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_乌骨鸡有什么危害_乌骨鸡有副作用嘛

基础信息

别名:乌鸡、药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竹丝鸡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主虚劳赢瘦;骨蒸痨热;消渴;遗精;久泻;久痢;崩中;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乌骨鸡去羽毛及内脏的全体。

原形态:乌骨鸡,体躯短矮而小。头小,颈短,具肉冠,耳叶绿色,略呈紫蓝。遍体毛羽色白,除两翅羽毛外,全呈绒丝伏;头上有一撮细毛突起,下颌上连两颊面生有较多的细短毛。翅较短,而主翼羽的羽毛呈分裂状,致飞翔力特别强。毛脚,5爪。跖毛多而密,也有无毛者。皮、肉、骨均黑色。也有黑毛乌骨、肉白乌内、斑毛乌骨等变异种。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各地均有人工饲养。乌骨属于肉用型品种,与其他家鸡相比,乌骨鸡具有以下几种特征:①形态特征和类型分化性状明显,表明它具有很外的驯养历史和很高的驯化水平。②吡食性强,掘土习性明显,适应于集群放牧饲养。③体态轻盈、灵活、好阗。④就巢性强,成鸡每产蛋20枚左右即出现“抱窝”行为,停止产蛋1个月左右。故每年只产蛋50-60枚。⑤生长发育较慢,一般幼雏到60天龄时,体重仅60g左右,180天龄时才能性成熟,开始产蛋。⑥比其他鸡种更能适应潮湿气候。⑦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高于其他鸡种。资源分布:主要有3个类型:①白丝羽乌骨鸡。主产于江西泰和地区,扩散到了全国各地,以及国外。②白扁羽型乌骨鸡。主产于浙江省江山地区,扩散到华东各地。③黑扁羽型乌骨鸡。主产于云南昭通地区、陕西略阳地区,数量也比较多,仅零星扩散到全国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纲目》: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俱乌者,肉白骨乌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乌骨鸡补血益阴,则虚劳赢弱可除,阴回热去,则津液自生,渴自止矣。阴平阳秘,表里固密,邪恶之气不得入。心腹和而痛自止。益阴,则冲、任、带三脉俱旺,故能除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疾也。2.《滇南本草》:补中止渴。3.《纲目》:补虚劳赢弱,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4.《本草通玄》:补阴退热。5.《本草再新》: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94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野木瓜

    野木瓜(《国药的药理学》) 【异名】那蘑、牛藤(《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七姐妹藤的茎、根。 【植物形态】七姐妹藤常绿藤本。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7小叶,长圆形至…

  • 茨菇草_茨菇草有什么副作用_茨菇草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催生草、灵芝草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调经;催产;行气。主月经过多;难产;胸闷;气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箭叶大油芒的全草。 原形态:箭叶大…

  • 小叶枇杷

    小叶枇杷(《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 【异名】白香柴(《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黄花杜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的叶。 【植…

  • 牛膝茎叶

    牛膝茎叶(《本草图经》) 【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牛膝"条。 【采集】7~8月采。 【功用主治】治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 《纲目》:"治寒湿痿痹,老疟,淋…

  • 罗勒子_罗勒子的功效与作用_罗勒子有什么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兰香子、光明子 性味:味甘;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祛翳。主目亦肿痛;倒睫目翳;走马牙疳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和毛罗勒的果实。 原形态…

  • 小叶山鸡尾巴草

    小叶山鸡尾巴草(《浙江天舢药植志》) 【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叶。 【植物形态】华中介蕨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短而横走。叶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厘米,…

  • 猕猴桃根_猕猴桃根的副作用_猕猴桃根有毒性吗

    基础信息 别名:洋桃根 性味:甘;涩;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消肿。主治肝炎;痢疾;消化不良;淋浊;带下;风湿关节痛;水肿;跌打损伤;疮疖;瘰疬结核;胃肠道肿…

  • 鬼目

    鬼目(《别录》) 【异名】来甘(《别录》),白草子(陶弘景),排风子(《纲目》),毛藤果(《百草镜》)。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白毛藤"条。 【采集】冬季果实成…

  • 铁棒锤茎叶

    铁棒锤茎叶(《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等的茎叶,植物形态详"铁棒锤"条。 【采集】7~8月采收。 【性味】《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热,…

  • 桐木

    桐木(《纲目》)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木材。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化学成分】毛泡桐木部含泡桐素、异泡桐素、d-芝麻素、d-细辛素。幼枝含与丁香甙有关的、结构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