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羌活汤方歌,加减运用,组成与功效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 羌活一两半(9g) 防风一两半(9g) 苍术一两半(9g) 细辛五分(3g) 川芎一两(6g) 香白芷一两(6g) 生地黄一两(6g) 黄芩一两(6g) 甘草一两(6g)

【用法】 上 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之,而不用汤投之(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 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方解】 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侵犯肌表,郁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 楚疼痛。里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之佐证。治当发散风寒湿邪为主,兼清里热为辅。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以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两药相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以上五药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九味配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协调表里,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 。

临床应用本方,尚须根据病情轻重,辅以羹粥。若寒邪较甚,表证较重,宜热服本方,药后应啜粥以助药力,以便酿汗祛邪;若寒邪不甚,表证较轻,则不必啜粥,温服本方即可微发其汗。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正如《顾松园医镜》所说:“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二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原书服法中强调,“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明示本方药备六经,通治四时,运用当灵活权变,不可执一,对后世颇有启迪。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内热证的常用方,亦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 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本方虽有生地、黄芩之寒,但总属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加减法:若湿邪较轻,肢体 楚不甚者,可去苍术、细辛以减温燥之性;如肢体关节痛剧者,加独活、威灵仙、姜黄等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湿重胸满者,可去滋腻之生地黄,加枳壳、厚朴行气化湿宽胸;无口苦微渴者,生地、黄芩又当酌情裁减;里热甚而烦渴者,可配加石膏、知母清热除烦止渴。

3.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急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附方】

大羌活汤(《此事难知》卷上) 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防已 黄芩 黄连 苍术 甘草炙 白术各三钱(9g) 知母 川芎 地黄各一两(30g) 上 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渣,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依仲景随经法治之。功用:发散风寒,祛湿清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头痛身重,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舌苔白腻,脉浮数。

大羌活汤系李杲所制,比九味羌活汤少白芷,多黄连、知母、防己、白术,故其清热祛湿之功较强,宜于外感风寒湿邪而里热较重者。

 【文献摘要】

  1. 原书主治

《此事难知》卷上:“易老解利法:经云: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若差服,则其变不可胜数,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阳禁忌,解利神方。”

“九味羌活汤不独解利伤寒,治杂病有神。中风行经者加附子;中风秘涩者加大黄;中风并三气合而成痹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炼蜜作丸尤妙。”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1:“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之。谓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药之为性,辛者得天地之金气,于人则为义,故能匡正而黜邪。羌、防、苍、细、芎、芷,皆辛物也,分经而主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而防风者,又诸药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用甘草者,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易老自序云: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用之以治四时瘟疠,诚为稳当,但于阴虚、气弱之人,在所禁尔。”

【临床报道】

九味羌活汤对头痛、痹证等辨证属风湿者,每有良效。高磊等以本方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28例风湿型头痛。结果:服药1周后,临床治愈(头痛消失者)12例,占42.86%;有效(头痛减轻者)14例,占50%;无效(症状无改善者)2例,占7.14%。总有效率为92.86%。[高磊,等. 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湿型头痛28例。四川中医 1999;17(8):35]

尹旺旭等用九味羌活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36例。结果:痊愈(临床疼痛消失停药1月以上无复发者)25例,占69%;好转(患者疼痛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者)4例,占11%;无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次数及程度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者)7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通过对三例无效病例的检查,发现患有老年Ⅱ型糖尿病,经降糖治疗后症状有一定缓解。[尹旺旭,等. 九味羌活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36例的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23(1) :33]

【实验研究】

九味羌活汤水提物和醇提物20g/kg剂量时,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减少扭体次数;其醇提物25g/kg剂量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提高小鼠痛阈值;用小鼠巴豆油耳肿胀法和大鼠蛋清足肿胀法实验发现,其醇提液30g/kg对动物急性炎症水肿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显示本方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蒋孟良.九味羌活汤镇痛抗炎作用的研究。中成药 1992;11(2):25]此外,尚观察到九味羌活汤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促进抗体产生,加速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表明本方有一定的镇静和调节免疫作用。[沈映君,等.解表方药研究的思路与实践。中医杂志 1992;33(5):52]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1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牛肚补胃汤

    牛肚1000克,鲜荷叶2张,茴香、桂皮、生姜、胡椒、黄酒、盐各适最。牛肚先洗-一次,后用盐、醋半碗,反复擦洗,再用冷水反复洗净;将鲜荷叶垫于砂锅底,放入牛肚,加水浸没,旺火烧沸后中…

  • 双花麦冬治声哑

    用料:双花(金银花)30克、麦冬20克制法:用开水冲泡上两药味。用法:当茶水喝。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5

    玉米须30克,茶叶5克。[制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应证]肾炎合并高血压。

  • 润肤方六

    杏仁(汤浸、去皮尖)200克,白附子末90克,密陀僧(研细)、胡粉(细研)各60克,白羊髓250克,珍珠末1克,白鲜皮末30克,酒300毫升,鸡蛋白7枚。将药先以杏仁入少酒,研如膏…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

    结石久停脾肾虚,腰背酸痛足无力。神疲纳差脘腹胀,沉细乏力虚弱脉。舌苔薄白尿不畅,大便溏薄因脾虚。利水排石健脾肾,加减参苓白术医。参苓白术生苡仁,巴戟杜仲菟丝子。砂仁山药海金砂,金钱…

  • 简单易行的护发秘诀

    拥有一头光亮润泽的秀发,是每一个青春女孩共有的心愿。以下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护发方法,可供您在日常生活中借鉴:茶水护发在洗完头发以后,再用茶水冲洗,可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啤酒护…

  • 治疗百日咳偏方1

    组成:紫皮蒜、白溏各适量主治:百日咳。用法:紫皮蒜捣碎,加白糖和冷开水浸泡两昼夜,每次取浸出液一汤匙,用温开水调服,日服3次。

  • 核桃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核桃的功效与作用 核桃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功效就是补脑,所以很多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准备核桃,并且不断提醒他们要吃,核桃的功效却不知这些,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核桃哪些特殊的功效吧! …

  • 麻黄汤治愈汗出不止一例报告

    【摘要】历来有汗出不能用麻黄的成训,但有一患者一月余日夜汗出不止,并且多处治疗,使用固表止汗,补益强壮之药无效。而从脉象者,表实证无疑,用麻黄汤治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今给予报告。…

  • 苦丁茶的功效,苦丁茶治疗痢疾的临床病案

    茶叶能治痢疾,在古今医学文献中均有记载,民间也有单用茶叶治痢疾的经验。如张仲景曰:“茶治便脓血,甚效。”宋陈承《本草别录》云:“茶叶治伤暑,醋治泻痢,甚效。”各地都有用茶叶煎剂治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