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医案分析

【组成】苏叶9g 杏仁9g 前胡9g 制半夏9g 茯苓9g 桔梗6g 炒枳壳6g 橘皮6g 生姜3片 大枣3枚

【主治】外感凉燥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病案】患者,男,9岁。感冒3天,见鼻塞流涕,咳嗽有痰不发热,有时恶心,食欲不振,小便稍黄,大便正常,日1次,精神稍差,咽稍红,苔白,脉弦。本证为脾肺素虚,痰湿阻遏,风寒外束。治宜宣肺散寒、燥湿化痰。处方:苏叶6g,杏仁6g,半夏6g,枳壳6g,桔梗6g,前胡6g,茯苓6g,陈皮6g,生姜3片,大枣2枚,甘草6g。因有咳逆另加旋覆花6g(布包)。取3剂,水煎分多次服,每日1剂。表寒解,咳嗽大减,又照原方继服3剂而愈。 (摘自《中国民间疗法》)

【分析】吴鞠通说:“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该例患儿定是感受了寒凉之邪,“鼻塞流涕”是很明显的外感之征,又非咽痛目酸的风热和咽干鼻燥的外燥。我们都知道杏苏散是轻宣凉燥的代表方剂,但从上述症状看,却是外感寒邪之证,是不是医者用错了呢?当然不是,你如果过于追究课本上的框框,那就大错特错了。你看看杏苏散里的药物组成:苏叶辛温,散风解表,兼能宣肺;杏仁苦温而润,宣肺平喘。二药合用,轻宣达表,止咳化痰,共为君药。分析其他药之前,我们得再来看看上述症状,从“有痰、时有恶心、食欲不振,精神稍差”等征来看,可能有脾肺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该患儿由于素体脾虚而易生湿生痰,脾虚失于健运而影响消化(当然,也可能是感冒直接造成的)。方中用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二陈汤,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枳壳、桔梗、前胡,均是降气化痰之品。外加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行津液。诸药配合,还要追究是否是燥邪不可吗?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命火丸口服胶囊治肝脾肿大

    主治:肝脾肝大,肝大3指,脾肿巨大,伸入盆腔占满全腹。淋巴结中度肿大,胸骨压痛,有些骨骼隐痛钝痛。 处方:羌活250克,牛蒡子250克,僵蚕250克,蜈蚣20条,威灵仙250克,三…

  • 治疗风寒咳嗽的中药方剂

     1.风寒咳嗽简验方歌 风寒咳嗽势缠绵,到处农村是药园,五匹风同紫苏梗,生姜黄糖一并煎。 注:五匹风15克 苏梗15克 生姜6克 黄糖酌用。上药为一日量。   2.葱豉苏姜汤方歌 …

  • 润肠通便单味中药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润肠通便中药有以下几种,且大多能代茶饮或作为食用。大黄:清热解毒,泻热通便。番泻叶:清热,通便,泄下。杏仁:润肺化痰,宣肺理气,润肠通便。肉苁蓉:补肾益精,润肠…

  • 痛经的病因病机,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痛经的中医治疗方剂

    痛经血滞兼血虚,养血和血痛自除。疏通冲任调整体,固护精血效迥殊。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以行经前后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为特点。古称“经引腹痛”。痛经见于《诸病源侯论》,…

  • 肾亏腰痛

    (包括妇女产后腰痛)韭菜籽3两,炒脆,磨成粉,一次2钱,用淡盐水送服,一日二次,服完即愈,忌房劳。

  • 二陈汤组成,主治,临床加减运用医案

    【组成】半夏15g 橘红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 生姜7片 乌梅1个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缓滑。 【病案…

  • 从水谷精微分布紊乱机制探讨中医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思路

    摘要:笔者受《素问·经脉别论篇》“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精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 小儿百日咳的治疗方法

    小儿百日咳小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是发病的1-2周,咳嗽是阵发性、痉挛性,当咳嗽剧烈时,一次发作完毕后,伴有拖长的鸡鸣样吸气声。其发作时,有连续不断而紧接的短咳,没有吸气的余地,甚至发…

  • 猪腰子治遗精

    (睡觉做梦流精)猪腰子一个,切开去掉白膜,放入韭菜籽二钱,用钱扎好蒸熟,再切碎加油盐吃,一日一个,连吃四、五个腰子,有固精壮阳之功效。

  • 香莱根治荨麻疹

    取十几棵香莱的根须洗净切段,煮5分钟,调上蜂蜜,连吃带饮。对荨麻疹的红、肿、痒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我们曾多次给孩子们服用。应连续煮饮3天,每天喝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