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艾_鸭脚艾可以入药吗_鸭脚艾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秦州庵(艹闾)子、鸡鸭脚艾、甜菜子、野勒菜、四季菜、鸡甜菜、鸭脚菜、甜艾、珍珠菊、土鳅菜、刘寄奴、大力王、白花蒿、野芹菜、白花艾、白米蒿、土三七、肺痨草、红姨妈菜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理气化湿。主血瘀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慢性肝炎;肝脾肿大;食积腹胀;寒湿泄泻;疝气;阴疽肿痛;跌打损伤;水火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苞蒿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白苞蒿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主根明显,侧根细长;根状茎短,直径4-10mm。茎直立,有纵棱,上部多分枝。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有柄或假托叶;叶片广卵形或长卵形,长5.5-12.5cm,宽4.5-8.5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3-5枚,变化大,卵形、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表,基部与侧边中部裂片最大,长2-8cm,宽1-3cm,先端渐尖、长尖或钝尖,边缘细裂齿或全缘;叶柄长2-5cm;上部叶与苞叶略小,羽状深裂或全裂。头状花序卵圆形,无柄,基部无小苞叶,在分枝的小枝上数枚或10余枚,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总苞钟状卵形;总苞片3-4层,半膜质或膜质;花杂性,外层雌花3-6朵,长约2mm;中央两性花,4-10朵,长2.5mm,均有管状;雄蕊5;柱头2裂,裂片先端呈画笔状。瘦果椭圆形,长约1.5mm。花、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林缘、路旁、山坡草地及灌丛下。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至醅各地区。

文献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为叶细多歧;间有阔者,杂之姜蕤,如鸡鸭脚然类植物。搓之作香。始载于《中国药学大辞典》。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活血通经,疗霍乱水泻,止金疮出血。治汤火伤,心气痛,水胀,大小便血。2.《陆川本草》:清肺止咳。治肺炎咳嗽,气喘。3.《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接骨,疮疡。4.《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皮肤溃疡,汤火伤,头风痛。5.《中国药学大辞典》:主治脚气疝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68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荆芥_荆芥的副作用_荆芥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假苏、鼠蓂、姜芥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

  • 海狗油

    海狗油(《纲目拾遗》) 【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动物形态参见"海狗肾"条。 【采集】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 【性味】性热。 【功用主治】善消利。治三焦浊逆之气…

  • 百合花

    百合花(《滇南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植物形态详"百合"条。 【化学成分】参见"百合"条。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微苦。" 【归经】《滇南本草》…

  • 铁破锣_铁破锣的药用功效_铁破锣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猴儿七、白细辛、土黄连、白毛三七、定木香、太白黄连、黄三七、滇豆根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主风热感冒;目赤肿痛;咽喉疼痛;风湿骨痛;外用…

  • 华山参_华山参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华山参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秦参、二月旺、白毛参、热参、大紫参 性味:味甘;微苦;涩;性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咳喘多痰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 原形态:…

  • 二歧根莲花根_二歧根莲花根的适用范围_二歧根莲花根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土黄芩、草玉梅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痢疾;疮痈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二歧银莲花的根茎。 原…

  • 化金丹

    化金丹(《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种植物四棱猪屎豆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四棱猪屎豆多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茎直立,枝四棱,被丝光质短柔毛。叶互生,矩线形或线状披针形,…

  • 线叶金鸡菊_线叶金鸡菊有副作用嘛_线叶金鸡菊的中药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除虫菊、剑叶波斯菊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解热毒;消痈肿。主疮疡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剑叶金鸡菊的全草。 原形态:剑叶金鸡菊多年生草本,高…

  • 山油麻

    山油麻(《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榔树(《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山脚麻(《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榆科植物山油麻之叶。 【植物形态】山油麻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

  • 大透骨草

    大透骨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尾叶越橘的全草。 【植物形态】尾叶越橘灌木,高1米以上。茎直立,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