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本草图志》

《中国新本草图志》内容包括中国新本草图志之第一集第一卷,中国新本草图志之第一集第二卷,附录一原书目录,附录二其他等。

【目录】

蔡元培序1

自序3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凡例12

致谢一16

致谢二16

致谢三16

中国新本草图志之第一集 第一卷17

甘草17

名称17

考据18

产地25

栽培法31

植物32

生药38

构造41

成分52

药用65

其他用途78

附外国产甘草78

补遗80

黄耆81

名称81

考据81

产地91

植物93

生药96

构造101

成分114

药用114

附西黄耆胶及其制剂118

中国新本草图志之第一集 第二卷123

人参123

名称123

考据123

产地135

附人参市况137

栽培法142

植物145

生药154

构造184

参须212

考据212

形质212

参叶218

考据218

形态219

形质222

高丽参·日本参232

考据232

产地234

栽培法240

植物252

生药254

构造270

西洋参312

考据312

产地及栽培法313

植物316

生药317

构造330

成分330

人参成分348

成分348

药理365

药用368

贮藏法379

附人参三七及竹节人参379

附录一原书目录381

附录二其他399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9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中医组方精华》

    遣药组方挈要一、明确方、法关系,准确缜密组方二、熟悉各种治法,做到以法统方三、掌握处方原则,做到灵活运用四、辨清病证特点,明确标本缓急五、把握病变趋势,做到防微杜渐六、灵活化裁成方…

  • 治疗百日咳偏方5

    组成:豆角叶晒干(越陈越好,绝对不能有农药的)15克,蜜枣5枚。主治:百日咳。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 大蒜泥

    [原料]生大蒜3瓣。[做法]将生大蒜捣烂如泥,摊在布上如硬币大小,贴在脚底涌泉穴,包扎固定。左鼻出血贴左足,右鼻出血贴右足,两鼻出血贴双足,至足底疼痛欲起泡即可。[作用]大蒜辛温,…

  • 热痹的中医辨证治疗,热痹的中药方剂

    热痹尚难医,中医仍见长。治疗求速效,辨证得精详。 《素问·痹论》论述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对热痹,虽亦论及,而略于治疗。后人认为张仲景桂枝芍药知母汤为治痹之热者。尔后,于热…

  • 理中汤,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虚寒呃逆

    陈某,女,30岁,某厂职工。 初诊:1982年5月7日。患慢性胃炎年余,脘腹饱胀,隐痛,服药未愈。近2个月来,胃脘痞胀则伴呃逆,嗳气频作,呃声洪亮,呃后胀减,但须臾如故。呃甚掣引两…

  • 双瓜菜窝头

    [原料]冬瓜300克,甘薯200克,玉米粉100克,盐5克,葱10克,姜10克。[制作]冬瓜去皮后斩成细末,甘薯斩成细泥,加葱、姜、盐、玉米粉调匀。将菜窝头捏好后,上笼用旺火蒸20…

  • 除臭偏方9

    组成:辛夷、川芎、细辛、杜蘅、槁本各等分,老陈醋适量。用法:将各药捣碎,浸泡在醋中一夜,备用。临睡前擦洗腋窝,敷上药汁,第二天晨起後洗去,以治愈为止。作用:香身避秽,疏风活血。说明…

  • 八宝粥

    [原料]芡实、薏仁米、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做法]先取上述八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用法]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作用]健…

  • 痹症的中医辨证治疗,阴虚湿热成痹的治疗方法

    宋某,48岁,宁夏银川干部。初诊:1980年9月14日。双下肢红肿疼痛两年多。患者于1977年初冬长途出差后,右下肢小腿疼痛,继而双踝关节以下及脚掌红、肿、灼痛,逐渐向上发展。行动…

  • 醋浸花生米治高血压

    用料:花生米、醋各适量。制法:花生米放在醋中浸泡7天。用法:每日早晚各吃10颗。血压下降后可隔数日服一次。功效:清热、活血。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