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提纲 (卷八)

太阴以湿土主令,其经起足大指,循内踝,入腹,上膈,挟咽喉而连舌本。太阴为三阴之长,太阳经病不解,营卫内郁,自阳明而少阳,四日必传太阴之经。若脏阴素旺,则不拘何日,自经入脏。入脏则必须温里,解表不能愈矣。

仲景立太阴及少、厥之篇,皆入脏之里证,非四五六日之经病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0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伤寒说意》_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营秉木气,其性温散,温散则窍开,开则有汗。寒以敛之,营血不达,则无汗。营以发达为性,寒愈敛而营愈发,发而不透,故裹束卫气,而生表寒。寒气闭藏,卫阳郁陷,是以恶寒。寒性闭涩,是以脉紧…

  • 《伤寒说意》_厥阴乌梅丸证

    厥阴风木,生于肾水,而胎君火。水阴而火阳,阴胜则下寒,阳胜则上热。风动火郁,津液消亡,则生消渴。木性生发,水寒土湿,生意抑遏,郁怒冲击,则心中疼痛。木贼土败,脾陷则胃逆,故饥不欲食…

  • 《中医眼科备读》

    作者:聂天祥 致读者 前言 编者说明 《中医眼科备读》目录 卷一 目论语摘 概论 散清补泻 通利玄府 概论 五轮辨证 辨虚实、阴阳、经络 辨风热湿痰 辨目病难易 六淫 精亏 血病 …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四)

    阳明从燥金化气,其经在太阳之次,肌肉之分,起鼻之交頞,挟口环唇,行身之前,下膈挟脐,循胫外,由足跗而走大指。 阳明为三阳之长,太阳经病不解,营卫内郁,二日必传阳明之经。阳气盛满,故…

  • 《伤寒说意》_热入血室

    女子阳明病,正值经来,谵语下血者,此为热入血室。以神胎于魂而魂藏于血,血热则神魂迷乱也。火性炎上,其头上汗出,际(际 至也。)颈而还。此当凉营而发表也。

  • 《伤寒说意》_厥热胜复

    手足逆冷,则名为厥,其所以厥者,以其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之故也。不顺则逆,故曰厥逆。盖四肢秉气于脾胃,脾胃者,阴阳升降之枢轴,脾升胃降,阴阳交济,土气温和,故四肢不冷。…

  • 《伤寒说意》_阳明腑证

    阳明病,自经传腑之始,发表宜彻,汗出不彻,则经热郁蒸,自表传里。阳气拂郁,不得汗泄,身热面赤,烦躁短气,疼痛不知处所,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此必入胃腑。若以表药发之,汗出热退,犹可不…

  • 《伤寒说意》_阳明初病葛根汤证

    阳明腑证,自太阳传来,方其自经入腑之始,法宜解表。其得之中风,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者,宜桂枝汤。其得之伤寒,发热恶寒,无汗脉紧者,宜麻黄汤。以太阳、阳明,经腑合病,经证如初而腑热未成…

  • 《伤寒说意》_下利脉微

    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面发赤色,是水寒土湿,经阳微弱,郁而不通也。其人或腹痛,或咽痛,或干呕,或利止脉不出者,宜通脉四逆汤,姜、甘温中补土,附…

  • 《伤寒说意》_咽痛

    病人脉尺寸俱紧,是表里皆实,法当无汗,而反汗出者,阳亡而不守也,此属少阴脏病,必当咽痛而复吐利。以少阴水旺土湿,升降倒行,胃逆而贼于甲木,则为呕吐,脾陷而贼于乙木,则为泄利,甲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