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吴茱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分别载于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篇,本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应用此方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病历资料

硬膜外血肿:患者,男,53岁。于2005年4月25日入院。因反复颞叶巅顶部疼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醉酒后跌倒,逐渐出现颞、巅顶部头痛,并进行性加重,伴呕吐、走路不稳,神志恍惚,送入本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头颅CT示:顶叶颞叶、枕叶硬膜外血肿,予20%甘露醇脱水支持,并颅部钻孔取血肿治疗,患者一度病情明显好转、呕吐止、头痛明显减轻、神志清楚,但5天后上述症状又发作,头痛剧烈难忍。症见:巅顶颞叶部疼痛难忍、呕吐黏液、不思饮食、面色苍白,精神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查:BP 150/90mmHg、颈部抵抗、HR 80次、分律齐、四肢肌力正常,病理症未引出。辩症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属厥阴头痛,治以温降肝胃泄浊通阳,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同时仍静滴20%甘露醇125ml,2次/日,维生素C 2.0,维生素B6 200mg,10%氯化钾10ml,脱水补充水电解质,方药:吴茱萸15g,潞党参15g,法半夏20g,生姜30g,大枣12g。两剂后头痛明显减轻、呕吐止。1周后停甘露醇,上方加减治疗20天,患者头痛止,未见呕吐。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女,60岁。于2008年10月16日就诊。反复腹胀,呕吐半月余,患者半月多来,因饮食不慎反复出现呕吐,腹胀,进食后明显,以至仅进食少量半流质饮食,多则呕吐,靠输液维持,用过吗丁啉,西沙比利,泮托拉唑,胃复安等身体日渐消瘦。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5年余。测空腹血糖7.8mmol/L,消化道钡餐示:胃蠕动差,有食物储留,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诊断糖尿病,胃轻瘫,辩证为脾胃阳虚,浊阴上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12g,潞党参15g,生姜12g,砂仁12g,法半夏15g,茯苓15g,大枣12g。连进5剂,呕吐止、腹胀明显好转,饮食增加,后用香砂养胃丸治疗以善其后。

顽固性头痛:患者,女,42岁。于2008年7月21日就诊。反复头痛3年余,再发1周,患者3年多来反复出现头痛,疼痛加重时呈跳痛,胀痛呕吐,曾做头颅CT,MRI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示:颈内动脉血流加速,服用过镇脑宁胶囊,西比灵中药及针灸治疗,疼痛甚时口服麦角胺咖啡因止痛,1周来上症又发作,伴头昏、乏力、恶心、呕吐清涎、输天麻素针剂,倍他司汀针剂无效,口服麦角胺咖啡因仅能缓解2小时左右,舌质淡、苔白滑、脉细滑、病机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治以温降肝胃、泄浊通阳、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15g,潞党参15g,生姜12g,砂仁12g,法半夏15g,白芷12g,大枣10g。上方服药2剂,头痛明显缓解,呕吐止,上方加蜈蚣2条研细吞服续服1周,头痛止随访半年未复发。按:患者头痛缠绵不愈,究其原因厥阴寒浊较甚,《伤寒论》: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颇合仲景师法。

  讨论

《伤寒论》中吴茱萸汤证共3条:一为“阳明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一为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一为“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上述病人虽患病不同,但都有呕吐,头痛、舌苔白腻或滑,病机都有阴寒内盛、浊阴上逆,皆用吴茱萸汤,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方法。吴茱萸味辛性热,归经肝肾脾胃,中温脾胃下暖肝肾,生姜辛温散寒温胃降逆,与吴茱萸同用相得益彰,潞党参益气健脾,温中补虚,大枣甘补既可协助温中补虚,又能甘缓调和诸药,共同组成可散可降,既温又补之剂。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有镇吐、止痛、抗溃疡、改善微循环,强心升压、抗休克等作用,能升高痛阈[1]。吴茱萸汤的止呕作用可能与拮抗(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受体有关[2]。

参考文献

1 刘红燕,等.吴茱萸汤治疗偏头痛3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5(6):608-609.

2 张峰.吴茱萸汤醇提各组分止呕活性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1):862-865.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消痤方治疗痤疮

    近两年来笔者使用自制中药消痤方治疗痤疮117例,疗效满意。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71例;发病年龄在15~42岁之间;病程为两个月~13年。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医皮肤病证诊断疗效…

  • 湿热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本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药:龙胆泻肝汤、萆??渗湿汤…

  • 泌尿系统感染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蕴结膀胱。【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名】通淋方。【组成】金银花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鱼腥草15克,车前草30克,匾蓄10克,黄柏10克,小蓟12…

  • 急性乙型黄疸性肝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蕴结。【治法】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祛湿热,退黄疸。【方名】首乌汤。【组成】生首乌15克,连翘15克,丹皮15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15克,半枝莲15克。…

  • 秋梨膏治疗什么样咳嗽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以白梨(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汗、贝母、蜂蜜等中药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秋梨味酸甜、性寒凉,能生…

  • 子宫脱垂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虚失摄。【治法】补气升提。【方名】补气升肠饮。【组成】人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酒洗)30克,土炒白术15克,川芎(酒洗)9克,升麻0.3克。【用法】…

  • 小儿慢性肾炎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肺气不宣,脾不健运,水停为患。【治法】宣肺疏表,理脾利水。【方名】宣肺利水饮。【组成】桔梗5克,杏仁5克,木通5克,苡仁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

  • 胆结石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方名】胆道排石汤。【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

  • 安神助眠方12

    牛肉250克,莲子、山药、茯苓、大枣各20克、小茴香各30克,食盐少许。将牛肉洗净切块,同莲子共人锅中加水适量,上火炖至半熟时,加入茯苓、食盐,慢火炖至牛肉酥烂离火。本方清香酥烂、…

  • 鼻咽癌方二十三

    玄参、北沙参各30克,麦冬、黄芪、女贞子、卷柏、苍耳子、辛夷、菟丝子各15克,知母12克,石斛、党参、白术各25克,山豆根、白芷、山药、石菖蒲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煎3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