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的分类与选购方法,膏药使用的5个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人认为贴膏药只是小事一桩,殊不知其中的学问可不少。由于膏药的种类繁多,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选择。

膏药是常见的外用药,是祖国医药五大药物剂型之一。对于膏药人们并不陌生,绝大多数人认为贴膏药只是小事一桩,殊不知其中的学问可不少。由于膏药的种类繁多,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选择,千万不能随意贴。

  选购要对症

随着科技的发展,膏药的种类越来越多,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以前外贴膏药多应用于皮肤科和外科,而现在它对某些内科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但是,膏药不可随意“通用”,在选购和使用膏药前一定要根据适应症来选择,应该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使用5注意

1.绝不能内服:多数膏药含有铅化合物等有毒药物,故绝不能内服,否则会引起中毒甚至生命危险。

2.贴膏药前的准备工作:贴膏药之前,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一定要进行严格消毒,先用温水、热毛巾或生姜片洗净,擦干后再贴膏药;红肿痛部位应先用医用酒精消毒后再贴膏药。

在贴黑膏药时,要先将膏药加热软化。一般将膏药放在微火(蜡烛、酒精灯等)上烘烤,或将其漂浮在开水上面使其软化。软化后待膏药温度适宜(过热易烫伤皮肤,过冷不易贴敷),再贴敷于患处。注意膏药不能在煤炉上烘烤,因为煤燃烧时产生的CO、SO2等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然后经皮肤吸入人体,危害健康。在气温较低时,橡皮膏不易粘贴住,可以将药膏贴好后用热水袋敷,以便粘牢。

3.注意正确的敷贴部位:膏药的敷贴部位可分为经穴、患处和解剖部位三种。偏头痛可贴太阳穴,这便属于按经穴部位敷贴;跌打损伤、各种皮肤病等属于按患处敷贴,即患在何处贴何处;慢性气管炎贴支气管区、胃痛贴胃区等属于按解剖部位敷贴。另外,有些膏药必须贴于体表特定部位,如治疗小儿寒积腹痛的小儿暖脐膏,必须贴于肚脐上。

4.按时更换,保证药物治疗效果。

5.膏药的过敏反应:有些人贴膏药后,患部会发生瘙痒,这时可在膏药外轻轻按摩,若不能缓解,可将膏药取下,用酒精涂搽瘙痒部位,再将膏药加温贴上。若患部因贴膏药引起水疱,发生溃烂,则应将膏药取下,用雷弗奴尔消毒患处,并用纱布包扎。

如果用膏药后发现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水疱、瘙痒剧烈等现象,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此外,当膏药涂抹鼻、耳24小时后,若粘膜出现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等不适感,应立即擦洗干净。

  应用有禁忌

膏药虽为外用药,但是同样具有禁忌症:①如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将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贴于患处。这类膏药虽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但伤后即贴不但达不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反而会使局部软组织充血肿胀、疼痛加重。②孕妇禁用含有麝香、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等药物的活血化淤膏药,如追风膏等。特别是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更不宜贴膏药,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③局部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应特别提醒的是,一定不能以病试药。有些患者认为膏药不是内服药,可以随便用,于是对一些常见的皮肤病、疼痛、炎症、出血等,自己找所谓的良方、验方膏药来使用,结果不但久治不愈,还错失治疗良机,使病情恶化。

  保存应得法

正确保存膏药可以确保其疗效,膏药的保存应视不同的种类和外界条件而定。传统的膏药如狗皮膏、拔毒膏等,应存放在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以避免因过热而使膏体熔化。现代工艺制成的巴布剂等,存放比较方便,只需放在干燥处即可。

软膏是由植物油等油脂配制而成,所以在遇到空气、光、温度不适等情况下特别容易败坏,故可将其置于棕色广口玻璃瓶或瓷罐内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宜过长。这些装软膏的瓶或罐,用前一定要洗净,最好用蒸汽消毒后再使用。

附:伤湿止痛膏的妙用

治晕车、晕船:上车、上船前15分左右,将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可预防晕车、晕船。

治慢性咽炎: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处),可治疗慢性咽炎。

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后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治消化不良:当出现单纯性腹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时,将伤湿止痛膏贴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寸)上,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51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缩小眼袋美容颜

    用料:热水1升,食盐1匙。制法:热水中防入盐,搅匀。用法:用药棉蘸盐水敷在眼袋上,待冷再换,反复多次,数天后眼袋可缩小。

  • 丹参泻水蜜治疗肝硬化腹水

    主治:肝硬化所引起的腹水。 处方:蟾蜍大者2只,砂仁20克,丹参60克,黑白丑10克,香油250克,蜂蜜250克。 用法:将蟾蜍剖腹去肠杂,把捣细的砂仁、丹参、黑白丑纳入缝合,放入…

  • 十枣汤临床新用解析,十枣汤医案举例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 攻逐水饮,下其里结。 方药组成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10枚。 服法与禁忌 上3味等分,分别捣为散。以水1.5 L,先煮大枣10枚,取8合…

  • 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胆囊炎

    主治:急性胆囊炎。 处方:大黄(后下)、牡丹皮、桃仁、玄明粉(分2次冲)各10克,冬瓜子18克。 用法:每剂煎煮2次,取药液共400毫升,每8小时服1次,每次200毫升,7天为1疗…

  • 妊娠腹痛各种治疗秘方

    妊娠腹痛。妊娠腹痛指在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小腹疼痛者。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血虚、气郁、虚寒等。[方一]黄酒500毫升,鸡蛋黄14枚。将2味同放人铝锅用小火炖煮…

  • 产后病方二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15克,川穹7.5克,肥母鸡1只,猪肉、杂骨各500克,葱、姜少许。用常规整理鸡,猪肉切碎,杂骨打碎,余药洗净用于净纱布包裹浸湿,…

  • 温胆汤配方,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

    温胆汤 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0g) 陈皮三两(90g) 甘草一两,炙(30g) 茯苓一两半(45g) 【用法】 上锉…

  • 四季保健奇效蔬菜单之秋季

    秋天1、甘蔗一尺长,在中午十一点吃下,可补血、通气。2、甘蔗五寸长,在下午四点吃下,可补血、通气。早晨菜单1、胡萝卜炒花生油。2、木耳炒青菜。中午菜单1、荷兰豆炒花生仁。此菜可消除…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4

    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 四补膏

    原料:何首乌150克,苍术150克,枸杞子150克,石斛150克,蜂蜜250确。制法:1、将何首乌、苍术、枸杞、石斛洗净,加水4000毫升,浸泡30分钟。2、将浸泡后的药物置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