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_小蓟的中药用途_小蓟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刺儿菜、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野红花、刺角菜、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小刺盖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消肿。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刺儿菜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茎直立,高30-80cm,茎无毛或被蛛丝状毛。基生叶花期枯萎;下部叶和中部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1.5-10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通常无叶柄,上部茎叶渐小,叶缘有细密的针刺或刺齿,全部茎叶两面同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雌雄异株;雄花序总苞长约18mm,雌花序总苞长约25mm;总苞片6层,外层甚短,长椭圆状披针形,内层披针形,先端长尖,具刺;雄花花冠长17-20mm,裂片长9-10mm,花药紫红色,长约6mm;雌花花冠紫红色,长约26mm,裂片长约5mm,退化花药长约2mm。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状。花期5-6月,果期5-7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间。资源分布: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外的全国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1.《医学衷中参西录》:小蓟,山东俗名萋萋菜,萋字当为蓟字之转音,奉天俗名枪刀菜,因其多刺如枪刀也。其根与茎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剖取鲜者捣烂,取其自然汁开水服之。若以入煎剂不可久煎,宜保其新鲜之性,约煎四、五沸即取汤饮之。又其茎中生虫即结成疙瘩,状如小枣,其凉血之力尤胜。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以治吐血、衄血之因热者尤效。用时宜取其生农田间嫩而白者。2.《中药志》:历代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唐本草》: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肿也。《日华子本草》: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本草汇言》:沈则施云,按二蓟治血止血之外无他长,不能益人。如前人云养精保血,补虚开胃之说,不可依从。《本草求原》:大蓟、小蓟二味根、叶,俱苦甘气平,能升能降,能破血,又能止血。小蓟则甘平胜,不甚苦,专以退热去烦,使火清而血归经,是保血在于凉血。《医学衷中参西录》:鲜小蓟根,性凉濡润,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着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诸效也。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于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食疗本草》:取菜煮食之,除风热。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伤过,捣汁半升服之。金疮血不止,挼叶封之。夏月热,烦闷不止,捣叶取汁半升服之。《本草拾遗》: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痢'一作'崩'),金疮出血,呕吐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日华子本草》:根,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本草图经》:生捣根绞汁服,以止吐血、衄血、下血。《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分类草药性》:治血淋胀痛,跌打损伤,红崩,白带。《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止血,降压,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症,高血压,黄疸,肝炎,肾炎。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7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旋花

    旋花(《本经》) 【异名】筋根花(《本经》),蚊子花(《本草图经》)。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花朵。 【植物形态】篱天剑,又名:蒚(《诗经》),藑茅(《尔雅》),蕣(《说文》…

  • 寻骨风

    寻骨风(《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清骨风、猫耳朵(《南京民间药草》),穿地节、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黄木香(《江苏植药志》),白面风、兔子耳(《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马兜…

  • 大金发藓

    大金发藓(《中国药植志》) 【异名】独根草(《中国药植志》),小松柏、岩上小草、眼丹药、一口血(《贵州草药》),矮松树、万年杉(《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金发藓科植物大金发…

  • 鱼油_鱼油有什么副作用_鱼油有医用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鱼脂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降脂。主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栓塞的及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从魟科、鳐科食用鱼中提取的脂肪油。 原形态:1…

  • 薄荷_薄荷的功效与作用_女人喝薄荷水的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蕃荷菜、菝蕑、吴菝蕑、南薄荷、猫儿薄苛、野薄荷、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

  • 白杨树根皮

    白杨树根皮(《四川中药志》) 【异名】白杨皮(《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根皮。植物形态详"白杨树皮"条。 【采集】春季采挖。 【性味】苦,平。 ①《分类草药性》…

  • 环草

    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石斛的…

  • 天生草_天生草的副作用_天生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蛇咬药、漏芦、山韭菜、土漏芦、白千针万线草、大兰花参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舒筋活络;解毒消肿。主小儿疳积;脾虚带下,湿痹酸痛;乳痈肿痛,毒蛇咬伤 …

  • 竹叶

    竹叶(《别录》) 【异名】淡竹叶(《别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采集】随时采鲜者入药。 【药材】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

  • 五倍子_五倍子可以食用吗_五倍子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盐麸叶上球子、文蛤、百虫仓、木附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性味:酸;涩;寒 功能主治: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