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壶卢_苦壶卢是中药吗_苦壶卢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苦匏、蒲卢、苦瓠、约壶、约腹壶、苦瓠娄、亚腰壶卢、长柄茶壶卢、药壶卢、细颈葫芦、长柄葫芦、金葫芦、京葫芦、小葫芦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散结。主水肿;黄疸;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的果实。

原形态:小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软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0-20cm,顶端有2腺体,被毛;卷须纤细,上部分2歧,初时被微柔毛;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0cm,不分裂或3-5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弯缺开张,边缘有不规则的齿;掌状脉5-7。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萼筒漏斗状,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裂往皱波状,雄蕊3,花室折曲。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子房中间缢缩,花柱粗短,柱头3,2裂。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哑铃状,下部大于上部,长不足10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唐本草》:苦瓠,服之过分,令人吐利不止者,宜以黍穰灰汁解之。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苦瓠,治黄瘅水气,大小便不通,必暴病实证,庶可劫之。若久病胃虚误服,必致吐痢不止,往往致毙,可不慎欤!其子,治鼻窒气塞,目疾胬肉血翳,取苦寒以降火也。2.《神农本草经》: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3.《药性论》:治水浮肿,面目肢节肿胀。下大水气疾。4.《唐本草》:主水肿、石淋,吐呼嗽(呼嗽一作呀嗽),囊结淡饮。又煮以汁,渍阴,疗小便不通。5.孟诜:主消渴、恶疮。6.《本草拾遗》: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去伤寒鼻塞,黄疸。又煮令热,解开,熨小儿闪癖。7.《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渴,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治石淋,吐蛔虫。8.《本草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NI者。9.《植物名实图考》:能吐人,凡瘴毒多以吐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2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通骨消根_通骨消根的副作用及禁忌_通骨消根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土玄参、土牛七、强过头、地藕、群党、鸭嘴参、大青、老鸦杓、白狗肠、老鸭嘴、假山苦瓜、葫芦藤、老鼠黄瓜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痛…

  • 伊贝母—裕民贝母

      伊贝母—裕民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Yuminensis  (英) YuminFritillaryBulb  【别名】 蓝花贝母。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

  • 桑黄_桑黄的服用禁忌_桑黄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桑上寄生、桑臣、树鸡、胡孙眼、桑黄菰、桑黄菇、针层孔菌、梅树菌 性味:甘;苦;寒;辛;无毒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

  • 密陀僧

    密陀僧(《纲目》) 【异名】蜜陀僧(《雷公炮炙论》),没多僧(《唐本草》),炉底(《纲目》),银池、淡银(《药物出产辨》),金炉底、银炉底(《现代实用中药》),金陀僧(《中药志》)…

  • 萆薢_萆薢的功效和作用_萆薢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基础信息 别名:百枝、竹木、赤节、白菝葜、川萆薢、粉萆薢、山田薯、土薯蓣、麻甲头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

  • 蜘蛛_蜘蛛的医用功效_蜘蛛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次蠹、蛛蝥、蠾螋、蝳蜍、网工、蝃蝥、社公、网虫、扁蛛、圆蛛、癞癞蛛、蛛蛛、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解毒;散结。主狐疝偏坠,中风口?;小儿慢惊…

  • 白头翁茎叶

    白头翁茎叶(《日华子本草》) 【异名】白头翁草(《圣济总录》)。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白头翁"条。 【功用主治】治腰膝肢节风痛,浮肿及心脏病。 ①《日华子…

  • 八月札_八月札的功效和作用_八月札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畜葍子、拿子、桴棪子、覆子、八月楂、木通子、压惊子、八月瓜、预知子、八月炸、八月果、百日瓜、牵藤瓜、冷饭包、拉拉果、野香交、羊开口、腊瓜 性味:昧微苦,性平。归肝、…

  • 树头菜根

    树头菜根(《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根。植物形态详"鹅脚木叶"条。 【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治肝炎…

  • 浆水

    浆水(《嘉祐本草》) 【异名】酸浆(《纲目》),酸浆水(《本经逢原》),米浆水(《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用粟米加工,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 【制法】取炊熟粟米,浸冷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