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风珠方歌,组成与功效

方剂名称:大定风珠

药物组成:生白芍6钱,阿胶3钱,生龟版4钱,干地黄6钱,麻仁2钱,五味子2钱,生牡蛎4钱,麦冬(连心)6钱,炙甘草4钱,鸡子黄(生)2枚,鳖甲(生)4钱。

加减:喘,加入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处方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方剂主治: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肝肾阴血极虚,内风煽动不息,眩晕不能张目,耳鸣,筋惕肉瞤,心慌泛漾。

方剂功效:滋液熄风;滋阴潜阳。

方歌:

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麻芍牡草方,龟板鳖甲胶五味,滋阴熄风最相当。

用药禁忌:如阴液虽虚,而邪气犹盛者,非本方所宜。

临床应用

1.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失语:患者赵某,4周岁,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失语、意识不清、痴呆、乱跑不安静、吃石头瓦块纸屑、咬人、晚上睡眠惊悸、有时发热、颜面潮红等症。作者认为,久患热性病,势必热邪伤阴,血络燥结,神经失其滋润,以致神经干燥而蠕动,筋脉拘挛,故有乱跑不安静、夜眠惊悸、发热等症状,拟用育阴镇静剂,遂仿定风珠方加减。生杭芍2钱、阿胶1钱、生龟板2钱、生地8分、生牡蛎1钱、麦冬1钱、条沙参1钱、生石决明2钱、菖蒲5分、鸡子黄1枚。将药煎成过滤,待温和鸡子黄顿服。服后睡眠安静,乱跑减少,白天能午睡约1个多小时,再不发烧,后每10天服1剂,服至3剂,除失语外,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意识较前清醒。服至第6剂,语言完全恢复,

2.肝厥:额氏,22岁,除夕日亥时,先是受寒痹痛,医用桂、附等极燥之品,服之大效;医见其效也,以为此人非此不可,用之1年有余,不知温燥与温养不同,可以治病,不可以养身,以致少阴津液被劫无余,厥阴头痛,单巅顶一点痛不可忍,至于窗间有豆大微光即大叫,必室漆黑而后稍安,1日厥去4-5次,脉弦细数,按之无力,危急已极。勉与定风珠潜阳育阴,以熄肝风。大生地8钱、麻仁4钱、生、白芍4钱、生龟板6钱、麦冬(不去心)4钱、生阿胶4钱、生鳖甲6钱、海参2条、生牡蛎6钱、鸡子黄(去渣后,化入搅匀)2枚、甘草(炙)5钱、煮成8杯,去渣,上火煎成4杯,不时频服。服后见小效,加鲍鱼片1两,煮成10杯。去渣,煎至5杯,服如前。上方服2日,厥止,头痛大减,犹畏明,方法如前。服至第4日,腰以上发热,腰以下冰凉,上下浑如两截;身左半有汗,身右半无汗,左右浑如两畔。此症当令其复厥后再安则愈。照前方定风珠减半,加青蒿8分,当夜即厥2-3次。至第5日,仍照定风珠原方分量,服至第8日而愈。

3.高血压:谭某,男,65岁,素嗜饮酒,且禀性刚强,因劳累过度,五天前突然眩仆,前医从虚论治,屡进温补,病情加重。症见面赤颧红,唇干口燥,舌质红,苔薄黄,脉象细数。血压180/90毫米汞柱。此乃肝肾阴亏,五志之火无制。治用滋阴涵阳法,拟大定风珠加味:阿胶10g(烊冲)、鸡子黄2枚(冲)、白芍15g、干地黄15g、麻仁10g、五味子5g、生牡蛎30g、麦冬10g、炙草5g、鳖甲10g、龟板10g、乌梅10g、蔗汁100ml(兑服)上方连服4剂,头目眩晕减半,血压160/80毫米汞柱。再服12剂,诸证悉除,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4.放疗后舌萎缩:施某,女,50岁,1982年8月18日诊。因患鼻咽癌,曾在医院作放射治疗,治后病情稳定,但出现舌僵硬、左歪、痿缩,感觉基本消失,言语不清,吞咽障碍,不能饮食、脉象弦细,按之无力,舌薄红少苔。此属热伤阴分,津液被劫,舌体失荣,予大定风珠。5剂后舌较柔和,言语略清,能进稀粥,连服17剂,言语基本清楚,能进粥及软饭。

5.产后郁冒自汗《吴鞠通医案》:王氏,郁冒,自汗出,大便难,产后三大症俱备。因血虚极而身热发厥,六脉散大。俗云产后惊风,不知皆内症也。断断不可误认外感症,议翕摄真阴法。大生地6钱、麦冬(不去心)3钱、白芍2钱(炒)、生龟版5钱、阿胶3钱、5味子(制)1钱、生牡蛎3钱、鲍鱼3钱、炙甘草1钱、鸡子黄2枚(去滓后搅入,上火2-3沸)、海参2条、煮3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之治也。观脉虚苔少可知,故以大队浓浊填阴塞隙,介属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一味,从足太阴下安足三阴,上济手三阴,使上下交合,阴得安其位,斯阳可立根基,俾阴阳有眷属一家之义,庶可不致绝脱欤!

2.《中医方剂学讲义》:本方从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加减而成。方用加减复脉汤甘润存阴,加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五味子与甘草合用,取其酸甘化阴;鸡子黄为血肉有情之品,可以滋阴液、熄风阳。合用以奏酸甘化阴,滋液熄风之效。

3.《医方发挥》:本方用鸡子黄味甘入脾,镇定中焦,上通心气,下达肾气,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补血滋阴力强,为治血虚之要药,二药合用滋阴以熄风,为主药;白芍苦酸微寒,甘草甘平,五味子酸温,三药合用酸甘化阴,滋阴柔肝,生地黄养阴生津,麦门冬养阴润肺,火麻仁质润多脂滋养补虚,上六药皆能加强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之效,共为辅药;复用龟板、鳖甲、牡蛎等介类药育阴潜阳,为佐药;其中甘草又可调和诸药,为使。各药合用,使阴液增,浮阳潜,虚风熄,共奏滋阴熄风之效。为治疗虚风内动的有效方剂。

用法用量

水8杯,煮取3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3次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9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的副作用,白芍的吃法大全

    本文目录 1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2 白芍的种类和其功效2.1  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2.2  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2.3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2.4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3 白芍的食疗秘方4…

  • 五皮散组成,功效与作用

    五皮散 出自《华氏中藏经》 【组成】 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忌生冷油…

  • 十二指肠溃疡秘方

    病因:患有此症之人大多暴饮暴食,有时又饥饿过度,以致伤到十二指肠壁,此症医法须下西医合作,效力才更迅速。以下3种秘方同时使用。药方:(1)樱桃1粒、樱桃汁1汤匙。在上午十点吃下。(…

  • 急性乳腺炎与炎性乳癌

    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多见于哺乳期多见于非哺乳期病程短,预后良好长,且顽固局部症状好发于乳房的下部象限,或深部,有红肿热痛或化脓。好发于乳晕部,大多有乳头先天性凹陷史,脓液中…

  • 附子泻心汤组成,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泻心汤证。而复恶寒汗出者,加附子。——《伤寒论》 【组成】大黄4克,黄连、黄芩、附子各2克。上药各别锉细,渍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于沸汤600毫升内,须更绞去渣,别以水600毫升煮…

  • 骨质疏松症的偏方

    人在35岁以后身体中骨质的总量就逐渐减少,约每10年减少10%一15%,女性绝经、男性印岁以后更是明显减少。其减少的早期表现有身高缩短、牙齿松动脱落,进一步可发展到全身骨痛,且因为…

  •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温医案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温医案一 祁×× 男 29岁[主证]头痛沉重,发热不解,午后尤甚,已有一周,时值暑日,口干不欲饮水,胸闷欠畅,小便黄短,舌白而腻,尖边略红,脉沉细滑而数(体温39.…

  •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丁香的食用禁忌

    丁香药用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不仅可以治疗呕吐反胃,对疝气,癣症都有一定的功效,而且丁香对消化系统也有好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吧。   丁香 丁香花是木犀科丁…

  • 肾虚腰痛的中医治疗医案

    江某某,男,60岁,四川名山县干部。1974年8月20日初诊。自诉:素患腰痛,连续两年都在8月前后发作,今年特别严重。经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服药打针无效,改服中药亦无效,故特邀诊。检…

  • 腋痈(腋下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腋窝生痈名腋痈,腋下淋巴结炎成。多缘上肢破染毒,疮疡病灶毒循经。也有肝脾血热盛,忿怒气郁生腋痈。初起暴肿灼热痛,皮色不变是特征。病肢不便脉滑数,恶寒发热与纳呆。寒热不退痛日增,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