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 16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7例)与研究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临床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慢性支气管炎;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于中医中属“喘证”“咳嗽”范畴, 患者于迁移期由于久病入里, 导致病位由肺迁延至脾肾, 加大治疗难度[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16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6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7例)与研究组(9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7:40, 年龄42~87岁, 平均年龄(68.16±6.17)岁, 病程2~5年, 平均病程(3.16±0.65)年;研究组男女比例43∶47, 年龄41~88岁, 平均年龄(67.27±6.73)岁,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14±0.6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予以患者抗感染、解痉、祛痰、强心、扩张血管、利尿及平喘等对症处理, 治疗中注意患者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白芍15 g, 干姜、细辛、黄芪、桔梗、杏仁、当归、党参、百部、半夏、白术、茯苓、桂枝各10 g, 炙甘草6 g, 腹中有水声者加用枳实生姜;大便干结者加用生军;气虚者加用生晒参;胃胀发热者加用黄连;煎服, 1剂/d;两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均禁烟酒, 保持适量运动, 持续治疗1个月[2]。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3] 采用尼莫地平计算法对患者相关症状(咳嗽、咳痰、气促)予以评分, 0~10分, 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采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症状积分下降≥7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 且症候积分下降30%~7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症候积分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显效51例(56.67%), 有效33例(36.67%), 无效6例(6.67%),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30例(38.96%)、有效26例(33.77%)、无效21例(27.27%), 总有效率为72.73%,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咳嗽(5.42±1.15)分、咳痰(4.92±1.24)分、气促(4.21±2.32)分, 对照组咳嗽(5.58±1.24)分、咳痰(4.09±1.85)分、气促(4.83±2.51)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嗽(2.23±2.87)分、咳痰(1.52±1.94)分、气促(1.32±1.15)分, 对照组咳嗽(3.37±2.56)分、咳痰(2.82±1.60)分、气促(2.10±1.92)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指由感染或者非感染因素引发气管与支气管慢性炎症, 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2年以上及每年3个月以上咳痰、咳嗽, 此病症于我国多发, 且病发率北方高于南方, 于老年群体中尤为显著[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P<0.05), 表明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相比, 在其基础上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更佳, 有利于降低患者症候积分。考虑可能因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耗气伤阳、肺脾阳虚且寒饮停胸中, 因此予以苓桂术甘汤治疗, 其中茯苓、白术、炙甘草与桂枝均可起到温化痰饮、健脾利温的功效;以茯苓为君可祛痰化饮, 以桂枝作臣可温阳化气, 二者相配可起到平冲降逆的功效。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表明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改善患者临床正常起积极影响, 有利于缓解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可能为:白术可助脾运化、除水湿, 健脾燥湿;同时半夏、黄芪可健脾祛痰, 降气行痰且止咳平喘;另外当归、百部、白芍、桔梗等可益气温阳, 养阴润肺, 帮助患者止咳;通过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有效起到化痰止咳、平喘顺气的作用[5]。

综上所述,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 疗效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且对缓解及改善患者临床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振贤, 李娥, 刘怀智,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4例.河南中医, 2015, 35(1):139-141.

[2]赵巍, 刘战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2, 27(3):27-29.

[3]张参军, 王煜, 潘文, 等.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咳喘380 例.西部中医药, 2012, 25(5):58-59.

[4]张军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4例.河南中医, 2013, 33(2):250-251.

[5]周海燕.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3, 15(9):59-60.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25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抗皱方十三

    鹿角霜60克,牛乳75克,白蔹、川芎各30克,天门冬45克(去心、焙)、酥90克,白芷、白附子(生用)、白术、杏仁各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药捣罗为末,入杏仁膏研匀…

  • 雀斑方八

    茵陈20克,生地榆、老紫草各15克,赤芍10克,地肤子、土茯苓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凉血,消斑美容,适用于雀斑。

  • 湿热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本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药:龙胆泻肝汤、萆??渗湿汤…

  • 槐花的功效与作用,槐花的吃法禁忌,槐花的药用价值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槐花的功效与作用,槐花的吃法禁忌,槐花的药用价值,槐花的临床配伍应用等知识。 槐花的简介 槐花指的的豆科植物槐的花和花蕾。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

  • 两地汤加减治疗月经先期

    阴虚血热经先期,色红或紫经量微。五心烦热口燥干,舌红苔黄细数脉。滋阴清热增津液,加减两地汤元参。生地白芍地骨皮,麦冬旱莲阿胶珠。 方药: 两地汤加减: 生地15g 地骨皮12g 元…

  • 炒南瓜子治疗前列腺炎的用法用量

    南瓜子,是从菜场中购买的南瓜,取出子后去瓤,洗净晒干,炒熟后食用。它不是炒货店所售白色粒大的瓜子。有时炒货店也有出售,若南瓜已经过时,可至种子公司购买。服用方法,炒熟后,每天嚼服1…

  • 湿热痹证的中医治疗医案

    痹是临证常见之病。《素问·痹论》:“所谓痹者,……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又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病邪侵入肌表、经络、关节,致成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导致关…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人参的吃法大全,吃人参的副作用

    本文目录 1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2 人参有哪些副作用3 人参的吃法3.1   为何食用鲜人参4  人参的用途以及选购5 什么时候适合服用人参6 哪类人群不适合吃人参,吃人参的副作用人…

  •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胃平(张镜人方)

    【组成】柴胡6g,黄芩9g,杭白芍9g,炙甘草3g,紫苏梗6g,香附9g, 白花蛇舌草30g,徐长卿15g,香谷芽12g等。 【功效主治】调肝清热。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解】张…

  • 绿萼梅

    绿萼梅;酸,涩,平。肝,胃。疏肝解郁,开胃,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