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配方,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三仁汤

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 杏仁五钱(15g) 飞滑石六钱(18g) 白通草二钱(6g) 白蔻仁二钱(6g) 竹叶二钱(6g) 厚朴二钱(6g) 生薏苡仁六钱(18g) 半夏五钱(15g)

【用法】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歌】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瘟初起法堪遵。

【方解】 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卫阳为湿邪遏阻,则见头痛恶寒;湿性重浊,故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胸闷不饥;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身热。其证颇多疑似,每易误治,故吴瑭于《温病条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则为洞泄;三者,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故治疗之法,唯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俾使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主治属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证。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则不宜使用。

2.加减法: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

3.现代运用:常用于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附方】

1.藿朴夏苓汤(《感证辑要》引《医原》) 藿香二钱(6g) 半夏钱半(4.5g) 赤苓三钱(9g) 杏仁三钱(9g) 生苡仁四钱(12g) 白蔻仁一钱(3g) 通草一钱(3g) 猪苓三钱(9g) 淡豆豉三钱(9g) 泽泻钱半(4.5g) 厚朴一钱(3g) 水煎服。功用:解表化湿。主治: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

2.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黄芩三钱(9g) 滑石三钱(9g) 茯苓皮三钱(9g) 大腹皮二钱(6g) 白蔻仁一钱(3g) 通草一钱(3g) 猪苓三钱(9g) 水煎服。功用:清热利湿。主治:湿温邪在中焦,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竟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

藿朴夏苓汤、黄芩滑石汤与三仁汤皆为治疗湿温之常用方,其中藿朴夏苓汤以三仁、二苓配伍藿香,化气利湿兼以疏表,故主治湿温初起,表证较明显者;三仁汤以三仁配伍滑石,于化气利湿之中佐以祛暑清热,故主治湿温初起,湿重热轻之证;黄芩滑石汤以黄芩配伍滑石、二苓,清热与利湿并用,故主治湿温邪在中焦,湿热并重之证。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吴瑭《温病条辨》卷1:“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1:“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凉之一凉则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临床报道】

三仁汤加减治疗急性发热38例,服药3剂后症状消失,体温退至正常者15例,服用5剂后正常者17例,7剂后正常者4例,10剂退至正常者2例。体温降至正常后复查血常规均恢复正常。[吴金莲.三仁汤治疗急性发热38例。湖南中医杂志 2001;17(1):39]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1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徐长卿的功效与作用,善治顽症起沉疴

    徐长卿,别名鬼督邮、石下长卿、寮刁竹等。辛温,无毒。历来认为本药具有祛风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病及跌打损伤等。叶老继承前人的经验,并对本药的运用有发展和创新,治疗各种顽…

  • 蜂蜜的作用与功效,蜂蜜治疗咳嗽的3种效方

    冬末春初,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容易繁殖,这个时候,人们就非常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剧烈的咳嗽常常让人无法休息,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如何能…

  • 清金化痰汤治疗痰热壅肺,咳嗽痰黄,粘稠难出

    痰热蕴肺失宣降,咳嗽胸闷痰黄稠。痰中带血咯不易,口苦咽痛苔黄腻。豁痰止咳清肺热,清金化痰芩栀子。苓知麦贝瓜蒌仁,桑皮桔梗草陈皮。 方药: 清金化痰汤: 黄芩10g 栀子10g 茯苓…

  • 桂附地黄丸加减治疗下元虚冷导致的小儿遗尿症

    遗尿尿床同病名,三岁以上病态成。下元虚冷脾肺虚,小便自遗睡眠中。 注:遗尿是指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三岁以内小儿由于智力未全,排尿习惯未成,故遗尿不属病态。三岁以上小儿如经常尿床,则…

  • 苏合香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苏合香丸组成】2 【苏合香丸方歌】3 【苏合香丸方解】4 【苏合香丸主治】5 【苏合香丸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苏合香丸的论述7.1 主…

  • 中风的醋疗法

    中风是脑血管病变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病1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言语蹇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或明显动脉硬化者。中风为当今老年…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术后盗汗

    外科手术后盗汗在临床并不鲜见,笔者于2012年9月~2014年3月,以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炙甘草汤加味方治疗外科术后盗汗,疗效满意,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六味地黄丸的临床运用

    六味地黄益肾肝,三补三泻配伍严。重用泽泻与茯苓,阴虚湿盛腹泻痊。 六味地黄丸,又名地黄丸,原是宋·钱乙为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晴多,面㿠白等证而设。现代多用于腰膝酸软…

  • 人中白的功效与作用

    人中白一物,药店备有干品,其功用不外清热解毒、祛瘀止血之功。多用于咽喉肿痛、牙疳口疮、咯血衄血等症。邹老少年时于故乡无锡闻长辈言,凡有跌仆内伤者,以大鸭蛋一枚去壳后倾入男子夜间用以…

  • 盆腔结缔组织炎方一三黄虎杖汤

    方名:三黄虎杖汤【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主治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1肌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等。【处方组成】黄芩15克、黄柏15克、黄连15克、虎杖30克,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