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_小蓟的中药用途_小蓟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刺儿菜、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野红花、刺角菜、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小刺盖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消肿。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刺儿菜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茎直立,高30-80cm,茎无毛或被蛛丝状毛。基生叶花期枯萎;下部叶和中部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1.5-10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通常无叶柄,上部茎叶渐小,叶缘有细密的针刺或刺齿,全部茎叶两面同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雌雄异株;雄花序总苞长约18mm,雌花序总苞长约25mm;总苞片6层,外层甚短,长椭圆状披针形,内层披针形,先端长尖,具刺;雄花花冠长17-20mm,裂片长9-10mm,花药紫红色,长约6mm;雌花花冠紫红色,长约26mm,裂片长约5mm,退化花药长约2mm。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状。花期5-6月,果期5-7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间。资源分布: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外的全国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1.《医学衷中参西录》:小蓟,山东俗名萋萋菜,萋字当为蓟字之转音,奉天俗名枪刀菜,因其多刺如枪刀也。其根与茎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剖取鲜者捣烂,取其自然汁开水服之。若以入煎剂不可久煎,宜保其新鲜之性,约煎四、五沸即取汤饮之。又其茎中生虫即结成疙瘩,状如小枣,其凉血之力尤胜。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以治吐血、衄血之因热者尤效。用时宜取其生农田间嫩而白者。2.《中药志》:历代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唐本草》: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肿也。《日华子本草》: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本草汇言》:沈则施云,按二蓟治血止血之外无他长,不能益人。如前人云养精保血,补虚开胃之说,不可依从。《本草求原》:大蓟、小蓟二味根、叶,俱苦甘气平,能升能降,能破血,又能止血。小蓟则甘平胜,不甚苦,专以退热去烦,使火清而血归经,是保血在于凉血。《医学衷中参西录》:鲜小蓟根,性凉濡润,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着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诸效也。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于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食疗本草》:取菜煮食之,除风热。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伤过,捣汁半升服之。金疮血不止,挼叶封之。夏月热,烦闷不止,捣叶取汁半升服之。《本草拾遗》: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痢'一作'崩'),金疮出血,呕吐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日华子本草》:根,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本草图经》:生捣根绞汁服,以止吐血、衄血、下血。《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分类草药性》:治血淋胀痛,跌打损伤,红崩,白带。《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止血,降压,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症,高血压,黄疸,肝炎,肾炎。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7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肺心草

    肺心草(《云南中草药》) 【异名】梅花草、白侧耳。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突隔梅花草多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基生叶厚纸质,肾形或心形,长2.5…

  • 白龙头

    白龙头(《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原植物详"山莴苣"条。 【采集】春、夏采。 【药材】幼苗时,根呈块状,簇生。卵圆形,肉质,表面黄褐色,平滑;老时伸延呈圆锥…

  • 藤茶_藤茶有什么副作用_藤茶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霉茶叶 性味: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蛇…

  • 竹节草_竹节草有副作用吗_竹节草有毒性吗

    基础信息 别名:竹节菜、翠蝴蝶、翠娥眉、笪竹花、倭青草、竹菜、鸭跖草、竹节草、竹蒿草、竹节花、黄花草、竹蒿草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疮疖痈肿;咽喉肿痛…

  • 藜芦

    藜芦(《本经》) 【异名】葱苒(《本经》),葱葵、山葱、丰芦、蕙葵、公苒(《吴普本草》),梨卢(《本草经集注》),葱菼(《别录》),葱白藜芦、鹿葱(《本草图经》),憨葱(《儒门事亲…

  • 野凤仙花

    野凤仙花(《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假凤仙花、假指甲花(《陆川本草》)。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的全草。 【植物形态】野凤仙花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部发达,肉质,根…

  • 狗脚草根

    狗脚草根(《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文摘集》)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假木荷的根。 【植物形态】假木荷,又名:星芒克雷木。常绿乔木,高4~6米。小枝棕色。叶互生,革质;椭圆…

  • 霞天曲

    霞天曲(《本草备要》) 【来源】为半夏等药和霞天膏制成的曲剂。 【制法】制半夏,焦冬术、白茯苓各9斤,党参12斤,炙甘草4.5斤,广陈皮4.5斤,霞天膏12斤。先将霞天膏置适当容器…

  • 石斛

    石斛(《本经》) 【异名】林兰、禁生(《本经》),杜兰、石蓫(《别录》),金钗花、千年润(《纲目》),黄草(《药物出产辨》),吊兰花(《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

  • 小茄

    小茄(《贵州草药》) 【异名】小村金黄。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茄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茄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匍匐或倾斜,全体被土黄色柔毛。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卵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