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刀_马刀是贝壳吗_马刀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蜌、单姥、齐蛤、马蛤、焷岸岸

性味:味咸;性凉

功能主治:散结消痰;通淋除热;凉血止血;平肝熄风。主瘿瘤;痰饮;淋病;崩漏;吐血;衄血;眩晕;耳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蚌科动物巨首楔蚌或短褐矛蚌及其近缘种的贝壳。

原形态:1.巨首楔蚌,楔蚌中较大的一种,一般壳长约70mm,壳高约35mm,壳宽约25mm。壳质厚而坚硬。贝壳前部极膨大,向后高度和宽度急剧缩小,因此外形呈长三角楔状。贝壳前部之膨大处的后方有一凹陷,约位于壳中。壳顶位于背缘前端,高而膨大,常呈破蚀誊宙表面棕褐色,具有同心圆有生长线。铰合部发达,左壳具2枚拟主齿和2枚侧齿,前拟主齿呈片状,后拟主齿呈三角锥状,顶部有细的裂纹,2枚侧齿细长而平行;右壳只有1枚三角锥状的前拟主齿和1枚侧齿,其后拟主齿只留有痕迹。2.短褐矛蚌,壳长达170mm,壳高44mm,壳宽39mm。壳坚厚,略膨胀,两侧不对称,狭长,呈长矛形。长度为高的4-5倍。壳顶部稍膨胀,低于背缘,常被腐蚀,靠近前端,在贝壳全长1/10处。前缘钝圆,前背缘直,后背后缘在壳长1/2处渐向下斜,腹缘直,中部稍凹后缘略圆或锐角。小月面长形,发达。壳面灰褐色,生长纹细致。贝壳中部的生长纹间具有排列整齐的粗短颗粒形纵褐。并在壳顶处有锯齿状纵褐,故称短褐矛蚌。铰合部发达,左壳具有2枚略呈三角锥形的拟主齿,2枚长刃状的侧齿;右有2枚拟主齿,1枚侧齿。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多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的湖泊或河流中,尤喜在急流水域中生活。以微小生物和植物碎屑为食料。2.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及池塘内。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2.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陶弘景:马刀长六七寸,(江)汉间人名为单姥、亦食其肉,肉似蚌。2.《纲目》:马刀似蚌而小,形狭而长,其类甚多,长短大小,厚薄邪正,虽有不同,但性味功用,大抵则一。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经》:主漏下赤白,寒热,破石淋。2.《别录》:除五脏间热,肌中鼠鼷,止烦满,补中,去厥痹,利机关。3.《纲目》:消水瘿,气瘿,痰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97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上山龙

    上山龙(《陕西中草药》) 【异名】蓝果野葡萄(《中国经济植物志》),大接骨丹、过山龙(《陕西中草药》),扁担藤(《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闪光蛇葡萄的根皮。 【植物…

  • 白榄根

    白榄根(《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根。植物形态详"橄榄"条。 【功用主治】清咽,解毒,利关节。治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 ①《岭南采药录》:"治脚气,白浊。" …

  • 刺蜜

    刺蜜(《本草拾遗》) 【异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给敦罗(《本草拾遗》),刺糖、骆驼刺糖(《新疆药材》),阳塔克西克尔(维名)。 【来源】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

  • 鹿衔草_鹿衔草是中药吗_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鹿安茶、鹿含草 性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

  • 大母猪藤_大母猪藤泡水喝有什么作用_大母猪藤能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野葡萄、绿叶扁担藤、稀果野葡萄、地五加、母猪藤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络;清热解毒。主牙痛;风湿关节炎;无名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

  • 牡丹藤

    牡丹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木通花、大叶铁线莲(《经济植物手册》),草本女萎、草牡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叶铁线莲的根或茎。 【植物形态】大…

  • 蒴藋赤子

    蒴藋赤子(《证类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蒴藋"条。 【功用主治】《范汪方》:"疗手足忽生疣目,蒴藋赤子挼使坏,疣目上涂之,即去。"

  • 功劳叶_功劳叶可以直接煮水喝吗_功劳叶与枸骨叶的区别

    基础信息 别名:枸骨叶、猫儿刺、枸骨刺、八角茶、老鼠刺、十大功劳叶、老虎刺、狗古艻、散血丹、八角刺、羊角刺、老鼠怕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虚热;益肝肾;祛风湿。主阴虚劳热;咳嗽…

  • 地沙_地沙的功效与作用_地沙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米洋参 性味:平;甘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玉簪科植物三品一枝花的根茎及根。 原形态:三品一枝花,一年生小草本,…

  • 丁香_丁香的食用方法_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叶泻;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