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医案分析

【组成】苏叶9g 杏仁9g 前胡9g 制半夏9g 茯苓9g 桔梗6g 炒枳壳6g 橘皮6g 生姜3片 大枣3枚

【主治】外感凉燥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病案】患者,男,9岁。感冒3天,见鼻塞流涕,咳嗽有痰不发热,有时恶心,食欲不振,小便稍黄,大便正常,日1次,精神稍差,咽稍红,苔白,脉弦。本证为脾肺素虚,痰湿阻遏,风寒外束。治宜宣肺散寒、燥湿化痰。处方:苏叶6g,杏仁6g,半夏6g,枳壳6g,桔梗6g,前胡6g,茯苓6g,陈皮6g,生姜3片,大枣2枚,甘草6g。因有咳逆另加旋覆花6g(布包)。取3剂,水煎分多次服,每日1剂。表寒解,咳嗽大减,又照原方继服3剂而愈。 (摘自《中国民间疗法》)

【分析】吴鞠通说:“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该例患儿定是感受了寒凉之邪,“鼻塞流涕”是很明显的外感之征,又非咽痛目酸的风热和咽干鼻燥的外燥。我们都知道杏苏散是轻宣凉燥的代表方剂,但从上述症状看,却是外感寒邪之证,是不是医者用错了呢?当然不是,你如果过于追究课本上的框框,那就大错特错了。你看看杏苏散里的药物组成:苏叶辛温,散风解表,兼能宣肺;杏仁苦温而润,宣肺平喘。二药合用,轻宣达表,止咳化痰,共为君药。分析其他药之前,我们得再来看看上述症状,从“有痰、时有恶心、食欲不振,精神稍差”等征来看,可能有脾肺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该患儿由于素体脾虚而易生湿生痰,脾虚失于健运而影响消化(当然,也可能是感冒直接造成的)。方中用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二陈汤,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枳壳、桔梗、前胡,均是降气化痰之品。外加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行津液。诸药配合,还要追究是否是燥邪不可吗?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中风的中药方剂

      1.升降散方歌 升降散原治瘟方,中风借用效亦良。口眼歪斜言不爽,便通浊降有专长。灵活运用随加减,实证闭证宜煎尝。太极丸治急惊妙,加入胆星与竺黄。 注:风邪卒中人体,证见突然口眼…

  • 久痢堕胀简便验方歌

    久痢缠绵斑鸠窝,菔头地瓜与仙鹤。再加五钱马蹄草,初起不宜防固着。 注:斑鸠窝30克 老莱菔头30克 地瓜藤30克 仙鹤草30克 马蹄草15克,水煎服。治久痢不止,食欲不振。此方初痢…

  • 活血止血类食物

    活血止血类食物活血、止血类食物,都属于理血类食物。理血类食物又分两种:一种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宜于治疗血瘀证,称为活血类食物,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忌食。另一种有止血作用,宜于吐血,便…

  • 蛋清羹

    [原料]鸡蛋2个,白糖40克。[做法]将鸡蛋去黄取清与白糖搅匀,沸水冲服。[用法]每早空腹饮用,连服15日。[作用]清热解毒。主治鼻衄。[评注]鸡蛋清甘寒、能清热解毒,白糖甘凉、能…

  •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砂仁的出处 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名缩砂密。《海药本草》云:“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   《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

  • 附骨疽是什么病?附骨疽和臁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疽症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多按疽发生的部位命名。如生于腋下的叫腋疽,生于肋部的叫肋疽,生于脑后项部的叫脑疽,发于四肢、生于长骨部的叫附骨疽,部位以骨为最多,其次是股骨、肱骨和桡骨等等。…

  • 口疮的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1)维生素C片,每次2片,每日3次。(2)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次。(3)杞菊地黄丸,每次9粒,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4)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

  • 破伤风的偏方

    蟾蝎丸治破伤风药物:蟾酥6克,干全蝎15克,天麻15克。用法:蟾酥化为糊。干蝎炒,天麻炒,研末,与蟾酥调成绿豆般大小丸。每次1-2丸,粮食酒送服。

  • 生黑发方十五

    白茯苓、辽参、细辛(去叶)、香附子(炒去毛)、白蒺藜(炒、去角)、川芎、缩砂仁各15克,龙骨(研)、石膏(煅)、百部、白芷21克,麝香少许。将药共碾细末,后人麝香,再研均匀。每夜临…

  • 《当代中医必效奇方秘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各科十大病系秘方,每方分:主治、处方、疗效、按语等项。   目录 内科 呼吸系统疾病 1 感冒汤治各型感冒(湖南 黄梅溪) 2 方便方治感冒咳嗽(河南 贾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