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

彭某某,男,24岁,四川雅安县风鸣乡农民。
1977年3月26 日初诊。
自诉:自1973年开始,右边脸痛已五年,初不甚剧,一日之内只发作1-2次,后渐频繁,日发十数次至数十次。开始痛的时间短暂,瞬即消失,以后痛的时间增长,达数分钟之久痛如刀割,面部肌肉跳动,流泪,流口水,呼号叫苦,说痛就痛,不分时间。西医诊为三叉神经痛,作过封闭治疗不效,转服中药数百剂仍不效,又用灯花灸,右边脸已烧烂,痛不能止,因来求治。
检查:诊脉弦数,舌质红,无笞,口极苦,“喝水都苦”,心烦易怒,患侧皮肉焦黑,形体尚壮,食欲尚佳,二便正常,无其他不适。
辨证:肝胆火盛,风邪袭络。
治法:清肝火,泄胆热,祛风通络。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生地黄25克 栀子10克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龙胆草10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 地龙10克 蜈蚣3条 全蝎5克 白芍12克 细辛5克 白蒺藜30克 甘草3克
二剂
4月2日二诊:病人诸症悉减,效不更方,按原方再进二剂。
4月9日三诊:除口微苦、头微胀外,诸症悉平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柴胡12克 黄芩15克 生地黄20克 菊花10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 白芍15克 僵蚕10克 地龙10克 甘草3克 白蒺藜25克 蔓荆子10克
二剂
按:足少阳胆经之脉,起于目外眦,环绕分布于耳前后,并从目眦经下颌角前到目下,折向颈部。病人所诉疼痛之区域,正属于足少阳胆经范围。脉弦数,舌质红,口苦、心烦易怒,乃肝阴不足,肝胆火盛,复受风邪,中于右颊,阻塞经络,郁滞不通,致右颊疼痛,风火相煽,痛则增剧。故用龙胆泻肝汤清泄胆经之火,重用生地养肝阴,当归、川芎、蜈蚣、全蝎、地龙等祛风通络。药切病机,故奏速效。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相关文章:

龙胆泻肝汤合茵陈蒿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临床观察

龙胆泻肝汤合大黄附子汤治疗妇科病举隅

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肝癌方十八

    龙葵、白英、遍地香各50克,蛇莓25克,半枝莲15克,徐长卿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为上海市群力草药店治疗肝癌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浊。

  • 口疮方七

    生地、大青叶各6克,生石膏、花粉各9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将前4味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白糖煮粥,日1剂,连续服食3-4剂。本方适用于虚火上炎所致的小儿疮疹性口腔炎

  • 中医验方:久咳不止方,头痛方等12则

      益通汤 病例:王某,52岁,女性,已婚。便秘6年余,大便干结难解,4~5天一次,肛门直肠坠胀不适,食纳差,近半年加重,大便6~7天一次。 方药:当归30克,川芎、牛膝、枳壳、乌…

  • 梅咳气的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梅咳气的中医验方一则

    疾气交阻肝气郁,神情抑郁苔滑腻。常觉咽中异物阻,吞之不下吐不出。胸闷太息脉弦滑,解郁化痰降气逆。半夏厚朴汤加味,顺气降气解痰郁。半夏厚朴旋复花,苏梗香附苓生姜。阻感过甚加牛芳,陈皮…

  • 肺癌方六

    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将紫草根、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前胡制成浸膏,干燥后粉碎,加入人工牛黄和匀。每次15克,日服3次。本方清热解毒…

  • 治小儿龟头炎方

    处方与用法:威灵仙40克,加水500毫升,浓煎去渣,用药液温洗患儿阴茎1龟头,每日洗5次以上,每日一剂。功效:消炎止痛,主治小儿龟头炎,表现为龟头肿胀,小便是局部疼痛。一般3日可康…

  • 常用西药

    1.史克肠虫清:每次2片,能杀灭蛔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的成虫、虫卵和幼虫。2.驱蛔灵:①驱蛔:成人每日3-3.5克;儿童100-150毫克/公斤/日(最多不超过4.0克),连服…

  • 紫石英的功效与作用,紫石英治疗心悸病的临床经验

    紫石英首载于《本经》,其性辛温,味甘,归心、肺、肾经,有镇心安神、温肺平喘、温肾助阳之功。历代医家多用其治疗女子宫寒不孕,肺虚寒咳等证。在治疗心悸病方面前贤医家应用相对较少,罗老根…

  • 润肺止咳的杏梨饮茶

    【出处】《实用中医营养学》【组成】苦杏仁10克,大鸭梨1个,冰糖2O克。【功用】润肺止咳。【主治】口鼻咽喉干燥,口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制法】先将杏仁去皮尖,打碎。鸭…

  • 加味白虎汤治疗高热64例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生石膏、甘草、知母、粳米组成。功能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严格掌握“身大热、汗大出、口大…