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方

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炎症。湿疹一般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三种。急性湿疹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瘙痒;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成,皮疹主要表现为丘疹、鳞屑和痂皮。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色素加深,粗糙脱屑,苔藓样变等。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内外因素作用致使风、湿、热蕴结于皮肤而引发的。内蕴心火、脾湿以及素体禀赋不耐是引发湿疹的内因。
本病的中医治法为: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活血养血。提供的参考药方如下:
荆芥12防风12白藓皮15丹参12当归10生地15金银花15土茯苓18
薏苡仁24白芷9鸡血藤20赤芍10白术15党参18淮山18乌梢蛇15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93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人参果散

    戳玛根(块棍)60克,红糖适量。将戳玛根洗净、干燥、研细末,加入红糖,用沸水冲调服。功能调补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久泻不止,或病后体虚,少食乏力等症。见《食疗本草学》。

  •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胃平(张镜人方)

    【组成】柴胡6g,黄芩9g,杭白芍9g,炙甘草3g,紫苏梗6g,香附9g, 白花蛇舌草30g,徐长卿15g,香谷芽12g等。 【功效主治】调肝清热。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解】张…

  • 热喘(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医案

    齐× 男 9个月[主证]高热喘促2天,痰鸣气逆,面赤烦躁,阵阵欲发痉搐,指纹气关色紫(体温39.2℃)。[辨证]痰热互结,肺失肃降,有热极风动之征。[治则]清热镇惊,化痰平喘。[方…

  • 香油蒜泥治蛲虫

    取独蒜头3-5个,香油少许。将独蒜头捣烂如泥,加入香油少许,拌成泥浆状,取适量纱布包裹成小包,在睡时放在肛门处。蛲虫闻香后钻入蒜泥中,即可杀灭。每晚用1次。成人连用4-6晚,小儿连…

  • 肥儿饼治小儿厌食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查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用法:上药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作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

  • 四川,甘肃两省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干预建议处方和食疗方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24日发布《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干预建议处方(试行第一版)》。该处方为专家组根据目前掌握的临床资料提出的基础处方,各地可根据具体病情、气候特点以及不…

  •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有桂枝汤证,肤肿,脉沉,出黄汗。去枣、姜、草,加黄芪、苦酒。——《金匮要略》 黄芪18克,芍药、桂枝各11克,苦酒四勺。以水二合六勺,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问曰…

  • 阳痿的治疗偏方8

    羊肉100克,粳米150克。[制用法]羊肉洗净切碎片,将粳米人锅加水煮半熟时,加羊肉碎片煮烂即可。服食。[适应证]阳痿肾阳亏虚证。

  • 《伤寒论》之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探析

    【摘要】通过研究“胃强脾弱”、“肺失传送,脾亦失调”、“脾胃湿热相搏”等学说,探讨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的涵义及异同,提出麻子仁丸证不等同于脾约证的观点以及脾约证有胃热脾约及脾胃湿热两…

  • 阳痿的治疗偏方21

    锁阳、肉苁蓉、菟丝子、狗脊、补骨脂各9克,淫羊藿、山萸肉、炒山药各15克,茯神、五味子各12克,阳起石、石斛、当归各10克,远志6克,海马3克。[制用法]水煎。每日早饭后2小时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