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连

马尾连
(《纲目拾遗》)

【异名】马尾黄连(《中药志》),金丝黄连(《四川中药志》),草黄连(《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多叶唐松草、贝加尔唐松草等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①多叶唐松草,又名:多叶白蓬草。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全体光滑无毛。根粗大,根茎横向生长,常木质化,褐色。茎直立,具纵纹。叶为3回3出羽状复叶,基部叶具柄,上部叶无柄,小叶具长柄;小叶卵形至近圆形,长1~3厘米,宽1~2厘米,略呈3裂,具疏圆齿,齿端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圆锥花序近伞房状,分枝极多,花序上具叶;苞片线形,长约2毫米,小苞片锥尖;小花柄纤细,长0.6~1.5厘米;花杂性,直径0.6~1厘米;萼片4,白色、浅黄色或浅紫色;椭圆形,具3条突起纵肋,早落;无花瓣;雄蕊12~15,花丝长3~4.5毫米,花药线形,长约3毫米,先端具小尖头;雌蕊4~6枚,花柱不显著,住头细长而弯曲。瘦果纺锤形,稍扁,长约3毫米,纵肋8。花期8~10月。
生于山林、山沟或山路边。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②贝加尔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无毛。茎高50~120厘米。根茎短,长约2~6厘米,径5~12毫米,须根丛生。3回3出复叶;小叶宽倒卵形、宽菱形,有时宽心形,长1.8~4厘米,宽1.2~5厘米。3浅裂,裂片具粗牙齿,脉下面隆起;叶轴基部扩大呈耳状,抱茎,膜质,边缘分裂呈罐状。复单歧聚伞花序近圆锥状,长5~10厘米;花直径约6毫米;萼片椭圆形或卵形,长2~3毫米;无花瓣;雄蕊10~20,花丝倒披针状条形;心皮3~5,柱头近球形。瘦果具短柄,圆球状倒卵形,两面膨胀,长2.5~3毫米;果皮暗褐色,木质化。
生于山地林下或湿润草坡。分布在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和东北。

【采集】9~11月至次年1~2月采挖;挖出后抖去泥沙,剪除茎苗,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上端有多数芦头,每个芦头粗约4毫米,其上残留茎苗痕迹,并常包有鳞叶薄片。根茎长形,外表棕褐色;腹面密生成束的须根,形如马尾;须根长13~25厘米,粗2~3毫米,外表红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具纵向细纹,老栓皮及皮层往往呈环节状脱落,尚未剥落者,以手搓之即脱。体轻,质脆易断。根茎断面外圈棕褐色,内有黄色的木质心;须根断面深黄色,外表为一薄层金黄色的外皮。气微,味微苦。以根条均匀、色金黄者为佳。
主产四川、青海、河北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香唐松草(分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狭序唐松草(又名:水黄连,分布云南、四川、西藏)、高原唐松草(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甘肃)、昭通唐松草(分布云南),以及贝加尔唐松草长柱变种(分布四川、甘肃)等,亦同等入药。

【性味】①《纲目拾遗》:"性寒,味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胆、大肠四经。"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治痢疾,肠炎,传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痈肿疮疖,结膜炎。

①《纲目抬遗》:"去皮里膜外及筋络之邪热、小儿伤风及痘科用。"

②《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凉血,消炎止痢。治结膜炎,传染性肝炎,痈肿疮疖,痢疾。叶、花治关节炎。"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燥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小儿伤风发热及麻疹将出:马尾黄连、蝉蜕、菊花、大力子、防风、薄荷、甘草,煎汤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痢疾,肠炎:马尾黄连九钱,木香三钱。共为细末。每次一至二钱,一日三次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③治湿热呕吐:马尾连一钱半,吴茱萸四分,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热病烦渴:马尾连、焦山栀各三钱,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口舌生疮,结膜炎,扁桃体炎:马尾黄连三钱,黄芩二钱,刺黄柏三钱,栀子三钱,牛蒡子二钱,连翘五钱,甘草二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⑥治红肿疮痈:马尾黄连二钱,水煎服及研末外撒或制成软膏外用。(《云南中草药》)

⑦治渗出性皮炎:马尾黄连适量,焙干研末,撒患处。或与松花粉各等分同用。如撒后患处于燥起裂,可用香油调敷。(《新疆中草药手册》)

⑧治脚癣:马尾黄连五钱,黄柏一两,新鲜猪胆汁一个,冰片三分。先将马尾黄连、黄柏水煎成糊状,去渣,再下猪胆汁,微火煎1~2分钟,离火,待温加冰片搅匀,每晚擦患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7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山茱萸_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_山茱萸副作用与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蜀枣、鬾实、鼠矢、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枣皮、药枣、红枣皮 性味:味酸;性微温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腰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跹精滑精;小便…

  • 青刺尖

    青刺尖(《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叶。 【植物形态】扁核木,又名:梅花刺。落叶灌木,高1~2米。枝具棱,灰绿色,常有白色粉霜,具枝刺,长8~20毫米。单叶互生或丛…

  • 银扁担

    银扁担(《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秦岭耧斗菜的根。 【植物形态】秦岭耧斗菜多年生草本。根纺锤形,深褐色,具多数须根。叶互生,2回3出复叶;小叶片菱状倒卵形或斜倒卵形,边…

  • 枸杞叶_枸杞叶治疗毛囊炎吗_枸杞叶可以炒着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地仙苗、甜菜、枸杞尖、天精草、枸杞苗、枸杞菜、枸杞头 性味:味苦;甘;性凉 功能主治:补虚益精;清热明目。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 …

  • 蝮蛇_蝮蛇的食用方法_蝮蛇是如何帮助病人的

    基础信息 别名:虺、土虺蛇、土锦、灰地匾、地扁蛇、土球子 性味:味甘;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麻风;瘰疬;疮疖;疥癣;痔疾;肿瘤 生长采收 来源:…

  • 地瓜子

    地瓜子(《中国药植志》) 【异名】地萝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种子。植物形态详"地瓜"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毒鱼和杀虫成分。这类成分中有统称为类鱼藤…

  • 散血藤

    散血藤(《四川中药志》) 【异名】钻地风。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白背钻地风的藤茎。 【植物形态】白背钻地风,又名:粉叶钻地风。落叶攀援灌木。单叶对生,纸质,矩状卵圆形至长椭圆形,…

  • 七叶莲

    七叶莲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别名】小叶鸭脚木、汉桃叶(《广西中草药》),手树、七加皮、七叶蘑(《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七叶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

  • 大叶藤_大叶藤里的提取物能不能治疗疾病_大叶藤能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越南大时藤、奶汁藤、假黄藤、犸(犭留)能、黄藤子、黄藤、土黄连、藤黄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散瘀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目赤肿痛;咽…

  • 澜江百合

    澜江百合(《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察区大丝美多(藏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澜江百合的鳞茎。 【植物形态】澜江百合,又名:洱源百合。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鳞茎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