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 16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7例)与研究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临床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慢性支气管炎;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于中医中属“喘证”“咳嗽”范畴, 患者于迁移期由于久病入里, 导致病位由肺迁延至脾肾, 加大治疗难度[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16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6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7例)与研究组(9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7:40, 年龄42~87岁, 平均年龄(68.16±6.17)岁, 病程2~5年, 平均病程(3.16±0.65)年;研究组男女比例43∶47, 年龄41~88岁, 平均年龄(67.27±6.73)岁,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14±0.6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予以患者抗感染、解痉、祛痰、强心、扩张血管、利尿及平喘等对症处理, 治疗中注意患者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白芍15 g, 干姜、细辛、黄芪、桔梗、杏仁、当归、党参、百部、半夏、白术、茯苓、桂枝各10 g, 炙甘草6 g, 腹中有水声者加用枳实生姜;大便干结者加用生军;气虚者加用生晒参;胃胀发热者加用黄连;煎服, 1剂/d;两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均禁烟酒, 保持适量运动, 持续治疗1个月[2]。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3] 采用尼莫地平计算法对患者相关症状(咳嗽、咳痰、气促)予以评分, 0~10分, 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采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症状积分下降≥7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 且症候积分下降30%~7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症候积分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显效51例(56.67%), 有效33例(36.67%), 无效6例(6.67%),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30例(38.96%)、有效26例(33.77%)、无效21例(27.27%), 总有效率为72.73%,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咳嗽(5.42±1.15)分、咳痰(4.92±1.24)分、气促(4.21±2.32)分, 对照组咳嗽(5.58±1.24)分、咳痰(4.09±1.85)分、气促(4.83±2.51)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嗽(2.23±2.87)分、咳痰(1.52±1.94)分、气促(1.32±1.15)分, 对照组咳嗽(3.37±2.56)分、咳痰(2.82±1.60)分、气促(2.10±1.92)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指由感染或者非感染因素引发气管与支气管慢性炎症, 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2年以上及每年3个月以上咳痰、咳嗽, 此病症于我国多发, 且病发率北方高于南方, 于老年群体中尤为显著[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P<0.05), 表明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相比, 在其基础上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更佳, 有利于降低患者症候积分。考虑可能因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耗气伤阳、肺脾阳虚且寒饮停胸中, 因此予以苓桂术甘汤治疗, 其中茯苓、白术、炙甘草与桂枝均可起到温化痰饮、健脾利温的功效;以茯苓为君可祛痰化饮, 以桂枝作臣可温阳化气, 二者相配可起到平冲降逆的功效。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表明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改善患者临床正常起积极影响, 有利于缓解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可能为:白术可助脾运化、除水湿, 健脾燥湿;同时半夏、黄芪可健脾祛痰, 降气行痰且止咳平喘;另外当归、百部、白芍、桔梗等可益气温阳, 养阴润肺, 帮助患者止咳;通过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有效起到化痰止咳、平喘顺气的作用[5]。

综上所述,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 疗效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且对缓解及改善患者临床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振贤, 李娥, 刘怀智,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4例.河南中医, 2015, 35(1):139-141.

[2]赵巍, 刘战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2, 27(3):27-29.

[3]张参军, 王煜, 潘文, 等.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咳喘380 例.西部中医药, 2012, 25(5):58-59.

[4]张军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4例.河南中医, 2013, 33(2):250-251.

[5]周海燕.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3, 15(9):59-60.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25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电光性红眼病

    用人乳或鲜牛乳滴入眼内,闭眼10分钟,一日两次,一次两滴,连用2天,有特效,忌辣。

  • 《临床奇效新方》

      目录 第一章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感冒合剂 祛暑化湿汤 二、辛凉解表剂 苍耳子合剂 柴葛银花汤 解表清热汤 清解退热汤 祛暑合剂 清暑解热方 祛风消赤汤 抗感冲剂 抗感合剂…

  • 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阴伤,肝木横逆。【治法】以甘理胃,以酸制肝。【方名】加味脾胃健运汤。【组成】西洋参2.1克(药液煎服),麦冬9克,北五味肉3克,干葛5克,川莲3克,白芍3…

  • 胃癌方二十二

    黄芪、女贞子各30克,当归、白芍、熟地各15克,阿胶(烊化)10克,白术15克,甘草9克,鸡血藤15克,仙灵脾、人参(另煎)各10克,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 《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药物卷)

    本文目录 0.0.1 《医学衷中参西录》的重要价值0.0.2 作者简介1 1.石膏解2 2.人参解2.1 附∶人参形状考3 3.西洋参解4 4.黄解5 5.山萸肉解6 6.白术解7…

  • 治疗头晕目眩的验方

    治疗两目昏花、头眩不能自主者,用当归身45g,川芎6g,代赭石15g,柴胡12g,干菊花12g,夏枯草12g,薄荷6g为引。

  • 口腔溃疡的中药治疗新方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呈圆形或卵圆形,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1~2个星期可以自愈,但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给患者的工作、…

  •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8

    乌贼骨、小鼠粉各24克,象皮15克,冰片3克,麝香适量。将药共研细末,混匀,上于宫颈糜烂处,隔日冲洗换药1次。本方源于《癌症治验录》,功能生肌,对官颈病后期有效。

  • 三七粉的正确吃法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三七粉的正确吃法 ,三七粉的服用禁忌和注意事项,三七粉的适用人群。   三七粉的正确吃法 (1)跌打损伤导致出血,用三七粉撒在伤口上。伤口大的话,再用消毒纱布加…

  • 定喘汤加减治疗咳喘的临床报告

    【摘 要】目的:探讨定喘汤加减治疗咳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咳喘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