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医案

贾×× 女 37岁
[主证]便溏已9月余,凌晨便急,日7~8行,甚则每时7~8行,便溏或泄水挟有粘液,腹痛且胀,时有里急,胃痛欲呕,食后尤甚,喜进热食,舌淡苔呈薄黄,脉沉细弦,不时腰酸疼痛,得暖则适。(某医院诊为过敏性结肠炎)
[辨证]脾肾两虚,胃寒气滞。
[治则]补益脾肾,温胃理气。

[方药]焦白术30克 怀山药30克 山萸肉12克 广木香3克 肉豆蔻9克 生姜片9克 车前草30克 煅龙牡各30克
按:此例泄泻兼痢日久,曾用中西药多方治疗收效甚微,且病情加重,甚则每时7~8行之多。上方是以“六味”之山药、萸肉补益脾肾之阴以为基础;主以焦白术健脾收涩止泻;广木香理气醒脾;肉豆蔻温脾胃涩大肠;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煅龙牡以固涩,车前草以分消。
服药3剂,证情大有好转,泄痢已减至3~4行,腹部亦有舒感,服至9剂,大便溏泄已渐成形,每日二行,纳食增加(由每日90~120克增至210克~240克),呕逆已止。因其过节食肉(已多日不敢食),又引起溏便3次,至第3日又恢复原状,大便每日2次。
方二:焦白术30克 炮黑姜9克 煨肉蔻12克 补骨脂12克 怀山药30克 车前草30克 炒谷麦芽各6克
本方仍以温补脾肾为主,加以运化分消之品,后未复发,并嘱少食厚味,以杜后患。
山药又名薯蓣,为薯蓣属,多年生蔓生草本,山野自生或栽植,根供药用。以河南怀庆产者个体肥大,色白多粉而且细腻,品质最佳。性味甘平,入脾、胃、肺、肾四经,有健脾胃补肺肾之功用,善治泄泻久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的论述。山药为治虚劳的要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有薯蓣丸方,即重用山药和群药炼蜜为丸,能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山药不寒不燥,凡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肾虚遗滑等证,都能治疗。近人张锡纯氏,盛称山药有挽救虚脱之功,用于虚甚之喘汗、气短,大便滑泄,极有效验,在《衷中参西录》一书多有治案,可为参考。但山药味涩而偏于滋腻,对于脾虚湿盛而满闷者,不宜使用。本例泄痢为脾肾两虚,故重用怀山药补益脾肾,以辅助焦白术更好发挥健脾收涩之作用。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1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衄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张xx,女,5岁。〔主证〕病已半年,患儿于1974年7月开始鼻衄,于8月全身出现状如核桃及黄豆大紫斑,斑不疼痛,当时查血小板仅有10¹⁰/升,住北京×××医院用强的松治疗,最多量每…

  • 五风内障的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五风内障证险恶,肝胆受邪惹大祸。首辨青绿斯为贵,抓紧施治莫错过。 五风内障,乃青风、绿风、黄风、乌风、黑风之总称,发病急骤,证情险恶,左右相传,最终双目俱损。 究其发病之源,有谓青…

  • 丁香粉速治牙疼

    药物:公丁香10粒。用法:上药研末。牙疼时将药末纳入牙缝中。疗效:此方治牙疼,一般数秒即能止疼,重着连续用2-3次。

  • 神经衰弱各种治疗偏方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多因患者长期受有精神创伤或突然受到某种精神刺激而造成的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失眠、心悸、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痛、易烦躁、食欲不振等。常用的临床有效…

  • 小儿哮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痰气交阻,肺气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鸣,肺管钥启阖受阻,呼吸艰难,憋闷不畅。【治法】宣肺降气祛痰平喘。【方名】蜂龙汤。【组成】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的临床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血痹肝家方。肝寒痛痹加温药,阴火乌麻芪藿尝。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的首方,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治疗因虚而致气血痹阻,呈现身体…

  • 黄褐斑方三

    生熟地各15克,玄参、天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 中医治疗肺痨(包括结核病)的药方

      1.治肺结核简便验方歌 肺结核拟简便方,葎夏百部银草良。抗痨而不伤正气,朝日煎水频频尝。 注:此方即葎草60克 夏枯草30克 百部12克 银柴胡12克 甘草6克 五味药组成。水…

  • 食疗法防治黄褐斑

    黄褐斑,亦称肝斑、蝴碟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疾病。黄褐斑多与内分泌,特别是性激素失调有关,最常见于生殖活动期的妇女。黄竭斑形成的原因很多,当人体肝脏或肾脏功能不佳而又过多接受紫…

  • 中风暴脱的论治

    马xx 男 68岁[主证]中风偏瘫已有3年,其人素有酒癖,性多急躁,左侧半身拘急不能行动,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因昨生气,突由翌晨痰壅气逆,鼻中鼾声,汗出至颈,所出之汗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