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丸(治痰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丸(治痰茯苓丸)

出自《是斋百—选方》,录自《全生指迷方》

【组成】 茯苓一两(30g) 枳壳麸炒去瓤,半两(15g) 半夏二两(60g) 风化朴硝一分(0.3g)

【用法】 上四味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6g),生姜汤下(现代用法:为末,姜汁糊丸,每服6g,生姜汤或温开水送下;作汤剂,加生姜水煎去渣,风化硝溶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主治】 痰伏中脘,流注经络证。两臂痠痛或抽掣,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

【方解】 四肢禀气于脾,若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停伏中脘,流注四肢,则麻木痠痛,活动受限,甚则抽掣或浮肿。此种臂痛,切不可误以风湿论治,当从祛痰立法。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为君,茯苓健脾渗湿为臣,两者合用,既消已生之痰,又杜生痰之源。佐以枳壳理气宽中,此气顺则痰消之意。然中脘之伏痰,非一般化痰药所能及,故又佐以软坚润下之风化朴硝,取其消痰破结,与半夏相合,一燥一润,一辛一咸,意在消解顽痰,相制为用;与茯苓相伍,可从二便分消结滞之伏痰。更以姜汁湖丸,姜汤送服,既能开胃化痰,又可兼制半夏毒性。诸药配伍,标本兼顾,消下并用,不治四肢,但以丸剂渐消缓化中脘伏痰,俾脾运复健,自然流于四肢之痰亦潜消默运,实属“治病求本”之方。

本方由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而成,较二陈汤少橘红、甘草、乌梅,多枳壳、风化朴硝。二方燥湿行气之力相近,而软坚消痰之力则以本方为优,原治中脘伏痰,上行攻臂之臂痛,临证对咳痰稠粘不爽、胸脘满闷,以及眩晕、梅核气等由顽痰所致者,亦可酌情用之。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主治痰伏中脘,流注经络之证。临床应用以两臂痠痛,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为辨证要点。凡属风湿臂痛者忌用。

2.加减运用:两臂痠痛或肢体麻木较甚者,可加入桂枝、姜黄、鸡血藤等活血通络之品;手臂抽掣者,可酌加全蝎、僵蚕等以熄风止痉;用治咳痰稠粘,可酌加海浮石、瓜蒌等以润燥化痰。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上肢血管性水肿、慢性支气管炎、颈椎病、前列腺增生症等属顽痰停伏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全生指迷方》录《是斋百一选方》卷5:“臂痛不能举手,或左右时复转移,由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流行,与上气搏,四肢属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2:“中脘停痰伏饮者,此方主之。半夏燥湿,茯苓渗湿,湿去则饮不生;枳壳消坚,化硝软坚,坚去则痰不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治疗邪入气营型流行性乙型脑炎

    暑热壅盛入气营,高热头痛面赤红。烦躁不安口渴饮,此为气分偏盛型。邪陷心营神昏迷,反复惊厥抽搐拘。解毒透邪清气营,白虎清营加减服。膏兰青竹翘紫草,知母生地玄丹皮。高热昏迷郁金菖,安宫…

  • 中医验方汇选:慢性肾炎方,腰肌劳损方等

    慢性肾炎方 (方名商陆杜仲散) 方药:商陆、泽泻、杜仲各90克。 功效:补肝肾、利水泻热。 炮制及用法:上药洗净切片,用温开水浸泡1~2小时后,文火煎熬2次,滤液合并浓缩,再加糖及…

  • 褥疮的疾病描述及治疗

    疾病描述褥疮是指因久病卧床,患部受压磨擦而形成难愈之溃疡。古称席疮。其特点是:受压部初起红斑,继而溃烂,坏死难敛,甚至累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与季节、年龄、性别无关。主要为重病或…

  • 昆明山海棠片的功效与副作用,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

    山海棠为昆明草药,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民间作杀虫药和农药,可治疗风湿病。主要功用为活血化瘀,止痛。叶老以山海棠菜配合慢肾方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对单纯性蛋白尿为主而水肿不甚者效…

  • 四肢麻木可以这么治

    木耳、核桃仁、蜂蜜各120克,将木耳洗净泡发软,与核桃仁、蜂蜜捣成泥,放碗内上锅蒸熟,分四次吃完,可驱风活血,治四肢麻木症。孕妇禁用。

  • 治疗咳嗽的偏方19

    萝卜、猪肺各1个,杏仁15克。[制用法]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喝汤。[适应证]久咳不止。

  • 两则药膳调治遗精病

    肾虚不固而致者可用:①猪腰核桃汤:猪腰子1对,杜仲30克,核桃肉30克。三物共煮后加盐去杜仲渣,吃猪腰喝汤。隔日1次,至愈为止。②杞果山药汤:杞果50克,芡实、山药各100克。共煎…

  • 治疗足跟痛方集锦

    1.足跟痛消除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2.药浸法治足跟痛: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

  • 太子参烧羊肉

    熟羊肋条肉350克,太子参75克,水发香菇、玉兰片各25克,鸡蛋1个,调料适量。太子参水煎取浓缩汁5毫升备用;羊肉切成薄片;鸡蛋、淀粉加糖色少许搅成糊,放入肉调匀;香菇、玉兰片皆切…

  • 升麻芝麻炖猪大肠

    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猪大肠一段(3O厘米长),调料适量。升麻、黑芝麻装入洗净之猪大肠内,两头扎紧,放入砂锅内,加葱、姜、盐、黄酒、清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至猪大肠熟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