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散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桑螵蛸散

出自《本草衍义》

【组成】桑螵蛸 远志 菖蒲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龟甲酥炙 以上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6g)(现代用法:除人参外,共研细末,每服6g,睡前以人参汤调下;亦作汤剂,水煎,睡前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主治】 心肾两虚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或遗尿,或遗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歌】桑螵蛸散用龙龟,参茯菖远及当归,尿频遗尿精不固,滋肾宁心法勿违。

【方解】 本方证乃心肾两虚,水火不交所致。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摄则膀胱失约,以致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甚或遗尿;肾藏精,主封藏,肾虚精关不固,而致遗精。心藏神,肾之精气不足,不能上通于心,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故心神恍惚,健忘。治宜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方中桑螵蛸甘咸平,补肾固精止遗,为君药。臣以龙骨收敛固涩,且镇心安神;龟甲滋养肾阴,补心安神。桑螵蛸得龙骨则固涩止遗之力增,得龟甲则补肾益精之功著。佐以人参大补元气,配茯神合而益心气,宁心神;当归补心血,与人参合用,能补益气血;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交通心肾,意在补肾涩精,宁心安神的同时,促进心肾相交。诸药相合,共奏调补心肾,交通上下,补养气血,涩精止遗之功。

原方作散剂,各药用量相等,而在服用时,又以人参汤调服,说明人参用量独大,于方中寓意有二,一为益心气安心神,一为补元气以摄津液。

本方与金锁固精丸均为涩精止遗之方,但金锁固精丸纯用补肾涩精之品组成,专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本方以固精止遗之桑螵蛸配伍菖蒲、远志交通心肾,为调补心肾,涩精止遗兼顾之方,主治心肾两虚,水火不交所致的尿频、遗尿、遗精。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心肾两虚,水火不交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频或遗尿,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下焦湿热或相火妄动所致之尿频、遗尿或遗精滑泄,非本方所宜。

2.加减运用:方中加入益智仁、覆盆子等,可增强涩精缩尿止遗之力。若健忘心悸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以养心安神;兼有遗精者,可加沙苑子、山萸肉以固肾涩精。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小儿尿频、遗尿以及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属心肾两虚,水火不交者。

【附方】

缩泉丸(《校注妇人良方》) 天台乌药细锉 益智子大者,去皮,炒 各等分 上为末,别用山药炒黄研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五十丸(6g),嚼茴香如十粒,盐汤或盐酒下(现代用法:每日1~2次,每次6g,开水送下)。功用:温肾祛寒,缩尿止遗。主治:膀胱虚寒证。小便频数,或遗尿,小腹怕冷,舌淡,脉沉弱。

缩泉丸与桑螵蛸散均能治疗小便频数或遗尿,皆有固涩止遗作用,但本方以益智仁配伍乌药,重在温肾祛寒,宜于下元虚冷而致者;桑螵蛸散则以桑螵蛸配伍龟板、龙骨、茯神、远志等,偏于调补心肾,适用于心肾两虚所致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本草衍义》卷17:“治健忘,小便数。”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收涩之剂》:“此足少阴、手足太阴经药也。虚则便数,故以螵蛸、龙骨固之(螵蛸补肾,龙骨涩精)。热则便欠,故以当归、龟板滋之。人参补心气,菖蒲开心窍,茯苓能通心气于肾,远志能通肾气于心,并能清心解热。心者,小肠之合也,心补则小肠不虚,心清则小肠不热矣。”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4:“治小便频数,并能安神魂,补心气,疗健忘。夫便数一证,有属火盛于下者,有属下虚不固者。但有火者,其便必短而赤,或涩而痛,自有脉证可据。其不固者,或水火不交,或脾肾气弱,时欲便而不能禁止,老人、小儿多有之。凡小儿睡中遗溺,亦属肾虚而致。桑螵蛸补肾固精,同远志入肾,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菖蒲开心窍,使君主得受参、归之补,而用茯苓之下行者,降心气下交于肾,如是则心肾自交。龙与龟皆灵物,一则入肝而安其魂,一则入肾而宁其志,以肝司疏泄,肾主闭藏,两脏各守其职,宜乎前证皆瘳也。”

相关文章:

桑螵蛸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5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增白方一

    羊脂、狗脂各500毫升,白芷35克,半夏15克,甘草1只,乌梅15枚。上药合煎,以白器盛,涂面。本方能令面自如玉色。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小柴胡汤》

    内容提要 本书为《难病奇方》系列之一,共分上、中、下三篇。其对小柴胡汤从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是中医工作者一本很好的参考书。<br<> 目…

  • 治疗荨麻疹方1

    组成:净麻黄10克、净黄连9克、净蝉衣15克、白鲜皮20克、地肤子20克、紫背浮萍20克。主治:顽固性荨麻疹。指征:主要在于对皮疹的辨证,因本病迁延日久,往往寒热错杂,表现在皮疹上…

  • 厌食方六

    鲜麦冬500克,白蜜适量。将鲜麦冬捣汁,人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每眼2-3七匙,用温酒或白开水化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固体虚所致之厌食。

  • 莲子心的功效与作用,莲心的副作用

    莲心的功效 具有清心去热、涩精、止血、止渴等功效,可治疗心衰、休克、阳痿、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等病症,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用…

  •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艾草又称艾蒿,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语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当端午节之际,都有家中门窗悬挂艾草或燃烧艾草的习俗。无论是南…

  • 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菊花茶的泡法

    民俗专家说,在中国古代,菊花对于重阳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成为重阳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有“无菊不成节”的说法,大文学家苏轼更是留下了“菊花开处乃重阳”的佳句。是什么人都适合喝…

  • 肝肾阴虚滞型黄褐斑方

    肝肾阴虚:色斑褐黑,边界明显,面色晦暗无华,兼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或数。治法:滋补肝肾。方药: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天花粉10克、…

  • 治疗足跟痛方集锦

    1.足跟痛消除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2.药浸法治足跟痛: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

  • 食管癌方十三

    枳壳30克,干漆(炒)6克,五灵脂18克,郁金15克,白矾、仙鹤草、火硝各18克,制马钱子12克。共研为细末,水注为丸,每次服1.5-6克,每月3次,开水送下。本方攻坚破枳,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