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菜

鹿角菜
(《食性本草》)

【异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海萝科植物海萝的藻体。

【植物形态】海萝
藻体紫红色,高4~10厘米,可达15厘米;自盘状固着器丛生具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分枝处常缢缩。枝可达4毫米宽,亚圆柱形。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藻体有时出现扁塌的现象。四分孢子囊散布在皮层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很小,圆球形或半球形,突出表面,密密地散布在藻体上。
多生长在中潮带和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常丛生成群。我国沿海,北起辽东半岛,南至台湾的基隆、雷州半岛的硇州岛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氮2.36%,可溶盐12.76%,水浸后灰分4.04%,碘0.0043%,氧化钾1.54%,氯化钾2.44%。灰分中含钠、钾、硅、铝、磷、铁、钙、镁、硫、锰、铜、钛、硼;粘液内含甲基半乳糖甙、3,6-去水半乳糖二甲基缩醛、甲基木糖甙琼脂二糖二甲基缩醛D-半乳糖以及由半乳糖、木糖、2-酮基葡糖酸和3,6-去水半乳糖组成的硫酸多糖。又含牛磺酸。

【性味】咸,寒。

①《养生要集》:"味咸,冷利。"

②孟诜:"微毒。"

③《纲目》:"甘,大寒,滑,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消食,化痰。治劳热,痰结,痞积,痔疾。

①《食性本草》:"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

②《日华子本草》:"解面热。"

③《岭南采药录》:"消痰下食。治一切痰结痞积,痔毒。以之作海藻酒,治瘿气;以之作琥珀糖,去上焦浮热。"

【宜忌】①《养生要集》:"食之动嗽。"

②孟诜:"丈夫不可久食,发痢疾,损腰肾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少颜色。"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挖耳草根

    挖耳草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植物形态详"挖耳草"条。 【性味】《分类草药性》:"味苦,性凉。" 【功用主治】治痢疾,牙痛,喉蛾,子宫脱垂,脱肛。 《…

  • 白花蛇舌草

    【中文名】白花蛇舌草(《广西中药志》) 【类别】全草类 【异名】蛇舌草、矮脚白花蛇利草(《广西中药志》),蛇舌癀(《闽南民间草药》),目目生珠草,节节结蕊草(《泉州本草》),鹩哥利…

  • 球序鹅掌柴_球序鹅掌柴的副作用_球序鹅掌柴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七加皮、五加皮 性味:味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散瘀止痛;消症利水。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肝硬化腹水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球序鹅…

  • 酸水草

    酸水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眼子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抱茎眼子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抱茎眼子菜,又名:穿叶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

  • 苧麻叶

    苧麻叶(《纲目》)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苧麻,详"苧麻根"条。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其中芸香甙0.1%,干叶含谷氨酸1.74%。 【药理作用】其中所含黄酮具收敛性质,溶血试验阴性…

  • 人参条

    人参条(《本草从新》原作"参条")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植物形态详"人参"条。 【功用主治】《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其性横行手臂,指臂无力者服之甚效。…

  • 玄参_玄参有副作用嘛_玄参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重台、正马、玄台、鹿肠、鬼藏、端、咸、逐马、馥草、黑参、野脂麻、元参、山当归、水萝卜 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温热病热…

  • 漆姑草_漆姑草怎么入药_漆姑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牛毛粘、瓜糙草、蛇牙草、牙齿草、沙子草、大龙叶、羊地草、小叶米粞草、踏地草、风米莱、虾子草、大龙草、虫牙草、地松、(匿/虫)鼻药、地兰、胎乌草、虎牙草 性味:苦;辛…

  • 樱草根

    樱草根(《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报春花科翠南报春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翠南报春,又名:樱草、翠兰花、野白菜。多年生草本,高20厘米,全株有毡毛。报生叶5~7,卵状长圆形,长…

  • 黄皮

    黄皮 【性味】:辛甘酸、寒、无毒。 【归经】:入肝、脾、胃。 【功效】:果实清心明目,健胃消食,核仁行气止痛。 【主治】:果实治烦渴,消化不良,胃脘饱胀;核仁治疝气;根治疝气痛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