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医案

贾×× 女 37岁
[主证]便溏已9月余,凌晨便急,日7~8行,甚则每时7~8行,便溏或泄水挟有粘液,腹痛且胀,时有里急,胃痛欲呕,食后尤甚,喜进热食,舌淡苔呈薄黄,脉沉细弦,不时腰酸疼痛,得暖则适。(某医院诊为过敏性结肠炎)
[辨证]脾肾两虚,胃寒气滞。
[治则]补益脾肾,温胃理气。

[方药]焦白术30克 怀山药30克 山萸肉12克 广木香3克 肉豆蔻9克 生姜片9克 车前草30克 煅龙牡各30克
按:此例泄泻兼痢日久,曾用中西药多方治疗收效甚微,且病情加重,甚则每时7~8行之多。上方是以“六味”之山药、萸肉补益脾肾之阴以为基础;主以焦白术健脾收涩止泻;广木香理气醒脾;肉豆蔻温脾胃涩大肠;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煅龙牡以固涩,车前草以分消。
服药3剂,证情大有好转,泄痢已减至3~4行,腹部亦有舒感,服至9剂,大便溏泄已渐成形,每日二行,纳食增加(由每日90~120克增至210克~240克),呕逆已止。因其过节食肉(已多日不敢食),又引起溏便3次,至第3日又恢复原状,大便每日2次。
方二:焦白术30克 炮黑姜9克 煨肉蔻12克 补骨脂12克 怀山药30克 车前草30克 炒谷麦芽各6克
本方仍以温补脾肾为主,加以运化分消之品,后未复发,并嘱少食厚味,以杜后患。
山药又名薯蓣,为薯蓣属,多年生蔓生草本,山野自生或栽植,根供药用。以河南怀庆产者个体肥大,色白多粉而且细腻,品质最佳。性味甘平,入脾、胃、肺、肾四经,有健脾胃补肺肾之功用,善治泄泻久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的论述。山药为治虚劳的要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有薯蓣丸方,即重用山药和群药炼蜜为丸,能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山药不寒不燥,凡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肾虚遗滑等证,都能治疗。近人张锡纯氏,盛称山药有挽救虚脱之功,用于虚甚之喘汗、气短,大便滑泄,极有效验,在《衷中参西录》一书多有治案,可为参考。但山药味涩而偏于滋腻,对于脾虚湿盛而满闷者,不宜使用。本例泄痢为脾肾两虚,故重用怀山药补益脾肾,以辅助焦白术更好发挥健脾收涩之作用。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1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糖卷果可美容

    [组成]红枣(去核)500克,生山药1000克(去皮),红糖适量。[制法与用法]先将枣掰块,洗净,再将山药切成枣块大小,用白面少许相合拦,蒸熟后用净水纱布包,做成长条状,冷后切成块…

  • 肝炎的偏方6

    番茄煮牛肉处方:鲜番茄450克,牛肉100克。用法:将鲜番茄洗净切块,牛肉切成薄片,用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功效:养肝益血,补脾消炎。主治:慢性肝炎1。来源:民间验方。

  • 黄精粥

    粥方组成黄精15—30克,或鲜黄精30—60克,粳米2两,白糖适量。功效主治补脾胃、润心肺。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肺虚燥咳,或干咳无痰,肺痨咳血。煮制方法先选用干净的…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四两(9g)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9g) 甘草炙,二两(6g) 石膏碎,绵裹,半斤(18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

  • 橘梗

    橘梗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促使其排出;同时皂甙还有镇咳、镇静和解热的作用;此外,橘梗还具…

  • 华佗再造丸的功效,华佗再造丸的三种新用途

    华佗再造丸由川芎、当归、红花、天南星、马钱子、冰片等成分组成,具有活血化淤、化痰通经、理气镇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中风瘫痪、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病症。此外,凡阴虚阳亢、实…

  •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盆腔积液30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积液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积液患者30例,依据证候分为4个证型,然后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基础处方依证遣药,加味施治,观察疗效。结果:不同证型…

  • 当归芦荟丸为主方治疗急性白血病

    肝胆实火毒热蕴,目赤而眩头晕疼。扁桃肿大红干痛,胁下肿痞咽肿疼。大便干燥小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胆火清热毒,当归芦荟龙胆苓。山栀黄柏木香黛,生地大黄银花连。 方药: 当归芦荟丸…

  • 褥疮的偏方

    鸡蛋治褥疮用料:鸡蛋数个制用法:鸡蛋煮熟,迅速放入凉水中,凉透后去外壳,取鸡蛋清外表的薄膜贴在患处。

  • 补阳还五汤的配方及功用

    补阳还五汤第一次改良:就补阳还五汤而论,《医林改错》剂量为:黄民50~100克,当归10克,赤芍7.5克,地龙5克,川芎7克,桃仁5克,红花5克,同样用于中风临床应用,经改良后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