1977年3月26 日初诊。自诉:自1973年开始,右边脸痛已五年,初不甚剧,一日之内只发作1-2次,后渐频繁,日发十数次至数十次。开始痛…

  • 活血养肝汤治疗针眼

    陈某某,女,28岁,农民。于1980年9月22日就诊。症状:两眼肿痛,微痒,酸重感时轻时重约年余。头晕,口干,咽干痛,经来时或前2~3天复发,月经提前、量多,色鲜红,偶有血块,腰酸…

  • 腋臭灵擦剂

    臭灵擦剂富尔马林3ml,明矾2克,氯羟基铝2克,氯酮1克,香精1ml,适量70%的乙醇混合,加水至100ml即可。明搽或湿敷腋下。功效:杀菌、收敛、止汗、留香

  • 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热毒上壅,搏结于咽喉。【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名】银花汤。【组成】金银花10克,山豆根10克,蚤休10克,天花粉10克,浙贝母10克,白芷10克,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